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自清的散文空灵轻巧,极具神韵,这与他深厚的语言功底是分不开的,以《荷塘月色》和《绿》为例,可以见出其修辞方面诸如通感、比喻、比较及叠字使用的熟练,使文章极具审美意韵。  相似文献   

2.
中古的入声字。在《中原音韵》(以下简称《中原》)里已经全部收入阴声部内。其中有部分入声字在《中原》里同时收在两个阴声韵类。比如来自中古“屋烛”韵的部分字,《中原》既收入“鱼模”韵,又收入“尤候”韵。来自中古“药译觉”三韵的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韩愈古体诗用韵情况的考证,归纳出阳声韵(赅平上去)15部,入声韵11部,阴声韵(赅平上去)11部;还与同时代诗人白居易古体诗用韵情况进行比较,发现韩愈用韵不如白居易宽。此外,还发现韩、白诗中“浊上叶去”的例证,说明“浊上变去”的现象在韩、白时代已露端倪。  相似文献   

4.
诗词漫谈     
壹 关于诗词格律 (一) 我有一个写传统诗词的亲戚,快八十岁了。八庚、九青、十蒸三个韵部,他从不混用。比《佩文韵府》还《佩文韵府》。堪称是“顽固派”。这类老先生恐怕今天也很少见了。但他对别人邻韵通押不反对,甚至再进一步放宽韵脚按今音押韵,他也赞成。这又是他的开明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和平共处”。 但有一种意见认为今人写传统诗词务必以传统的平上去入为音韵标准,谁超越了“平水韵”范围谁就破坏了传统格律,从而也就破坏了传统诗词。就带点儿霸气了。汉语语音历代  相似文献   

5.
“重言”是古汉语中连绵词的特殊形式。因为“重言”除了象其它连绵词一样,组成该连绵词的两个字存在着双声、迭韵的关系外,还必须同形。所以重言连绵词是既双声又迭韵且同形。 “重言”在汉语词汇中是很早就出现的双音单纯词,甲骨卜辞和西周钟鼎铭文中巳经出现了它们的用例。但在《诗经》中,使用频率之高是惊人的!笔者曾对《诗经》中的“重言”(注:包括少量迭字在内。笔者认为“重言”与迭字是有区别的,详下文论述,为统计方便,故暂且相混。)进行统计,凡666次,它们的分布是:凤,226次;小雅,234次,大雅,126次;颂,80次。但还必须对其它几个有疑义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同级审”难的具体问题,从现行管理体制、企业组织结构、审计环境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觉悟水平、业务技术等方面入手,分析造成“同级审”难的主客观原因并对症下药,对于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内部审计的自我约束力、净化企业环境、稳定经营秩序、提高效益等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龙开朗先生善书善刻,作品琳琅满目,有有野。书法作品讲究“味”、“情”、“气”,篆刻作品既有秦风汉韵,又有个性。这是他感悟人生和书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运用“延展性思维”审思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关于“三点半难题”的破解方式。首先从延的视角考证“三点半难题”的现实境遇及“后三点半时间”的价值意蕴;其次从展的视角审思当前破解“三点半难题”的基本方式。从而提出组建专职从事校内课后服务队伍的建议。通过专职队伍建设更好地回应以延展性视角发掘的“三点半难题”的内在需求,回应以展性思维得出的当前应对“三点半难题”的人力资源队伍不够稳固等问题。阐释通过课后服务专职队伍建设来系统破解“三点半难题”,进而补全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所面临的专业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彰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特征。  相似文献   

9.
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冀勤先生点校《元稹集》,汇校诸本,多有是正,然仍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兹从音韵学角度作些许探讨,以求正于大方之家。1《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诗云:“昔年我见杯中渡,今曰人言鹤上逢。两虎定随千岁鹿,双林添作几株松。方瞳应是新烧药,短脚知缘旧施春。欲请僧繇远相画,苦愁频变本形容。”其中“逢”、“松”、“容”俱属上平声冬韵,而“春”则属上平声真韵,二者殊不相类,于古诗中尚不可通押,岂能于近体诗中通押乎?“春”与“舂”形近,“舂”属上平声冬韵,与其他三字同韵,故知“春”必为“舂”形近之…  相似文献   

