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易鹰 《新闻记者》2001,(10):56-57
摄影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它运用摄影技术 ,通过图片的可视形象 ,报道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为读者普遍关心或感兴趣的事实。在平面媒体中 ,图片是最具视觉冲击力 ,最能吸引读者的报道形式。在办报越来越讲究“图文并重”的今天 ,文字记者一手写文字 ,一手拍照片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而是报业竞争新形势下记者全面发展的趋势。新闻界前辈穆青同志很早就提出过著名的“两翼齐飞”论。他指出 ,文字和图片是新闻报道不可缺少的两翼 ,缺少哪一个都飞不起来。他还强调 ,“一个新闻单位 ,对于文字和摄影报道要同等重视 ,同等爱护 ,不能厚此薄…  相似文献   

2.
项玮 《新闻记者》2006,(3):84-86
重文字轻图片,这是我国新闻界长期来的一个痼疾。不少新闻从业人员总以为文字能说明一切,照片则可有可无。2000年11月,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到上海举办摄影展览时,曾告诉笔者:“以前分配工作时,文化素养高的当文字记者,文化素养低一些的当摄影记者。”由此可见当年新闻单位完全把摄影放在次要地位。穆青首先在新华社打破这种分配“原则”,他认为,作为一名记者应同时具备文字和摄影两种能力。他自己身体力行,拿起相机,当了一名“两翼齐飞”的记者。  相似文献   

3.
袁建亭 《新闻三昧》2007,(10):42-43
长期以来,文字报道和摄影报道一直是纸质媒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于专业化的分工,人们约定俗成地把记者分为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文字记者不懂摄影,摄影记者不精文字的尴尬局面。然而,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报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科技产品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多。广播电视是人们获取新闻非常重要的渠道,随着人们对新闻需求的逐渐增多,人们对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工作质量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采访是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要想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就要进行采访,进行采访也能够增强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但是由于不同的采访者之间存在差异,另外,采访的环境以及采访的条件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就在考验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当中的应变能力,只有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才能够保障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够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篇文章就针对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应变能力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应是相偕共振的两翼,文字、摄影并重也是本刊的宗旨之一。改革的现实需要改革的新闻,新闻摄影如何更真实、自然、生动地纪录、反映现实?中国新闻摄影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优势?发展趋势如何?怎样适应世界新闻摄影的潮流?它需要摄影记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月6日,20余名首都中青年摄影记者聚集在《中国记者》编辑部,切磋思想、交流看  相似文献   

6.
文字和摄影是报纸的两翼。只有两只翅膀都硬,报纸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报纸普遍存在有重文字轻摄影的倾向,因而也影响了报纸的质量。1989年,穆青同志提出文字和摄影要两翼齐飞。这在当代中国新闻史上可以说是个里程碑。改革开放以来,报纸普遍重视了图片工作,首先是从更新设备着手,购置了一些好的照像机器材。同时,对摄影记者进行了业务培训,也为文字记者装备了照像机。事实证明:图片  相似文献   

7.
一、“图文并重”是现代报纸的显著特点 新闻摄影在新闻宣传中越来越重要。世界报纸的发展,经历了“有文无图”和“重文轻图”的阶段,现在进入了“图文并重”的阶段。有人说,将来的趋势是“图重于文”。对此,我不想妄加评论。但当今世界新闻工作中,文字和图片报道已引起同样的重视,则是确定无疑的。记得新闻界的前辈穆青同志,十多年前就曾经说过,“摄影报道是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不可缺少的一翼”,“一个图片,一个文字,是新华社腾飞的两翼,缺少哪一个都飞不起来”,“一个新闻单位,对于文字和摄影报道要同等重视,同等爱护,不能厚此薄彼”。他的话虽是对通讯社说的,当然也同样适用于报社。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新闻信息传输方式进入数字  相似文献   

8.
一 新闻工作,应该是个有幸福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应该有幸福感,幸福感可能会比别的职业多. 新闻记者常常激扬文字,传递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信息,甚至可以纠正一些错误倾向、扭转事态发展.新闻记者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也正是在这些业务活动中,许多新闻记者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看到了所写稿件的威力,进而有了成就感. 曾几何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形势的变化,许多新闻记者被边缘化了,发挥的作用被弱化了,甚至变得无足轻重了,许多记者抓不到新闻的第一落点,甚至发不出独家新闻,有时甚至被网上的东西牵着鼻子走,拾人牙慧,隔靴搔痒,放些“马后炮”,如此一来,社会的关注程度、重视程度也有降低,记者也就找不到成就感了.  相似文献   

9.
论"隐性采访"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隐性采访”成为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常用手法。对于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采用此类方法是无可厚非的,它能使记者获取正面采访得不到的信息和材料,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然而,在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明确的今天,“隐性采访”稍有不慎就会带来职业道德上的问题,也可能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道德与法律界限,是新闻记者时刻要注意的问题。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及法律思考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中不通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工作目的,借助采访工具(照像机、录像机、录音机等)…  相似文献   

