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计意图一种由巧改唐诗、歌词而创作的语言诙谐的新式童谣,在校园风靡一时。童言无忌,新式童谣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听觉冲击。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小学生现在传唱的一些童谣,不仅没有丝毫的美感,而且“另类”得让人不可思议。这些童谣语言粗俗、格调不高,却以惊人的速度在校园里流传。一位教育专家发出感慨:“校园童谣让人尴尬让人忧。”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我们应该播撒健康向上的种子。学校有责任为孩子们提供熔娱乐、审美、教育、认知于一炉的童谣,遗憾的是,这样的童谣现在实在太少了。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课,旨在通过赏析校园流行童谣、…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新式的校园童谣在各中小学风靡起来.这种童谣有的是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有的是套用流行歌曲歌词而成的,有的是学生因地制宜自编自创的.这些童谣因为易记易诵,有较强的娱乐性,在校园里非常流行,它给学生带来另类的视听冲击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案例背景还记得“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吗?上海人都曾在这首童谣的伴随下,在弄堂里和伙伴玩耍嬉戏、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然而,这些对于在新式小区里长大的上海儿童而言却是陌生的。音乐课程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那么,引领学生学习家乡童谣、亲近本土  相似文献   

4.
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读传家、崇文重教"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之一。客家人通过堂联、族谱、谚语、童谣、竖楣,激励子弟勤奋好学、成才立业;普遍设立族学、书院和新式学堂,使客家地区教育普及,惠及百姓。  相似文献   

5.
张菊  宋伟 《现代教学》2005,(7):65-66
还记得“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吗?上海人都曾在这首童谣的伴随下,在弄堂里和伙伴玩耍嬉戏、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然而,这些对于在新式小区里长大的上海儿童而言却是陌生的。音乐课程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那么,引领学生学习家乡童谣、亲近本土文化的活动便是引导学生认识家乡,激起学生热爱家乡情感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一)1903年,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全校都在传唱着一首歌,歌名叫《男儿第一志气高》,它的曲调来自日本童谣《手戏》,教唱者为该校乐歌课老师沈心工。此歌标志着中国学堂乐歌的正式诞生。所谓“学堂乐歌”,其实就是清末民初新式学堂的学校歌曲,就是我国学校校歌的源头。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都是说着童谣、唱着儿歌长大的。童谣以其韵律、节奏的独特美感吸引着儿童,使我们在优美和谐的吟诵中得到情感的愉悦。因此,我把“新童谣”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与新童谣亲密接触,使新童谣融入校园,融入语文课堂,融入课外活动,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编童谣、传童谣、唱童谣、演童谣、用童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基于童谣的生命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学生生命是教育的应然追求。童谣的固有属性决定了童谣是教育回归生命的一种新路径。童谣的主体性,体现了生命的基本品质;童谣的交往性,生命的真实展现;童谣的体验性,生命的存在方式。为此,学校应开设生命化的童谣课程,认识真实生命;营造童谣氛围,关照灵动生命;构建童谣生活,伸展自由生命。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在回忆中念童谣,从中了解编写童谣的技巧。2.让学生在回忆中想象,在想象中编写童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一、念、背童谣1.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有人说,童谣是童年的歌,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是啊,在妈妈的怀抱中,在外婆的摇篮里,在我们的校园中,美丽的童谣伴随着我们成长。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背的童谣多,怎么样?2.师先念童谣,而后学生念童谣。3.师谈话过渡:真棒!同学们记住的童谣可真多,可见大家都很喜欢童谣。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4.学生说自己喜欢童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童谣是中国古代舆论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比较特殊的传播媒介。明初长篇章回小说中多次出现童谣,仅在《三国演义》中就有八处之多。本文将《三国演义》中的童谣可以分为四类:预示型童谣、政治态度型童谣、军事谋略型童谣和起义舆论型童谣。小说中的童谣具有明显的预示性、敏感性、真实性和工具性等特征。小说的作者将童谣引入小说考虑到社会文化和历史存在方面的原因,同时也说明童谣还担负着增加小说的离奇性、趣味性,提供小说线索和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开展唱童谣活动中,我立足于“童谣”的“童”字,调动儿童说童谣、唱童谣、演童谣、编童谣的积极性,搜集和儿童生活结合紧密的题材,鼓励学生积极创编。在大量积累的过程中,让学生爱读、爱唱童谣的表现形式易于被儿童接受,题材接近儿  相似文献   

