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语言来自生活,是丰富的、活的生活的体现。教会语言最好的方法是将语言还原于生活,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把生活引入课堂,把课本上规范的死的内容融于生活。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整个社会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新的课程理念也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先生特别倡导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该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捕捉思维的灵感呢?  相似文献   

3.
正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整个社会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新的课程理念也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先生特别倡导教学"生活化",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该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捕捉思维的灵感呢?  相似文献   

4.
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有效途径,是让历史与社会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教师应树立生活化教学的意识,创设生活情境,充分挖掘各种生活化教育资源并引入课堂。  相似文献   

5.
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背景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为更好的体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记不住单词、说话错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它的最本质功能是在生活中进行交际的功能,因此,英语教学离不开生活实际,笔者从英语课堂导入生活化、情境设置生活化、语言操练生活化和课堂延伸到生活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让英语课堂"活"起来,使英语真正成为"活"的语言、在生活中用得上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为更好的体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  相似文献   

8.
语言源于生活,生活再现语言。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种,也应把生活引入课堂,把课堂融人生活。因此,探究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在考察了英语教学生活化现实意义的前提下,阐述目前人们对该教学形式存在的思想误区,对生活化教学进行了可行对策的思考,并探究了其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9.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语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教科书.教师必须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把生活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为语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教材.把社会当作课堂.努力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0.
马海亮 《考试周刊》2014,(27):56-56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在推进课堂改革,落实课改精神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注意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11.
语言来自生活,是丰富的、活的生活的体现。教会语言最好的方法是将语言还原于生活,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把生活引入课堂,把课本上规范的、死的内容融于生活。  相似文献   

12.
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背景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为更好的体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记不住单词、  相似文献   

13.
"物理生活化"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从熟悉、亲近的生活经验走进入课堂,使他们产生亲近感,把生活经验物理化,物理问题生活化的学习过程。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合理采取"生活化"教学方法到物理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在数学教学中不妨奉行“小课堂,大生活;小课堂,大社会(世界)”的理念,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新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因生活化而添彩.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化抽象的数字、图形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生活情境,达到“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数学中品生活”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15.
冯粉妹 《考试周刊》2009,(8):133-134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对于学生来说,离开了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体验,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学习的意义,练习也就会变得枯燥和乏味。对于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努力使语言生活化.课堂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语言服务于生活,赋予生活中思维、情感、行动的表达。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坚持生活化教育理念,就是把课堂的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得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课堂中走进生活,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课堂,从而确保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就生活化教育理念构建英语教学课堂,将课堂教学融入生活化教育,从而有效开展初中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为践行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目标,通过整合生活教育理论与国内外关于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成果,明确新课程标准与英语教学实践两个层面对于构建英语生活化课堂提出的现实要求,围绕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入多媒体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与创新评价方式四个层面为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提供示范经验,并聚焦语言输入、输出两个维度总结指导学生养成英语学习习惯的具体思路,最终证明构建生活化课堂能够有效实现课堂建设生活化、学生生活英语化,为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联系生活积累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情境,一种是类似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即把课堂设在生活中,或者把生活引进课堂里,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情境。交际情境的生活化,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入情入境地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与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高度叠加,生活教育思想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工具性、技能类的特征非常明显.通过课堂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拓展活动生活化等措施,对初中英语教学实施生活化的改良改进,能够有效扭转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的倾向,切实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英语教师应该把“生活”引入课堂,用“生活”教英语,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感受,谈体验,使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英语学习成为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