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1.文明之水一种文明的产生往往离不开水,大部分的文明古国也都发源于河流之上。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源于恒河流域,而华夏文明则发源于黄河流域。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为了方便地进行农作物灌溉,保证起码的生存条件,人类都自然而然地在河流旁安家。无论是从古代还是现代来看,凡是有水的地方,必有城市的兴起、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和崛起。今天的西安作为古时候唐代的国都长安,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山东省会济南,被称为"泉城",因为整个城市里有多处泉水;据记载,"天  相似文献   

2.
警惕水荒     
地球表面不是有四分之三被水覆盖着吗?有了这样多的水,为什么找们还要警惕水荒呢?因为地球上的水有97%是海水,海水含有较高的盐分,不能直接饮用和灌溉,只有3%是直接供人类饮用和灌溉的淡水,而且这些淡水大部分存在于南极、北极的冰峰和深层地下河。人类能直接取用的淡水只是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和一部分浅层地下水,而这些水还不到地球总水量的l%。人类对水的需要量是很大的,我们每人每天的生活用水要几十至几百升,一个30万人口的城市,每天的生活用水量就不少于3万吨。工农业生产的用水量比居民生活用水量还大。随着人口迅速增…  相似文献   

3.
院士对你说——水是生命之源。从生命活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水”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就没有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探索宇宙世界其他星体是否有生命存在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是否有水源。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在2002年的世界水日,联合国列出了这样一些数据: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0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区。有资料表明,伴随河流流域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难民”在1998年达到  相似文献   

4.
地球上共有 1 3 85 98万多立方千米的水 ,它们形成了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 ,其中 97 47%是被盐化的水 ,剩下的 2 5 3 %才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这些有限的淡水资源中 ,又有 2 / 3为冰川和积雪 ,1 / 3存在于含水层、潮湿土壤和空气中 ,直接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 0 3 % ,全球总储水量的 0 0 0 7%。进入 2 1世纪 ,人们对水质和量的要求更高 ,世界水资源更将不足 ,人类受水的威胁日趋严重 ,对水的争夺更为激烈 ,有人称 2 1世纪是“水的世纪” ,水成为 2 1世纪的宝贵资源。一、2 1世纪用水特点及带来的问题1 …  相似文献   

5.
河流伦理     
1 河流——人类文明的摇篮 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正因为如此,在地球水圈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河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发挥过决定性的作用。河流是大自然生产力最大的系统之一,从上游带来大量有机质丰富的泥沙,沉积于中下游,  相似文献   

6.
教材知识结构 河流湖泊与地形、气候都是中国地理总论中的基本内容。河流的分布受地形制约,河流水文特征的形成受气候影响更大,故有“河流是气候的产物”之说。所以本章教材各部分内容,处处体现着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河流水、湖泊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在灌溉、航运、发电、水产、工矿等生产用水和人民生活用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样,只有人们明确认识了河流湖泊的特点之  相似文献   

7.
潇河为横贯山西中部的一条河流.是汾河在晋中的较大支流。它的变迁.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隋唐以前.它的水文条件是相当可观的.故有东汉时期水运之尝试。唐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历代战争和乱砍泛伐,致使其流域植被急剧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虽有灌溉之利出现.然亦有泛滥之灾相伴,更有迁徙之祸相随。本文论通过文献记载。从水运、灌溉、泛滥、迁徙等几方面对游河历史进行追溯分析,以期从中管窥其变迁规律,为人类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小流域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阳春三月,本是春暖花开万象更新的时节,然而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省份却正遭受百年不遏的严重旱灾。半年多滴雨未下,河流干涸,草木枯黄,农田荒芜.受灾的百姓几个月都未能洗澡,连大口喝水都成了奢侈之举。不乐观地估计.云南每4个人中将有1人面临无水可喝的危险。水,已成了灾区人民翘首期盼的珍贵之物。  相似文献   

