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任何东西都不能真正限制和束缚住人。作为自由的人,是在不断地自由创造和选择中拥有自己的本质和价值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只要生命不止。就存在着改变和重塑自我的可能。人的自由是在具体境遇中的选择和行动的自由,这种自由的根本在于人选择的自主性。自我的一切归根结底取决于自己。自我应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人生的价值是在人的自由、选择、创造、超越和责任中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建立起了其“人学本体论”。认为客观世界(自在存在)若脱离了人的主观意识(自为存在)就是一种荒谬的无意义的存在;它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和真实的存在。用他的话讲即:“世界上没有一种真理能够离开‘我思故我在’”。接着他又进一步从他的“人学本体论”出发提出了充分反映其“自由观”理论基础的著名命题:“存在先于本质”。即:人不是由上帝或别人来决定自己的本质,而是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本质,自己决定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也就是,人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造成自己的本质。由此,萨特构成了自己“自  相似文献   

3.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基本观点是,人作为存在者,是自为的存在、有意识的存在。在存在过程中,人进行自我选择,进行自由创造,而后获得自己的本质,即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萨特的自由选择理论不仅在其哲学论著中得到详尽阐述,而且在他的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形象、具体、生动而充分的展现。本文通过对《苍蝇》的赏析,分析了萨特自由选择理论的积极意义,认为萨特倡导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自己通过自觉选择的行动去模铸自己的生存价值,去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有助于人为获得有价值的本质而作出主观努力。同时,也分析了萨特自由选择思想的局限,指出萨特漠视个人和历史、时间的关系,脱离历史和社会孤立地研究人。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在其人生道路上,他们的活动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趋向和自由的范围等各个方面都是有一定的条件的。现实中的人的选择是在一定社会范围内、一定社会关系内的选择。选择是有限的,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萨特主张存在先于本质,强调人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教导人们不能拘于旧的制度框架与命定论;萨特从其存在主义“介入”思想出发,试图剖析资本主义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人道主义“补充”。  相似文献   

5.
一些人仅抓住马克思主义人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并将其与萨特的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看法比较后认为,相对于萨特强调的人本质形成过程中“自我设计”所体现的主动性,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是只看到了人的受动性,被决定性,而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这种理解没有完全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深刻意蕴。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绝不象萨特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性以致走向极端一样片面地强调社会关系在人本质生发中的作用,而是将人的本质奠定在“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的基础上,既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又强调了社会关系对人的制约作用,从而达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自由和责任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出发,推出人是绝对自由的观点。他说:“假如存在确实是先于本质的,那么,就无法用一个定型的现成的人性来说明人的行为,换言之,不容有决定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他指出了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由是不可能同‘人的现实’的存在相区别的。所以萨特的结论是:人永远是,完全是自由的,否则就不存在。这种自由具体体现在一个人对其存在方式的选择上。不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当人们在采取行动的时候,他是在进行选择,而且是自由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萨特的戏剧是他哲学思想的图解和具体化。他在戏剧《魔鬼与上帝》中阐述了其存在主义自由观。萨特自由哲学的核心是“自由先于本质”,他认为人实际上原来是个无,什么部不是,等到后来才把自己塑造成了想成为的那种人,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实现自由的途径是人的自由选择,人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通过行动担负起选择的责任。人类由于选择时无据可依陷入困惑,在虚空中孤独挣扎,终身为从自在自由过渡到自为自由而奋斗。  相似文献   

