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领中国步人一个以商业利益为主导的消费时代,大众传媒作为"第三产业"的经济属性被强调.电视行业迎来了"注意力经济"时代,强调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参与性的大众文化繁荣发展,综艺娱乐节目在荧屏兴起.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经济的高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大众传媒的迅速膨胀,使得原本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念被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所取代,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性在社会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凸现。电视的娱乐功能被人们不断的放大,人们期望在电视中寻找到快乐和满足,而电视选秀节目也随着电视娱乐功能的放大而诞生。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力量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普遍崛起,国家机构改革和民主政治的逐步推进,电视属性上的多元化特征逐步呈现出来。不再片面地、单一地强调政治属性,其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涵盖的种种功能日益凸显,大众传媒在主观诉求上开始有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强烈愿望,这无疑体现着大众传媒主体意识的广泛觉醒。电视产业化无疑是近年来中国电视界最为热门的几个话题之一,这是因为中国电视的改革已经上升到了体制层  相似文献   

4.
许睿 《新闻窗》2011,(3):92-93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电视的娱乐功能越来越受到青睐,综艺娱乐节目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其后的几十年中,随着中国电视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综艺娱乐节目日益成为电视媒体乃至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郑岩 《新闻窗》2010,(1):111-112
在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受众最广的又是电视传媒。现如今,观众已经把看电视当做一种休闲和娱乐,轻松和愉快已经成为电视观众的主要追求。同时,在电视传媒越来越商业化的现代社会,电视广告已然成为当今电视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娱乐狂欢与电视拯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休闲消费市场的扩大和人们精神娱乐需求的增加,娱乐节目越来越火爆电视荧屏,已经发展成为电视上最常见的一种节目形态。娱乐作为电视的基本功能之一,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掘,电视娱乐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的观众从过去的仰视娱乐到后来的平视娱乐再到参与娱乐,现在已经被无所不在的电视娱乐所感染,在一种“娱乐狂欢”的状态下“消费娱乐”。  相似文献   

7.
"娱乐":从功能到本体--电视节目类型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突如其来横吹中国荧屏的"娱乐"风已随着中国电视市场化发展的脉搏渐成气候.事实证明,"娱乐"曾经是中国电视市场化发展的开路先锋,现在则是中国电视文化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娱乐与市场、娱乐与产业的相互吸附,并非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偶然现象,而是经济时代文化创造的现实处境.中国电视节目对"娱乐"质素的明确追求,致使"娱乐"从文化艺术作品审美的社会功能转向文化艺术创造的本体,成为中国电视与国际接轨市场化发展、产业化运营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源于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观念兴起,社会大众的对媒介产品的消费偏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同媒介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娱乐化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一个显著特征。当前大众传媒的娱乐化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第一,新闻内容本身的娱乐化。动不动哪个名人的隐私就被搬到了报纸或电视上,谁和谁一起吃饭,谁和谁一起旅游。如田亮激吻浙江卫视女主播、文章夫妇美国掷千万豪赌等这种内容也可以成为头版新闻,即便是象征高雅文化的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也和王力宏扯上了“理不清的关系”并以此来搏眼球。  相似文献   

9.
李富钊 《大观周刊》2013,(8):133-133
我国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源于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媒介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主义的观念兴起,社会大众的对媒介产品的消费偏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娱乐化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以来的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中国日益全方位地融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潮流并与之深刻互动,中国大众传媒的市场引导、商业取向、消费主导等倾向逐渐明显,传媒娱乐属性开始回归。娱乐类的节目也因此成为中国电视最柔性、最具产业化可能的节目类型。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是人们获得娱乐的最方便快捷的工具。近年来,为了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不断增长的需求,电视台的娱乐节目越来越多。但电视娱乐节目的增多并不意味着全盘娱乐,过度娱乐。过度,就会流于庸俗、低俗,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危害。因此,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既要发扬自己的娱乐精神,同时也应警  相似文献   