9.
水利工程从两个方面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胁迫:一是自然水文条件的改变;二是河流自然地貌特征的改变.运用河流动态管理、适应性管理理念以及生态水工学原理对淮河流域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实际情况,在淮河流域不可能进行全面的生态恢复.目前应主要解决枯水季节灌溉用水与河流自净需水、最小生态基流的关系.同时,进行部分河道自然地貌特征和自然岸坡的恢复.在此基础上,逐步恢复河流的历史自然水文特征,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和生物栖息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河流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我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水的自述     
大家好,我的中文名字叫"水",英文名字叫"water"。我的家在大海、大江和湖泊里。我的作用很大。我可以灌溉农田。每当我灌溉时,农田里的庄稼都带着微笑欢迎我的到来。它们得到了我的灌溉之后,都长得很粗壮、很饱满。我还是一位魔术师。春天我是一滴露珠。夏天我化身为一滴在荷叶上被太阳蒸发的水珠。秋天我是清晨叶片上的霜、雪、冰、冰雹。别小看我,我还有更大的作用呢!我可以发电。当我从发电机中穿过时,我的力量可以发  相似文献   

11.
王雯 《少年科学》2012,(5):36-37,43
对河流来说,"营养"可不是我们常吃的面包、水果、大鱼大肉,而是各种有机物、无机盐。人类的生活污水、农田沥出的肥水等,含有丰富的碳、氮、磷、硫等元素,对河流来说是,这就是"营养"。既然是营养,为什么不能太多?  相似文献   

12.
1河流生命概念的建立与河流治理的终极目标 1.1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 人类从游牧阶段走向定居从事农业生产,继而创造农耕文明,完全依赖于河流。尼罗河特有的自然条件,满足了古埃及人生存和生产的基本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古埃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古埃及文明在尼罗河年复一年的泛滥中诞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游的冰雪融水和降雨,滋润着下游地区的干旱地带,孕育了早期的苏美尔农耕文明和古巴比伦王国的繁荣。印度河流域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水文条件,催生了南亚次大陆青铜时代文明。黄河以其生命之水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以及农业和其他一切经济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旱地农业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9%,对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旱地农业没有灌溉条件,必须在提高降水利用率上做章,建立现代旱地农业高效用水体系,包括适水种植、选育节水高产品种、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培肥改土、蓄水耕作、覆盖保墒、化学调控节水和抗旱灌溉等。  相似文献   

14.
《小火炬》2004,(6)
保护每一滴水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没有了水,植物将灭亡,地球上将出现无边无际的沙漠,生命将彻底消失。人类的生活不仅耗费大量的水,同时还不断地加重水污染。全世界每天有200吨的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在  相似文献   

15.
水的历程造就了生命的历程,却又隐身于生命之内。有相当于全球河流一半的水,流淌在人类和动物的血管里,流淌在植物的根茎、叶脉之中。  相似文献   

16.
杨伟祖 《初中生》2013,(12):48-49
<正>"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起源、生存和繁衍都离不开水。在人类的生命初期,人还不具备自觉的文化意识,水的作用只是满足生命的生物需要;当人类产生了精神生活的需要,水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主导并参与了人类文明的构筑。教科书中关于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的认识最为统一。众所周知,四大流域是指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流域、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黄河流域。而  相似文献   

17.
水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物质,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没有水,人和动物、植物都不能生存。大量的水用来灌溉农田,用作溶剂、加热或冷却物质,作合成多种化学物质的原料。但很少有人想到和谈到水是一种廉价的催化剂。其实水能在许多场合为气、液和固相反应作催化剂,且催化效率很高。如把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和干燥的氨气通入一只干燥的反应瓶中,瓶中没有白烟生成,  相似文献   

18.
河流是地理环境中重要的要素,既是人类发展中必须依托的自然资源载体,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人们深刻认识到河流对生存发展的重要件.并在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过程中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加深了对水害的认识,开创了水利文明史、利用史,通过灌溉、治黄等实践,尽力协调人与河流这一人地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及生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及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安阳市的生态条件下,如果从高产的角度考虑,5种灌溉模式中,以处理⑤模式即底墒水+越冬水+春1水较为适宜。但在底墒水充足,冬前墒情较好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处理④的模式即底墒水+春2水模式。如果水资源短缺,灌水成本较高,则为了达到节水灌溉和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可以采用处理③的灌溉模式即底墒水+春1水模式。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安阳市西部丘陵区。  相似文献   

20.
陆地水     
【知识点击】1.陆地水类型按空间分布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按循环周期分类:静态水资源(其中,冰川占淡水总量的2/3);动态水资源(人类可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