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架人文     
《教育》2014,(10):77-77
人类是怎样学会阅读的? 何帆 其实,人类的大脑最初真的不是用来阅读的。法国神经科学家迪昂在《脑的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一书中认为,文字的出现不到5000年,而人类的进化则有200多万年。从进化的过程来看,人类还没有充足的时间形成专门用来阅读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数字新闻     
200000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及中国、西班牙的科学家完成了一项出乎意料的人类进化学研究--在位于西班牙北部的“白骨之坑”中提取了人类已知的最古老遗传物质,并成功解读其遗传密码,该分析结果将我们对人类进化遗传学的研究推前了200000年,可能会改变科学界之前对欧洲人祖先“家谱”的一些看法,并为人类进化史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申奥成功,举国欢腾,北京人度过了自粉碎“四人帮”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一个不眠之夜。经过了艰难的争取,经过了长久的期盼,我们终于赢得了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现华夏风采的机会。在礼花的光彩熄灭之后,在鞭炮的鸣响寂静之时,欢乐之余,我们是否该冷静地想一想:当举办2008年奥运会已不是美丽的憧憬而是真实的现实时,我们应该为奥运会做什么,奥运会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如何把奥运会办好、办出特色、办出中国人的气魄。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奥运申办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以后的七年中,我们要靠辛勤的工作一步步把奥运推向成功。…  相似文献   

4.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想必人们不会陌生。可是,达尔文的这一理论如今受到了挑战,人类无序的活动让生物发生了另一种“进化”,那就是越小越弱越能够存活下去。经常钓鱼的人都知道,留下大鱼,把小的扔回水里,这样可以保持鱼的数量。但情况果真是这样吗?不是的。实际上,人类不知不觉使许多物种迅速地发生着另一种进化,一些物种为了生存下去而变得越来越弱小,这一过程被称为“当代进化”,这种进化近几十年才开始。它会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植物与环境研究教授唐纳德·沃勒说:“人类使生物的进化发生了根本的迅速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学》2010,(2):18-18
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9日报道,《时代》评选出了2009年十大科学发现。 1.“艾迪”。最古老的人类祖先 这具被命名为“艾迪”(Ardi)的女性骨骼将改写人类进化历史——她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能直立行走的最早的人类祖先。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什么?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它是正在源源不断地为社会生产出各类人才,即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要素“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载体的伟大体系。哲学家告诉我们,它是人类特有的遗传和交往方式,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过程。也许让我们印象犹深的是另外一种说法:教育,就是当教师所讲授的东西都已经被忘掉的时候,仍然留在你心中的那些东西。尽管每个人对教育所给予我们的“那些东西”体会各异,但我们没有谁不是“教育”的产物。正是有了包括你我他(她)在内的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产物”,社会文明才得以传承光大,人类自身才得以延续发展。然而,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的叶澜教授却告诫我们,教育的作用有时并非是积极的,它给予我们的“那些东西”也并非总是良性的。  相似文献   

7.
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是摆脱动物性走向神性的过程。——周国平漫长而寂静的十个月,我们在母亲腹中以惊人的速度演绎出整个人进化的艰难过程,一步一步摆脱腮、尾……第一声啼哭之前,犹如做着一个冗长的梦。从梦中苏醒的新生命终于开始了告别动物性的旅程。人们起先是畏惧动物的,《山海  相似文献   

8.
大学课堂教学“四步曲”叙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讲解基础知识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揭示潜于知识的特殊规律是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传授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大学课堂教学最诱人的乐章,陶冶真善美是大学课堂教学“金字塔”结构的最高层次,也是中国教育的永恒主题。要使教师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不是教书匠,策划与落实课堂教学“四步曲”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9.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人类的知识生产方式,催生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智能机器从知识生产的辅助者进化为与人类并驾齐驱的“新生产者”。智能机器对割裂的学科知识进行跨界跨域整合,凭借一维的语言打通和聚合各种形态的知识,知识第一次以“非人”的方式被生产出来。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知识观,摒弃知识只能“由人”来生产的理念,树立一种知识必须“为人”而生产的新理念。人类需要发展新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生产方式,为了人的发展、以人的方式生产知识,而不是以机器为目的、以机器的方式生产知识。知识的机器生产模式对人类的知识产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对于知识生产机器的驾驭能力要与智能机器的生产能力同步成长。教育中的知识生产本质上是人的再生产,智能机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要素将参与到人的再生产流程之中。知识的机器生产作为人的再生产的新隐喻,启示我们从机器的视角重新认识教育过程中“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经过5年的研究后发现,人类目前仍然处在明显的进化过程之中。科学家对欧洲人、东亚人和非洲撒哈拉以南的约鲁巴人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好像为我们提供了一组“快照”,清晰地揭示了1万年以来,人类基因组是如何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环境的。  相似文献   

