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朱熹历史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其易学见解紧密相连。他从“《易》穷则变”演绎出自己的历史变易理论;他从气运“一盛一衰又一盛”的阴阳循环变易规律,导出人类社会“一治一乱又一治”的历史循环理论;他从形而上去看待阴阳变易,不承认阴阳之理本身能变易,从而推衍出三纲五常亘古亘今万世“定位不易”论。  相似文献   

2.
魏源从历史上兵制、赋役、刑罚、科举等制度的沿革中 ,认识到后世胜前世的历史进步现象 ,具有进化论历史观。从公羊三世说中 ,魏源引申出太古、中古、末世三世说 ,在映证历史是不断变化的同时 ,特别看重历史中“一治一乱”之循环、一“文”一“质”之反复 ,具有循环论历史观。在他看来 ,他所处的时代是末世 ,是“文”胜“质”衰的末世 ,故应采取对策 ,化繁就简 ,“去奢去甚去泰”,由“文”返“质”,达到天下大治的升平盛世。魏源之循环论显然是为改革时弊、挽救时局服务的 ,现实意义大于学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求了王夫之的历史观与文学观之间的联系,认为王夫之的历史观渗透在他的诗论中,文学方面的诗体进化论和“一盛一衰”说与史学方面的“理势合一”历史观和“一治一乱”说,都是建立在“气一元论”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的。船山史论中辩证发展观,表现在诗论中就形成了他的“学古”与“通变”的诗歌发展观,王夫之诗歌创作论中的“自然”说和“真情”说,与他的这种诗歌发展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由于王夫之历史观中的内在矛盾,导致了他在文学上陷入“不可知论”,在诗论中出现了某些偏颇和自相矛盾之处。这也从反面证明了王氏历史观对他的文学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学术范式以“我思”主体为核心 ,确立了一种历时性历史观 :历史是人的逻辑展开。因此 ,这种历史观的最高原则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它要求历史的书写展示人的时间展开的连续性和“进步”的秩序。但这样的历史观已经在后现代性学术范式中失效。后现代性学术范式所确立的历史观可以称作是“共时性历史观” ,即主要是根据语言学的“共时性研究”描述历史。它认为现代性的“历时性历史观”旨在制造“连续性”、“进步”的幻象 ,其实历史是断裂的、播散的过程。在这样的历史观下 ,如何书写美学史 ,是目前国内美学史研究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5.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进入文明,由落后进入先进的重要标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就对这一社会分工表示肯定和支持。他说:“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但是,长期以来,有许多学者专家,包括《孟子译注》的作者杨伯峻先生在内,都把“治人”之“治”解释或翻译成“统治”之意。众所周知,“统治”是指一个阶级凭借政权对另一个阶级行使支配权,用这一词语表达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是准确的,但要用它表示劳心者与劳力者,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关系,不但与“治人”之“治”的本意相悖,更与孟子的原意相悖。 孟子的这一名言,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是孟子与陈相辩论有关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时,由孟  相似文献   

6.
现行教材初中语文第五册第21课《孟子二章》文后练习题第四题要求学生对“拂乱”等词“加以解释后抄在笔记本上”,显然是把“拂乱”当作一个词语。对此,我有异议,现吐诸笔端,就教于大方。“拂乱”出自课文《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第二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原文意思看,把“拂”“乱”在这里看作是两个意思独立的词语较为合适,“拂”用来修饰说明“行”,“行拂乱其所为”的朗读节奏应该是“行拂/乱其所为”,这…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的历史观主要由“理势相成”、“唯道是从”、“以政而治民”等几部分组成。这些历史观点,在继承中国古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以政而治民”的观点。不仅抛弃了法家所主张的以刑治国的观点,而且一反宋明陋儒的“德治”,主张“治统”和“道统”同时并重,要求统治者廉以洁己,慈以爱民,在礼治的前提下辅之以刑,这在中国封建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一九七七年,将是我们粉碎“四人帮”,走向大治的一年。这一伟大战略决策,反映了我国历史的必然进程,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心所向,军心所向,民心所向。“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这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得出的科学结论。乱和治,是对立的统一。没有乱,就没有治;没有治,也就没有乱。乱和治,互为存在的条件,构成一对矛盾。但是,乱和治,并不是僵死的、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经过大乱达到大治,就是实现这种转化。乱,是阶级斗  相似文献   

