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性群育思想在中学体育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援引儒家和墨家思想,对群性和群育思想进行了阐释。以中学为研究领域,探讨了体育与群育的关系。指出:中学体育是对中学生进行群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应该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中学生有针对性地渗透群育思想,并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2.
健美操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人们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并形成了自身庞大的"民"。文章主要分析并概括了这一"民"的群体性特征,即泛群性、先赋分群性和性别群倾性。  相似文献   

3.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最早、最系统地把欧洲自然科学理论、哲学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介绍到中国来;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宣传变法维新,成为近代中国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总代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近代体育的传播和发展方面,严复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严复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译作最早将密尔、亚当斯、斯宾塞等欧洲思想家的思想引入中国,在当时的思想界引发了强烈的震荡,同时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也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严复早期和晚期思想呈现出的"矛盾性",学界对严复思想的定位和评价至今依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系统地整理研究严复思想的具体视角和严复早期、晚期的政治思想,通过保守主义的研究角度,得出严复毕生的政治思想具有一贯性的结论,这种内在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保守主义的政治立场上。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严复的文化思想被当作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由先进到落后、由学习西方转向回归传统的典型 ,严复“早期进步 ,晚年保守”似成定论。本文针对严复思想评价中的一些偏误 ,通过分析严复独具特色而又一以贯之的中西文化观及其文化选择的现实原因 ,探讨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对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的艰苦探索及其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严复但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杰出的政治活动家 ,他们还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 ,发表了大量的著述 ,形成了具有共同特点的教育思想 ,因而他们也是中国近代卓越的教育家。康有为、严复由于各自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中实践的不同及思想认识的不同 ,所以他们的教育思想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近代乡村传统教育体制走向终结以及乡村新式教育发展滞后,促使了20世纪2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在江苏、山东、四川、河北等地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乡村教育的发展激活了乡村师范教育.1927年,陶行知先生率先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使乡村师范教育得以在江苏迅速发展.之后,河北以保定区域为代表,各县纷纷设立乡村师范教育机构,特别是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则转型为农村师范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发展乡村师范教育的改革措施,河北成为继江苏之后近代乡村师范教育发展的典型区域.近代乡村师范教育不仅改造了学生,改造了学校,甚至改造了农村社会,推进了近代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中国近代图书馆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代图书馆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自20世纪印年代以来,学术界,尤其是图书馆学界,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给予更多的关注,推出了一批批研究成果.文章从蓝书楼与近代困书馆、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概况、近代图书馆兴起与发展的历史条件、西方文化与中国近代图书馆、近代人物与近代图书馆、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评价等6个方面进行回顾与梳理,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9.
近代体育的产生与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复兴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文化,碰碎了禁欲主义的枷锁,唤起了人们对健康和幸福的追求,为近代体育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地。文艺复兴使中断了近千年的古代体育得到复兴,为近代体育的兴起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交艺复兴时期注重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近代体育在学校得到了初步实施,为近代体育在更大范围内的实施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社会文化运动,研究这一运动兴起的影响因素,对全面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资产阶级的教育方式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使体育成为教育的一项内容开始了在学校的实施,为体育在全社会的开展做好了准备。而近代体育在德国、瑞典、英国的发展则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体育的国际化趋势更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的兴起是当代经济发展中一个显著的现象.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河南长期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河南辉煌的历史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为河南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优势.但是,近代以来河南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适应于现代社会的企业组织发展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河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经营.因此,河南需要深入推...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是古老中华帝国三千年来东西激烈碰撞、交流、翻天覆地变化之时期,东南沿海各省更是首当其冲,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代中国思想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福建省涌现出了严复、辜鸿铭、林纾等等文化巨人,史称"福建三杰"。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作为异质文化的西学大量传入中国,严复、康有为、梁启超都投入到宣传西学的热潮之中。在这其中,严复采取合理的翻译策略,并以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性的语言和逻辑阐释西学,突破了康梁等人西学阐释话语体系的局限,大大促进了西学中国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清末西学传人中国,近代中国体育在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中,逐渐融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近代中国体育文化.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近代中国体育的变化:近代体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近代体育运动在中国兴起,近代体育竞赛活动在中国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对近代中国女性体育的兴起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认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和女性解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经历了三个阶段:1898-1903年,主要表现为男人社会对女学教育和女子体育的关照;1904-1907年,主要表现为一批新知识女性群体对体育的自我觉悟,其中尤以秋瑾为代表;1907年后,主要表现为晚清政府颁布了两个有关女学教育的重要章程,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兴起提供了法律基础,使中国女性体育开始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6.
兴办女学是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民办女学堂兴起于1902年,在1907年,清政府迫于压力,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官定女学章程,此后,官办女学堂逐渐发展起来,同时,清政府还给女子留学一定的鼓励,在选派、管理及回国使用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政策。这一切都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以来的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代晚清政府的衰落,沙俄强迫我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黑龙江、松花江等内水主权及航权相继丧失,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掠夺。日俄战争爆发后,众多民族实业家为了挽回松花江航权,纷纷投资航运业,哈尔滨航运业从此逐渐兴起。近代哈尔滨民族航运业兴起的历史背景,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作为近代哈尔滨航运业发展历程的关键一环,对其历史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挖掘近代哈尔滨航运业发展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动因及完善近代哈尔滨航运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报纸媒介开始在中国大量兴起。报纸媒介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为近代公共领域的构建奠定了公共交往和公共舆论的基本空间。以报纸媒介为主体的公共领域的兴起推动了传统士人的转型,形成了新式报人知识分子群体。报人群体以报纸媒介为依托,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为构建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促进了自身群体力量的凝聚和壮大,催生出新的文化群落。  相似文献   

19.
严复、梁启超科学教育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领潮流、开风气的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严复、梁启超在科学教育价值、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思想既有时代赋予的共同点,又有因治学经历和旨趣不同的相异点。梳理、比较他们的科学教育思想,对了解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战前,科学得到中国人民的一致崇信,科学万能论即唯科学主义极为兴盛.而战后,科学的功用和价值受到质疑.科学的信徒严复、梁启超也起来反对科学,尤其是梁启超惊呼西方"科学万能之梦"已经破碎.在科玄论战中,玄学派更是对科学的功用和价值提出怀疑和严厉批评,于是反科学主义思潮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