11.
何帆 《教育》2014,(28):77
脑的阅读作者:[法]迪昂译者:周加仙出版:中信出版社其实,人类的大脑最初真的不是用来阅读的。法国神经科学家迪昂在《脑的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一书中认为,文字的出现不到5000年,而人类的进化则有200多万年。从进化的过程来看,人类还没有充足的时间形成专门用来阅读的“工具”。人们之所以能够阅读,乃是借用了已经存在的部分神经回路,他将这一理论称为“神经元再利用”(neuronal recycling)假说。尽管猿猴不会读书,但猴脑和人脑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猿猴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马年,是个吉祥如意年。马在人类文明的进化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人类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绚丽多彩的篇章。马不但是人们生活的好帮手、好伙伴,而且蕴含“马”的词汇使我们人类的语言得以发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13.
写作训练     
马克思中学毕业时,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相似文献   

14.
池莉 《辽宁教育》2013,(2):34-34
英国教育,被公认是最好的教育,它的宗旨,无非如赫伯特·斯宾塞说的“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他说的是对的。要知道,社会进步、科技发达、文明程度一步步提高,这并不是我们人为建造的方式,而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有机产物。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受到新环境的生存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增长智慧和能力。由于新环境的生存挑战完全不可预测,因此,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教学》2006,31(9):73-76
加拿大发现从鱼类向陆地四足动物进化的化石动物证据,阿根廷发现最原始蛇类化石,为蛇类在陆地上进化的学说提供新证据,埃塞俄比亚发现“露西”祖先,弥补了原始人类进化史的一个缺失环节,气候变暖危及人类健康,全球升温加快物种灭绝……  相似文献   

16.
盼盼的理想     
O 石:自熊身卜 练习滑一卜厂定安 全好玩。 \ 打败老猫队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如果圣诞树从屋子里破顶而 出,老爸老妈会怎么办? ‘如果盼盼中了魔法、我们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 “等一等,报上最 后一句是这么写的:今 天是人类的愚人节。”盼盼的理想~~  相似文献   

17.
极渊匿真龙     
Julien 《科技文萃》2014,(8):26-31
人类的进化历史不过寥寥数百万年,却成为了如今这个星球上当之无愧的王者。好奇,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我们不断探索自然中的秘境,“深巷隐佳酿,极渊匿真龙”,自然最美好的馈赠也总是出其不意地出现在穷极之境。我们习惯仰望星空,却常常忽视脚下这片碧蓝的汪洋。科学家曾断定人类对深海的了解程度不及对太空的三分之一。我们制造出越来越精密的潜水器,发起一次又一次极限之旅。存人类探索深海的历史上,宝珀五十睥系列的地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否应当和能够将人类的道德关怀从社会共同体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是环境伦理学在人类道德进化道路上提出的新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逻辑前提从“自然”向“人”的转换,消解了科学与伦理学之间“是与应当”的理论困境;进而揭示出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道德物种,以其自我决定和创造的本性在丈化进化的历程中不断实现道德超越与完成.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一年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现在特别隆重颁发2008年最离奇、最不可思议奖,以表彰那些在人类进化中最离奇、最不可思议的人们.是他们,使得我们觉得生活的折磨和压力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谋划     
语言不是人类的工具,相反,语言是人类的主人。语言的本质就是它自身,语言“说”,语言才敞开,世界也才能敞开,语言不“说”,世界混沌一片。语言开启了理性的世界。我们所有的思考都存在于语言的“说”中。语言“说”出它的存在,语言敞开,显示。语言“说”,语言在谋划,逻辑思维是语言的谋划,文明也是语言的谋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