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仇和为官个性十足,常以妙语传世,尽管争议未绝,但也颇堪玩味。9月12日,他又说了一句有分量的话,被很多媒体作为标题,那就是“新闻媒体是我们的保健医生”。  相似文献   

2.
有清末季,在我国私人藏书四大家之中,以瞿杨两家藏书较为精善丰富,故前人常以“南瞿北杨”并称。两家所藏虽皆为江南遗籍,但购书杨氏远及四方,瞿代则囿于乡邦;瞿氏藏书讲究“精”,而杨氏则讲究“博”;两家书目又各呈特色,互有短长。于书之利用瞿氏重在“活”,杨氏则失之“守”。“南瞿北杨”作为我国南北藏书文化的代表,固然有不少差异,但又可“互补”,他们共同为保留、传播、丰富我国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一) 梁厚甫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老记者,旅居美国多年,担任美国重要研究机构“当前危险委员会”和“新方向委员会”委员,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风情乃至官场动态等,都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常以驻美特派记者的身份,在东南亚各国华文报刊上发表评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色,在华侨中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豆蔻年华”的误用,是目前赞颂女歌星、女影星文章中又一常见词例。豆蔻本为生长于东南亚及我国南方的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种子及花可以入药。晚唐诗人杜牧《赠别》诗中名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问世后,文人便常以“豆蔻”来喻十三四岁的少女芳龄。今日来形容初中女学生较贴切,写女歌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大师尤金·史密斯有句名言:“可以真实,不能客观”。他将这一信条付诸新闻实践。他的新闻报道或纪实专题常以“系列”和“组照”的形式出现,把主题图片、旁证、背景以至反衬图片罗列在一起,将“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力图使受众在了解新闻事件的同时,触及事物的核心,认识把握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某种理性的东西——思想、规律或者观念。 近几年,在我国新闻界,围绕着新闻体裁的话题,开始讨论这样一种现象:一些知名记者以一批体裁“不伦不类”的新闻作品闻名。说不伦不类,是因为许多人感到难以用旧有的新闻体裁来界定。既非传统意义的通讯、  相似文献   

6.
以新闻的形式刊出的工作总结,究竟算不算新闻,曾有过争议。就算是新闻,它也只是新闻的一个部分。但是,有的同志在谈新闻“整体真实”、“宏观真实”时,常以工作总结的标准要求所有新闻,这种倾向值得考虑。《新闻战线》第5期《一月谈》上范持发表的《宏观失实更可悲》一文就有这种倾向。他在文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叫做“微观真实,宏观失实”。这就是用工作总结的标准来衡量新闻报道而提出的命题。从他所举的两个  相似文献   

7.
“做人不可有傲态,不可无傲骨”,陆陇其的这句名言,今天仍有价值。 清朝官吏陆陇其(1630—1692),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时期的著名清官。他自幼博学苦读,生性恬淡清高,不为名利所拘,常以圣人之学自期,自称“不为科举夺志”。于康熙九年会试中贡士,十四年赴吏部谒选,补江南嘉定知县,  相似文献   

8.
以新闻的形式刊出的工作总结,究竟算不算新闻,曾有过争议。就算是新闻,它也只是新闻的一个部分。但是,有的同志在谈新闻“整体真实”、“宏观真实”时,常以工作总结的标准要求所有新闻,这种倾向值得考虑。《新闻战线》第5期《一月谈》上范持发表的《宏观失实更可悲》一文就有这种倾向。他在文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叫做“微观  相似文献   

9.
自古到今,人们用“明镜高悬”比喻官吏善于审察案狱判决公正严明。 辞书载: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水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杀之”。故有“明镜高悬”之说。  相似文献   

10.
过了元旦,又要过春节了。爆竹声中除旧岁,兔年走了,龙年来了。许多人迷信:龙年多事。常以1976年的龙年为例。2000年的龙年是个什么样子?权威人士说:龙年“年”多。龙年,至少要过六个年:  相似文献   