10.
“形、神、劲、律”由内而外,由形到神,完美地结合,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中国古典舞的四大要素,其中神韵占据着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所谓“行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即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古典舞的神韵之美。文章从“形神劲律”的含义以及要求出发,着重探讨古典舞的内在灵魂---神韵,以《书韵》和《春闺梦》为例,展示了中国古典舞四要素的完美融合,突出了中国古典舞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余闻上古鸿蒙始辟,人物初分,惟语言音声而无字,及乎中古,庖牺苍颉法象乃有文字,以通音声。沿至后世,文字虽备,其如随方语异,音韵差殊,则“字母之法”,“声音立学”不得不讲而折衷,归之正声正音而后已也。所以梁、隋以来,名公著作有《韵谱》《切韵》《类编》《玉篇》等书,而韩氏复并为《五音集韵》《篇海》  相似文献   

12.
语料库研究表明,词项的搭配行为显示一定的语义趋向:一定的词项会习惯性地吸引桌一类具有相同语义特点的词项,构成搭配.词汇系统中的季节词作为人类时大自然认知结果,其词义系统既反映了人类生活中共同的客观世界,又反映出不同语言社团所面对的有细微差别的世界.季节词汇语义场是研究不同语言词义共性和差异的重要语义场,本文拟以汉、英语基本季节词“春”和“spring”为例,借助现代语言研究工具语料库,对二者的语义韵特点及翻译进行比较,以期对季节词的语义韵比较和翻译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从而对词汇搭配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英诗特点的比较,试图回答诗可译不可译,译成散体诗还是韵体诗的问题,通过实例分析,重点讨论许渊冲先生倡导的译诗“三美”论。  相似文献   

14.
“仿佛”只能是“好像”吗新修《辞源》第2册1067页“彷”条下说:“大概相似。同‘仿佛”’。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仿”字下云:“[仿佛〕好像,似乎”。说文解字:“仿,相似也”,“佛,见不审也”。由上可知,“仿佛”一词除“似乎、好像”一意外,...  相似文献   

15.
长入说质疑     
王力先生根据中古去、入声字在上古的用韵现象、中古某些字的去、入两读现象及谐声字中的去、入谐声现象得出的上古有“长入”声调的提法值得质疑,理由是:一,根据中古去、入声字在《诗经》用韵和《说文》谐声等材料中的使用比数及入声与平、上声的关系看,长入说的论据并不充分。二、无论是《诗经》用韵还是《说文》谐声材料都表明去声与平、上声的关系要比与入声的关系密切得多,长入说只注重了去声与入声的关系,而没有正确对待去声与平、上声的关系。三、在汉语语音史中,相配的入声韵与阴声韵发展到入声韵消变为阴声韵时,两者对应的韵母中必有一部分不能完全相同;调类相承的同音音节,其韵母的发展结果一般也是相同的。而“长入韵”发展到中古消变为阴声韵后与其原所配阴声韵的中古音韵母一一相同,这说明它在上古不是入声韵而是阴声韵。  相似文献   

16.
以“让每片不同的嘉木神叶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为办学理念,采花小学结合茶乡风土人情,开展了“茶韵”文化建设。学校围绕本地特色产业资源,对办学理念、“一训三风”、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等进行了整体设计,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思路,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为振兴乡村教育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力图对学术知识渗入散文的现象加以理论分析。学术知识对散文的渗透确有其出现的积极意义,它满足了人的“审智”需求、提升了散文的思想深度、增加了散文的知识趣味;但是它的过度侵入也易造成学术对散文的“谋杀”,即破坏散文最为尊崇的自我及作者与读者间的亲切感;学术知识要融入散文需要做到———以情融之,以审美化之,以文化视角审之,并坚持思想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各种教材对古代文言作品中的特殊字音说解纷纭,很多人为求得阅读古典诗文用韵之便,常常改读韵脚字的本音;通过对古代文言作品中异读词产生的原因、类别的,批驳了随便标注“古音”的做法,反对在诵读古典诗词韵文时动辄改变字音以协韵:主张应有历史发展的观点,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标准,对那些生僻的字音读法予以摈弃。  相似文献   

19.
马晓 《江汉学术》2011,(1):91-94
二等韵的分用,是齐粱时期韵部演变最显著的特点,也是王力、周祖谟韵部划分最大的不同之处.透过谢胱诗韵,可以发现周祖谟的韵部划分更切合齐梁时期的实际语音,但其认为臻韵是属于<切韵>中的二等韵的观点不够确切,臻韵以及与之相承的入声栉韵的音韵地位实际上是假二等真三等.而王力的黠韵归曷部、鲒韵归薛部的观点尚需斟酌.  相似文献   

20.
借鉴国外成熟的办学经验有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SQA HND项目的特色是“产学研”合作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小组集体研究确定specification、Outcomes、内审与外审三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经济学品牌专业建设为例,对如何借鉴SQA HND项目完善我国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过程管理和评价反馈机制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