8.
萨特哲学的中心是人生哲学,人的“自由”是萨特关注和研究的最核心问题。萨特自由观的哲学基础是“存在先于本质”。萨特的自由观具有绝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等几个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辩证地剖析萨特的自由哲学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说:“选择是人比其它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萨特从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出发,把选择、自由看作人的本质.自由之为自由却仅仅是因为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这一观念虽有极端化倾向,但确实反映了选择对于人的重要性. 一位美国学者说过:“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入手,评述萨特“行动的和自我承担责任的伦理学。”论述先从他的自由观引出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点,然后评述他关于自我承担责任理论,指出这种理论与其自由本体论是格格不入的,无力掩盖其伦理观的个人主义实质,说明萨特的人道主义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相互交织的、无法实现的。文章着力剖析、批判萨特的存在主义,纠正青年人“自我设计”的思想偏差,消除存在主义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是绝对自由的。然而自由与责任不可分割,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其目的在于肯定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最后解放人。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萨特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学","人道主义",存在主义自由观是一种人道主义自由观。它在把人投向未来的同时,人也在不停的形成与创造中,人是人自己的未来。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2.
在萨特看来,美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中,是伴随着想象、意识把世界虚无化而出现的。萨特虽然否定了自然美和社会美,肯定美只能是适用于想象物的一种价值,但是在美的基本结构中包括把世界虚无化,即美的超越性。通过想象,美揭示了人的自由本质。萨特将个体的人在自由意志的驱动下而展示出来的本真的存在状况和对自我价值的强烈追求作为思考和表现的唯一对象,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力图摆脱自我异化、追求精神自由的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赵欣 《新疆教育》2012,(19):9-10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以人为中心,人的自由是萨特研究的核心问题。他主张人的存在即是自由,选择体现着自由,自由选择要承担责任。当今社会媒体在自由的氛围中不断取得进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媒体的责任缺失问题日益突出。萨特的“自由选择要承担责任”给我们的媒体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萨特的文艺思想在西方现代文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把艺术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联系起来,可以说是萨特文艺观点的核心内容。萨特首先从哲学上对人的自由本质进行了本体论的证明,并且把想象视为人所具有的一种虚无化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人具有了自由的本质。而艺术和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想象活动,因此成为实现人的自由本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萨特是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之一。他在著名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中,阐明了他的自由观点。萨特认为人生活于世上并没有什么理由,人是无缘无故地被抛弃在世上。一旦这种抛弃实现,人就有绝对自由。自由不仅表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上,而且表现在人与自身和人与他人的关系上。人的意识将自身与世界分开,是人意识创造了人本身。自由归根到底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人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选择负百分之百的责任。萨特的这种自由观对后世起着极其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哲学思想决定了自由精神在其理论、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本文试图探讨萨特在存在主义文论中体现的自由主义倾向,主要求助于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的"四要素"说,同时紧扣萨特的创作实践,从社会人生、作家、作品,读者四方面逐一谈起.最终得出结论:在萨特看似古奥晦涩、零散不堪的存在诗学作品中,隐藏着一条由"阻滞自由"到"召唤自由"再到"呈现自由"的自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萨特在《存在主义哲学》一书中谈及的“自由”、“意志”、“人的本质”等伦理观点,具有一定的迷惑力。因此,对萨特的伦理观,认真地进行分析,揭示它的实质和社会背景,乃是十分必要的。一、关于道德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转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觉悟为目标的 ,要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就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一、摒弃个人主义的自我观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自我观极力渲染抽象、唯心的“自我”、“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 ,认为“自我”是人的意识的支柱 ,断言它是先天的 ,是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自我观从“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出发 ,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绝对自由的 ;认为“我的个人自由就是价值的唯一基础 ,此外没有任何东西给我提供这种或那种价值”;认为 ,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意志进行…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论述《黑暗的心脏》所展现的自由和责任这一存在主义主题.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所以,人可以自由地创造自己的价值和本质.与此同时,存在主义者又强调了自由和责任的关系.萨特认为人被抛在绝对自由中去创造自己的本质和价值.本文揭示了在《黑暗的心脏》中康拉德塑造的库尔茨,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最后被没有约束的绝对自由彻底毁坏了的库尔茨,与萨特绝对自由不承担广泛责任的理论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康拉德笔下的马洛是充分享受自由并承担责任的人.诸如此类的人物形象在存在主义者的作品中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0.
"自由"是萨特的哲学阐释与文学表述的一个关键词。萨特文学作品中的"自由选择"观念,张扬人在边缘境遇中的主体性选择,主张在"选择行动"中以体现人的本质及其价值构成,但同时强调人在自由选择的时刻必然要受到道德规律和责任伦理的制约。在这样的意义上,萨特的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从荒谬人生寻找精神自由的在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