12.
邵琪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25-126,129
所谓阳光童谣,就是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对儿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良好导向作用的童谣。它以其自身的快乐性、生活性、闲暇性、多样性等特点天然地成为小学德育的新路径。因此,应以阳光童谣为载体进行小学德育,并构建阳光童谣所寓含的小学德育内容。在实施方面,具体可以采用使阳光童谣课程化,开设阳光童谣校本课程;将阳光童谣融于学科教学之中;组织丰富多彩的阳光童谣活动,巩固德育成效;创建阳光童谣氛围,形成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来实施基于阳光童谣的小学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阳光童谣"抑制"灰色童谣"。  相似文献   

13.
构建新童谣文化的过程,也是新童谣文化实践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实施的过程。在新童谣文化实践活动中,我校从新童谣校本课程开设,新童谣课题研究,新童谣校园文化打造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童谣是歌谣的一种。童谣的形式都很简短,音节和谐,易读上口。童谣的内容富于诙谐幽默,而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童谣的内容直接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发自于自然,因此其内容浅显、意义明了。由于童谣通俗易懂,充满了趣味性,易于被孩子们接受和喜欢。童谣的语音本身很活泼,有韵律,容易激发人的想象。学习童谣能够培养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增强他们的人格操守。因此,老师应该组织起学生搜集童谣、诵读童谣,师生共创健康的童谣,让童谣走进孩子们的心田,滋润着孩子们,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文化现象:童谣是什么?今天的孩子是否喜欢唱童谣?又喜欢唱什么童谣当"灰色童谣"充斥校园时,新童谣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日前,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市许多小学正红红火火地开展着"新童谣创编和传唱"活动,这无疑为"灰色童谣"的侵入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丰台五小银地分校开展的"童谣唱响校园,皮筋舞动童心"主题活动,以"新童谣 新游戏"的形式,围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做新时代的文明好少年。队员们通过编、写、画、唱、跳等形式,把新童谣演绎得多姿多彩,为校园增添了一抹明媚的春光。如今,"编唱新童谣、传唱新童谣"活动正在积极健康地朝着深度拓展,这些重要举措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王军利 《文教资料》2006,(28):123-124
曾几何时,形式简短、琅琅上口的儿歌、童谣,不仅给少年儿童的生活带来无穷的快乐,还给他们以美的启迪和向上的力量。现在如何呢?经过调查笔者以为中小学校园童谣所凸现的一些内容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尤其是校园灰色童谣的兴起更应引起重视。一、校园灰色童谣的表现所谓校园灰色童谣是相对于校园绿色童谣而言,像《跳长绳》“长绳飞舞真有趣,健康向上有活力。你跳来,我跳去,你冲出,我钻回。运动场上热哄哄,欢声笑语精神爽。努力炼就好身体,用心考取好成绩。”就属于绿色童谣,这类童谣目前与校园灰色童谣发展相比,不容乐观。校园灰色童谣表现…  相似文献   

17.
在童谣教学中,笔者尝试以闽南童谣为载体,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传唱童谣能让学生积累词汇,理解童谣的生动表达,使学生语言表达形式更生动、更丰富。改编闽南童谣,展开想象复述、扩写童谣,规范表达,使学生语言表达内容更有序、更具体。学习修辞,仿写童谣,创编剧本,立体写作,使学生表达思维更活跃、更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形式简短、琅琅上口的儿歌、童谣,不仅给少年儿童的生活带来无穷的快乐,还给他们以美的启迪和向上的力量。现在如何呢?经过调查笔者以为中小学校园童谣所凸现的一些内容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尤其是校园灰色童谣的兴起更应引起重视。一、校园灰色童谣的表现所谓校园灰色童谣是相对于校园绿色童谣而言,像《跳长绳》“长绳飞舞真有趣,健康向上有活力。你跳来,我跳去,你冲出,我钻回。运动场上热哄哄,欢声笑语精神爽。努力炼就好身体,用心考取好成绩。”就属于绿色童谣,这类童谣目前与校园灰色童谣发展相比,不容乐观。校园灰色童谣表现…  相似文献   

19.
在童谣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幼儿学会欣赏童谣,还要让幼儿学会仿编、改编以及创编童谣。为此,教师最好先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有一定想象和拓展空间的童谣,然后再针对童谣进行分析和挖掘.找准适宜的切入口来开展童谣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20.
王新霞 《教师》2022,(7):72-74
为了推动幼儿对传统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文章作者基于对幼儿园童谣阅读价值意义和教学现状的分析,探究了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童谣阅读硬核策略,如提升幼儿教师对童谣阅读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童谣教学理念,全面定位幼儿园童谣阅读目标,择取更适宜的童谣素材,以提升幼儿园童谣阅读活动组织实施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幼儿园童谣阅读教学的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