9.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是孟子在两千三百多年前提出的著名理论。它曾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借以愚弄人民、奴役人民;近代一些思想家,特别是“五四”以来,人们则把它视为大敌,深恶痛绝之,口诛笔伐之。到底应当怎样理解它,评价它?关系到如何整理,继承文化遗产,如何研究、评价孟子,如何发扬传统,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马克思辩证法要求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笔者想就此一杼管见。  相似文献   

10.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对其中“行拂乱其所为”一句 ,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五册译为 :“所行不顺 ,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我认为这种译法不正确。译者将“行拂乱其所为”随意断开为“行拂 ,乱其所为”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目前所见各种版本的《孟子》中未见有如此标点的 ,而且将“所行不顺”作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的主语 ,显然无视前后语句的整体连贯性 ,对句子的真正主语“天”视而不见。从译者的意图来看 ,似乎是“他”作了“所行不顺…  相似文献   

11.
This essay argues that the concept of reaching peace within in order to sustain peace outside in classical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offers us important lessons for peace educ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age. Building harmonious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ces in one’s personhood paves a path for negotiating interconnections across conflicting multiplicities in the outside world. The essay starts by discussing the Confucian and Daoist notions of personhood as a microcosmic universe connected to a macrocosmic universe. Seco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which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emerged are briefly reviewed. Third, 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and the Daoist conception of personhood are discussed. Fourth, relational issues of harmony in difference and tranquility in turbulence are analyzed. Lastly, inner peace reaching outer peace in leadership and governing is formulated in terms of the unity between means and end in pea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战国策》是《史记》的重要史料来源。司马迁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人生观 ,坚持文学性与“实录”精神相统一 ,力求行文简洁通俗的原则 ,对《战国策》史料做了取舍与改写 ,使《史记》的战国史部分情文并茂 ,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战国策》是《史记》中战国部分的主要资料来源,司马迁根据行文的需要和纂史的标准,对其采取了基本全录、概括改写等方法,使杂散于《战国策》中事件,更加条理、通顺、简洁,使之成为较为合理真实的史料。  相似文献   

14.
战国中期,各家各派开始论证社会治乱的根源,并致力于探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历史观成为诸子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孟子历史观中的天命论、过程论和动力论就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把自己历史观和世界观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改造为伦理学和价值学意义上来看待,是西方思想中固有的传统并且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这种人道主义偏重于对历史的人性化理解和解释,而缺少对人本身价值要求的真正关注;把人道主义当作伦理和价值学方面的准则和要求来看待,并把其当作理解人道主义的出发点和全部内涵.则是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对西方历史观和世界观的人道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宋玉是战国末期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成就卓著的辞赋家,然而由于某些历史的原因和某些文人的偏见,宋玉的形象被扭曲了,对宋玉的评价也出现了逐渐走低的趋势。因此当代的宋玉研究者,有责任下大力气研究宋玉及其作品,客观地科学地评价宋玉的文学成就,从而恢复宋玉的文学史地位。这就是宋玉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巨大的历史变迁,暴露出王权政体的诸多弊端,使得人们不得不去探寻新的政治发展模式,为中国历史的未来发展设计基本的政治路径。其中,战国时期兴起的"禅让"学说思潮,就是很重要的一种理论探索。而在现实政治中,一些诸侯国也试图应用这一理论,探索自身王国政权的发展模式,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只有燕王哙禅让于大臣子之。这一行动,无论对社会政治、历史演进方式,还是"禅让"学说的理论走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函谷关是中国古代建置最早的关隘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战争史,特别是战国、秦汉战争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老子在此所著的《道德经》在世界上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给函谷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分析了函谷关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认为他所知道的唯一的一门科学就是历史科学,他一方面立足于对工业社会人类生存状况的现实分析,另一方面基于对唯心史观的批判性研究,来建构自己的历史科学。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确立斯密、路德、黑格尔三者在历史理解上的同根性,对国民经济学的根本前提和唯心史观的思想基础进行了深刻批判。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初步确立了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历史科学,该历史科学所要描述的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它以扬弃私有财产为目的,其感性原则是各门科学研究方法的价值基础和逻辑前提。以这门历史科学为基础,马克思摆脱了青年黑格尔派,进而从现代世界内部发掘超越它的历史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在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莫过于人才。对于人才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由于生活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动荡时期,激烈的社会变革使他感悟到人才的重要性。基于此,墨子在选才、用才、励才等诸多方面,阐述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别具风格的人才观。从墨子人才管理思想的核心一“尚贤”入手,探讨其人才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述,意在以古为鉴,为现代人事管理寻求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