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性知识具有内隐性、不完全竞争性、无限延展性、行动导向性,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石。大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国家和企业两方面努力解决学生获取隐性知识外部动机不足问题;通过改革人才评价机制,为主体获取隐性知识提供长久的激励和制度环境;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省72所中职学校213名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教师充分肯定隐性知识的存在性与重要性,在对隐性知识管理上虽存在不足,但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意愿.中等职业学校要重视隐性知识的作用,提高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与表达能力、营造分享环境与氛围、创设隐性知识管理平台与时机等途径,帮助中职教师有效管理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引入中国知识管理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知识管理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知识转化SECI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分析现有网络自主学习中有关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的情境创设情况,提出了网络自主学习情境设计的四点建议:加强包含隐性知识的学习资源的建设;加强学习伙伴的稳定性,促进相互间的交流;注重隐性知识的积累与存储;提供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反馈。  相似文献   

4.
虚拟学习社区中个体隐性知识的转化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知识的获得需要非正式的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社区是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环境,它的情境性、交互性以及便捷的管理工具能有效地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促进个体隐性知识的建构。结合虚拟学习社区在促进个体隐性知识建构方面的优势,提出虚拟学习社区中个体隐性知识的转化方武。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外部获得的显性知识技能以及自身习得的隐性知识能力,隐性知识是学生就业的"软实力",它体现为良好的心理资本、多元化的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就业机会识别能力。就业市场的扁平化,弱化了大学生提升就业软实力的动机;人才评价标准的偏狭,导致了显性知识的张扬与隐性知识的隐遁;大学课程评价方式的量化,使得隐性知识遭遇制度性破坏;教学方式的单向化导致了隐性知识建构的缺位。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升需要进行产业调整与就业环境优化、评价机制与激励制度的调整以及课程评价与教学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个人知识管理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通向成功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的分析,突出介绍了英语学习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途径,为英语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隐性知识是知识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个人价值观与实践行为起到塑造作用。从知识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含政治理论与道德原则等显性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性教学促进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等隐性知识形成。因此,应构建以师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促进隐性知识获得与流动;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构建以创新行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突出隐性知识在考核中的作用。由此,多方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作为特殊的知识传播组织、学习组织、知识密集型组织,拥有丰富的隐性知识资源。高校隐性知识就是高校知识创新的源泉,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进行其隐性知识的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知识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分析信息化视野下高校隐性知识的涵义、分布和价值,并提出高校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特殊的知识传播组织、学习组织、知识密集型组织,拥有丰富的隐性知识资源.高校隐性知识就足高校知识创新的源泉,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进行其隐性知识的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知识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分析信息化视野下高校隐性知识的涵义、分布和价值,并提出高校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隐性知识的共享对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知识水平、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隐性知识的内隐性和难以表述性常常导致学习共同体内知识共享的困难。在分析学习共同体概念、隐性知识主要特征及其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方式基础上,探究隐性知识共享的基本途径,提出在学习共同体内共享隐性知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