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国立大学主要实行讲座制,作为其基层学术组织形式的讲座是烟筒式结构,而且讲座存在年龄和学术上的周期现象。讲座制在日本发挥其巨大优势的同时也导致教师流动性低,学术近亲繁殖现象严重。进入21世纪,新大学设置基准中已删除了大学所用的具体学术组织形式的规定,这使讲座制在国立大学的市场有可能缩小,但另一方面,日本的科技强国战略和讲座制本身在科学研究和培养精英人才方面的优势又会使讲座制在日本重点国立大学中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个性鲜明的大学讲座制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讲座制的萌芽、确立和发展与变革的历史,得出讲座制的三个主要特点:讲座制保证了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水平;讲座制的权利集中,助长了权利个人化;讲座制具有严格的等级性.  相似文献   

3.
发源于中世纪大学的讲座制,是19世纪大学中一种重要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柏林大学讲座制的确立赋予讲座制现代意义的标志,确立了教授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和近现代大学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新职能,促进了德国大学科研和教学水平的大幅提高,对世界上众多研究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启示和影响。我国高校可借鉴柏林大学讲座制中的合理成分,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讲座制由产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发展趋势。讲座制自20世纪上半叶产生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讲座制个人化的统治保证了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水平。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讲座制越来越显示出它固有的弊端,20世纪60年代后讲座制日渐衰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个性鲜明的大学讲座制为研究对象,指出学科的细化和专业化为讲座制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它继承了中世纪大学的教授治校的传统,个人感召力是其存在的理由。讲座制体现了个人化统治,有效地保证了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水平。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以德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的大学采用了讲座制。由于讲座制使教授的权力过于集中和僵化,不适应大学规模的扩大,20世纪60年代后日渐衰落,逐渐向系科制转变。随之,欧洲大学以教授为重心的管理转向以校、系为重心的相对高效的管理,决策体制转向民主参与。讲座制向系科制的演变顺应了大学内部管理民主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讲座制和学系制是西方大学管理结构中的两种典型的基层学术组织模式。形成于19世纪德国大学的讲座制确立了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并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美国大学对讲座制进行继承和发扬,形成如今的学系制。二战后,美国逐渐代替德国成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并反过来对德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借鉴和创新是两国大学相互影响和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7.
讲座是德国大学的重要学术组织形式,讲座制是德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特征。在高等教育体制高度趋同的德国,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模式体现了这种制度的本质和核心,教师的聘用、晋升和任命是构成这种模式的关键因素。在教育大众化和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传统体制弊端日益显现,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钟波 《文教资料》2010,(36):147-149
19世纪,讲座制在德国大学诞生,帮助德国大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历史已经证明,讲座制不但奠定了大学的科研职能,而且促进了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对讲座制进行详细解读,挖掘讲座制中的精华部分,为新世纪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肖伟  徐微 《高教论坛》2011,(1):100-102
学术讲座在大学教育中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历史十分悠久,直到现在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对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学术讲座对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授权威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术组织和学术研究需要权威的开拓和引领,从中世纪到当代,大学中一直存在以知识占有为前提的教授权威。在中世纪大学中,建基于知识占有基础上的教授权威逐渐形成;这种教授权威在19世纪德国大学讲座制中得到制度化;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大学的学系中,教授的权力被分化,教授的权威弱化。在当代,如果我们继续承认能力和自由这两组价值观念在学术组织中必须受到重视,那么,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教授权威就会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