11.
胡真及《我的出版观》●宋木文胡真同志是我们党的一位老同志,人们常以“花甲之年”来赞誉年高者,而胡真同志入党就有一个“甲子”了。我尊重老同志,对胡真同志的尊敬还有更深层的缘由。我同他从相识到相知大约也有二十个年头了,在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胡真同志主持一...  相似文献   

12.
有则寓言,读来嬉笑之余很是令人深思:一个年轻人从婚介所的正门走进去,发现了两扇门,“年轻的”“年老的”,他选择了“年轻的”那扇门走了进去;不久,又发现了两扇门“美貌的”“平庸的”,他选择了“美貌的”那扇门走了进去;他继续向前走,又发现了好多个这样的门,“富有的”、“  相似文献   

13.
“东方泰晤士”的创刊在清末民初,上海《时报》曾与《申报》《新闻报》鼎足而三,“老上海”常以“申、新、时”三大报并称。《时报》对“报界革新”有过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杰克和水手     
杰克住在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他从未看见过海,他非常想看一看海。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机会,当他来到海边,那儿正笼罩着雾,天气又冷。“啊,”他想,“我不喜欢海。庆幸我不是水手,当一个水手太危险了。”在海岸上,他遇见一个水手。他们交谈起来。“你怎么会爱海呢?”杰克问,“那儿弥漫着雾,又冷。”“海不是经常都冷和有雾。有时,海是明亮而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一法制大报5月15日三版看到一篇题为《“让他三尺又何妨”不应提倡》的言论文章。作者写道:“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句出自康熙年间,说的是安徽桐城张、叶两家,因宅界发生纠纷,互不相让。张家驰书京城礼部尚书张英,张英写诗答曰:“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叶两家各让三尺,形成了“六尺巷”。后人常以此诗句比喻那些宽宏大量、深明大义的人。文章开始叙述得有节有理,可到了主体部分,笔锋突然一转,马上与现实生活中那些“损公肥私者”、“损人利己者”联系起来,指出,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了伪劣商品后,不去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是用“让他一回又何妨”来聊以自慰。“呜呼!中国人的‘谦让’美德在此表露无遗。”文章说来说去最后总结出,“让他三尺又何妨”不应提倡,“在是与非之间”要做到“寸土必争”,“得理不让”。  相似文献   

16.
唐伯虎诗趣     
唐伯虎戏作登山诗 唐伯虎自恃才高,喜欢戏谑。有一天,他穿着破烂衣服,打扮成一个乞丐的模样,来到几位饮酒赋诗的秀才们跟前要酒喝。秀才们不认识他,故意捉弄他说:“你这个叫化子会作诗吗?”唐伯虎说不难,就提笔写了“一上”二字,停了停,又接着写“一上”二字,再停片刻又写“又一上”,秀才们讥笑道:“这算什么诗?”唐伯虎说:“有酒才能写出好诗,请斟酒来!”秀才们让他饮一杯酒,唐伯虎接着写成了  相似文献   

17.
我一生服务于上海美术印刷厂(前身是徐胜记印刷厂),从一而终,直到退休,故心底常以该厂为“母厂”。    相似文献   

18.
古人常以“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尺度规定作为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所谓“外部模数”,这一点在紫禁城的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不知疲倦地在书谷中跋涉。他坚信“只要攀登,山总在脚下”。去年,中国新闻出版社推出他撰著的《新闻编辑的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前所长商恺为书作序说,“这一研究成果,为繁茂的新闻学苑又增开了一朵鲜花”。今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他的新著《新闻采写新思维》。中国地市报研究会顾问向村在“序”中说他是“地市县报中勇于实践并结合理论研究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0.
(一)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雪峰同志就作为“右派分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住进了“牛棚”,与群众隔绝开来。当时文化部及其直属单位是需“犁庭扫院,深翻三尺”的,他在“牛棚”中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但是,他比起一般“专政对象”来,却较少地受到冲击和折磨。这也许是他作为“死老虎”,已不成为林彪、“四人帮”的夺权障碍,但主要由于他与广大群众有着血肉般的联系,这些群众不得不奉命对他进行“专政”,却又暗暗地保护着他,加上他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