10.
而今,媒体行业被推到风起云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传统纸媒开始经历变革之痛.在变革之时,必然触动传统纸媒的记者反省和反思.“互联网+”时代的新闻记者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 “全民记者”:只是新闻“线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通过网帖、论坛、微博、微信等发布影响广泛的“消息播报”,有人论断“全民记者”也即“人人是记者”的时代已然来临.  相似文献   

11.
“摄影记者”与“记者”的关系 “摄影记者”是以摄影为报道手段的记者。也就是说,“摄影记者”的角色首先是记者,然后才是摄影。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都是记者,他们各有不同,前者以摄影为报道手段,后者以文字为报道手段。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摄影记者对“摄影”角色的意识很强烈,而对“记者”角色的意识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2.
傅倩 《新闻传播》2010,(6):35-35
报纸进入读图时代后,新闻摄影的担子越来越重,报纸求新、求变、求快的现代化动作方式把新闻摄影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难阶段。摄影记者单兵作战有些势单力薄,和文字记者联合采访、共同作战逐渐为报业同仁所重视。在报社,通常是文字主导新闻走向,摄影记者负责画面拍摄,如今进入读图时代,文字和摄影的紧密合作和友好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作为我国报纸业务工作指导方针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付诸实践;新闻摄影在报纸宣传中“独立兵种”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出现了不少上乘之作。然而,纵观报纸上的图片报道,缺乏新意,缺乏力度,平淡肤浅,甚至失实的报道常常见诸报章。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记者缺乏调查研究的功夫。 新闻摄影是用摄影的形式报道新闻。毫无疑问,摄影记者必须遵循新闻报道一般规律。调查研究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这不仅仅是对文字记者而言的,当然包括摄影记者在内。然而,这个问题往往被摄影记者所忽视。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强调摄影记者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是新闻摄影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第一,调查研究是摄影记者获取报道线索的必要途径。当新闻记者,搞新闻报道,就要经常不断地发现或获取新闻线索。只有这样,新闻记者才不致于“盲人骑瞎马”,在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中,才有可能抓住代表社会经济走向,反映时代精神的报道对象。新闻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有的人总在不断地发现,有拍不完的题材,忙得不亦乐乎,经常拍出平中见奇的力作,而有的人两眼茫然,感到无处下手,或老是拍一些人云亦云的照片?关键在于调查研究的功夫,实际情况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当今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已越来越重视图片新闻,从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极力满足读者的视觉需求。于是,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报社专业摄影记者的图片供稿量早已无法满足版面需求。那么大多数文字记者如能掌握摄影技术.在新闻采访中将会如虎添翼。既会文字,又会摄影——同行们把这种会“两栖作战”的记者戏称作“双枪手”。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平面媒体被分成了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事实上,文字记者在用文字记录时代发展、民生进步的同时,用好手中的相机同样重要。文字记者“随手拍”记录下的新闻画面,不仅是对新闻摄影的有益补充,有时自己的文字还不得不让位于自己的摄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记者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采访的区域越来越广,想要满足社会发展对新闻事业的需求,就需要不断加强新闻记者的工作能力,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新闻采访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翔 《青年记者》2006,(12):42-42
随着新闻摄影数字时代的到来,数码相机、电脑加网络让摄影记者成为了速度更“快”、腿更“长”的数字飞人。然而,理应拥有更大创作空间的摄影记者们却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字记者、业余摄影爱好者,甚至连一般的群众也成了他们强有力的竞争者,再加上版面编辑们越来越喜欢从网络图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新闻报业的迅猛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人们生活节秦的加快,随着“图文并重”、“两翼齐飞”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报纸新闻图片宣传日渐火爆。新闻摄影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传播新闻信息的作用,而且,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新闻语言,它已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青睐。近年来,报纸摄影专版越来越普遍、越来越火爆,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从“单幅”到“专题”再到“专版”,报纸新闻图片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军队新闻工作的特殊性,我对国外报纸的接触极少。因此,对于国外报纸新闻图片的经营运作情况知之甚…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1996,(3)
搞活摄影报道──涪陵日报加强新闻摄影工作剪影四川涪陵日报针对电视普及和兴旺而出现的受众对"一目]然"的可视新闻的需求,顺应报纸"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8形势,注重加强摄影报道和摄影队伍建设。近年来,每遇重大8闻,在派出文字记者的同时,都注意安排得力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当摄影记者摆开架式进行拍摄时,他的身前身后有时会冒出几位文字记者,同他一样操起“家伙”,有的是用“傻瓜机”,有的竟然也“长”、“短”兼备。于是,在你“咔嚓”,我也“咔嚓”的交响曲中,一种新的现象在传播圈里“曝光”了——这就是近年来兴起的文字记者摄影热。一为什么会出现文字记者摄影热?有人认为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闻机构传播手段不断改善的结果;也有人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