12.
柯泽  黄海 《新闻前哨》2004,(12):38-38
大众传媒与娱乐有着天然联系。关于大众传媒的娱乐性,西方学者有过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论述。1967年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逊在《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游戏说"。提出应该把媒介看作一种玩具,人们参与媒介就是为了游戏,从中获得愉快,因此媒介中充满了暴力、色情等低级趣味都是可以理解的,也不必不以为然。1975年社会学家赖特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一文中提出了新闻媒介的第四大功能.即娱乐功能,作为对拉斯韦尔媒介功能说的补充。媒介产业的娱乐属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余兰 《新闻窗》2009,(4):35-36
所谓泛娱乐化是指时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以娱乐为始终的新社会现象,它依靠现代传媒和高科技信息传播的手段,超越了原来娱乐的领域而渗透到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由于娱乐元素无孔不入的渗透,影响了人们原来固有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今,泛娱乐化已演变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流行和时尚,电视、图书、戏剧、网络这些兼有娱乐和文化导向功能的大众传媒当仁不让,引领着最新的潮流。这似乎无可厚非,但是,过度的娱乐则显得肤浅了。不管是真亡、的享,娱乐无论如何不会也不可能帮助分享娱乐的人走上一条娱乐以外的成功道路,也就是说,娱乐一般并不具备思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娱乐有高雅与庸俗,品尚与低级之分。人们在选择娱乐和被娱乐的过程中,会投射出内心的需求,有的娱乐满足人的高尚情趣,有的娱乐迎合低级趣味。受市场利益的驱使,电视娱乐在放弃坚守,滑向低俗,其中存在许多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过度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对社会责任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成为电视娱乐招致诟病的渊薮。人们需要娱乐,但提供者供给的应是符合社会整体价值和道德规范的娱乐,尤为电视台具有传媒的特殊属性,因此它提供的娱乐产品要受到公众的考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各种人为或自然灾难的频频爆发,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灾难预警、社会救助等更为急迫地成为人类社会重新关注与思考的一大难题.尤其作为"社会公器",同时又是党和政府耳目与喉舌的新闻宣传机构、也是社会经济实体的大众传媒更应该在人类应对各种灾难、提供社会救助的活动中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按照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原理,试图从信息传播、社会动员、监督维权、娱乐激励等社会方式,公益慈善与商业运营等经济方式,全面、深入分析大众传媒对社会救助的参与方式.  相似文献   

16.
娱乐新闻是以满足受众的"娱怀取乐"、"怡情雅兴"的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是一个社会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文娱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娱乐新闻也随之成为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大媒体竞相角逐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收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随着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电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越来越大。电视有传递新信息和娱乐的功能,前一种功能主要是由新闻性节目来实现的。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新闻性节目早就倍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办好新闻节目也成为电视工作者的重点任务之一。七十年代末,国外有些学者曾对新闻节目的收视效果进行调查和研究。B·Gunter等  相似文献   

18.
吴炜 《视听》2016,(6):107-108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应运而生,成为人们缓解、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伴随而来的大众传播低俗化现象也日益严重,庸俗之风不断蔓延,过度的娱乐化遮蔽了电视的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使当今的电视节目有一切都被娱乐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部分娱乐主持人不惜以语言的低俗化、庸俗化来拉动收视率。本文针对当前在电视娱乐节目主持语言方面出现的问题,尝试给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实现娱乐节目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泛娱乐化时代媒介社会责任的缺失 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大众传媒所执行的社会功能.在传播学研究史上,最早提出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的是H·拉斯韦尔,他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概括为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三个方面①.1959年,赖特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提供娱乐"的功能②.后来,又有学者提出了第五个功能——教育大众③.因此说,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应该承担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教育大众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大众传播高度普及和广泛渗透为特征的信息社会,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心理就其一般意义是指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而大众传播是影响社会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通过大众传媒进行有效的社会心理调控,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又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