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在初三、高三年级试行年级组负责制管理一年的基础上,去年九月全校六个年级全部实行了年级组负责制,改变了学校内部沿袭了多年的教研组负责制为主的管理,实现了“教研组、年级组并存,以年级组为主的年级教师集体负责制”,即“年级组负责制”,把年级组办成学校教育实体。年级组负责制实行以来,学校结构发生了变化,教育主要因素之一的教师进行了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功能,优化了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实践的需求,1987年初,我校实行了以年级组为基层行政职能单位、教研组和年级组并存的教育管理体制。年级组综合本年级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教学教改工作及各方面管理工作为一体,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和工作管理。年级组设年级主任一人,由教导处正、副主任兼任;设年级组长一人,由有群众威望、有吃苦精神、有一定组织能力、思想素质好的教师担任。各年级组人员配备力求合理,如老中青、党员、积极分子、胜任班主任等比例,业务水平和经验能力,才能和特长等方面的平衡,使年级组成为学校内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学校逐步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校长负责制,可行,有效,科学,是保证教育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校长是核心。这就要求一个好的校长,他应该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社会学、人才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应该掌握辩证法,系统论,科学思维等各种方法。以便完成组织赋予的重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本文根据自己几年来的实践,探讨一下校长在执行校长负责制中的几个管理学和心理学的原则,以求得专家和同行的指教。  相似文献   

4.
一、创新年级管理模式的现实必要性1.创新年级管理模式,使年级管理过程有序化学校年级组是协助校长对本年级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负责的学校基层管理机构。年级组管理过程是调节年级各  相似文献   

5.
一般而言,中小学内部组织结构呈三级管理状态,即校级一教导处(等机构)一年级组。打一小学也实行"三级管理"体制,所不同的是我们将学校管理的重心坚决落实在年级组这一级机构,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年级组长负责制已经成为打一小学管理体制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6.
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集体,是学校按学科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是校长通过教导处实施教学领导和教学管理的组织保证。目前,学校管理呈现出从重学科管理转为重班级管理的态势,因而教师办公的组织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按教研组办公的,有按年级组办公的,也有毕业年级按年级组、其它年级按教研组办公的,还有按年级组建制、教研组坐班的。总的看,按年级组管理的学校比重越来越大。应该指出,教研组的特有功能,年级组是不可替代的。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学科分项目标的一一实现。学校教育思想的贯彻和体现,必须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卞松泉 《上海教育》2007,(7A):59-60
一般而言,中小学内部组织结构呈三级管理状态,即校级一教导处(等机构)一年级组。打一小学也实行“三级管理”体制,所不同的是我们将学校管理的重心坚决落实在年级组这一级机构,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年级组长负责制已经成为打一小学管理体制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8.
当前年级组管理中存在着三对"矛盾",年级组长与年级主管的"矛盾",年级组与各处室的"矛盾",教研组与年级组的"矛盾"。扁平化管理模式破除了组织自上而下层级过多的冗余问题,减少了管理层次,增加了管理的幅度,使组织既灵活敏捷,又富有柔性。基于扁平化管理理论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当前年级组管理问题,一是提升年级组地位,赋予年级组相应的权力;二是制定激励性评价方案,对年级组进行优化管理;三是实行分权减层,年级主任负责制。  相似文献   

9.
我们溧水县中学教师办公,采用教研组办公制度,同时也注意发挥年级组的管理作用。我在担任年级组长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年级组的管理,必须根据学校总的管理目标来确定自身的工作目标,并注意发挥年级组的整体效应,才能较好地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教育教学管理任务。我们年级组在1992~1993学年度担任高二年级教育教学任务的这一年中,为了使全年级每一名学生都能打好各学科的知识基础,并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投入高三阶段紧张的学习生活,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实行三级管理目标责任制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曾光清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以来,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的改革对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如何完善和丰富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如何建立起对校长及其学校管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起学校内部管理的校长负责、多方协调、多重配合、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的高效运行机制。是落实《纲要》规定的学校教育整体目标的关键,值得深入研究和大胆实践。深化学校内部改革,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一直是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幅度提高的根本问题。学校内部改革,校长负责制是龙头,内部管理改革是关键。管理的活力在于科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实施学校管理改革就是要把管理作为一种激励和制约相互协调的手段,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产中学校教育的整体效益。管理改革重点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起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的高效运行机制。学校管理改革的核心是要搞好、搞活学校内部的各种管理,其目的是要通过激励和制约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学校干部的任免权问题,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笔者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分析认为学校的干部任免权属于校长。一、符合校长负责制的含义所谓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管理。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校长对整个学校具有管理的权力。柳斌同志曾在一篇文章中明确指出:在校长负责制条件下,校长应有的管理权力包括机构设置权、人事管理权、经费使用权、教育教学管理权和校舍校产管理权。既然校长具有人事管理权,那么学校干部由校长来任免就不足为怪了。相反,校长如果没有干部任免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多,原有校长、主任结构的管理体系对学校的管理显得力不从心,许多学校都增设了年级组长的岗位以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因为年级组长并不是国家设立的管理干部,所以各个校对年级组长的人选确定和分配权责范围的操作并没有制定严格的制度,带有随意性和模糊性,这给年级组长的工作带来许多问题。同时,当前学校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校长职级制,而年级组长不是编制内的干部,各种改进措施的实施遇到的阻力小,因此,可以积极做好年级组长岗位的实施工作,并为对校长职级制改革做一个有益探索。一、选好年级组长管理…  相似文献   

13.
宜宾教育学院附中,从1988年9月起实行校长负责制,并同时试行了年级主任负责制。实践证明,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有利于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特别是层次管理,有利于校长逐步实现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和目标管理。问题的提出在试行年级负责制之前,  相似文献   

14.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责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统一领导。社会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只有对中小学校长不断进行在职培训,才能切实发挥校长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使学校的发展切实符合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今就高等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涉及的一些主要立法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校长负责制”本身与“校长”的立法问题实行“校长负责制”首先应该在教育法中确认“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在学校领导体制方面有法律效力的措施。这样就有了法律的根据。否则,必然会有很多干扰和限制,影响校长负责制的推行。  相似文献   

16.
我校是一所实行承办制管理模式的学校,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和经费承包制。我们在学校内部管理过程中,打破传统习惯,破除一般学校管理的三级管理制,即校级领导——职能处室(一般为教导处、总务处、教研处等)——教研组、年级组,推行一种全新的管理结构:取消教导处和总务处,试行分管校长负责制,形成直接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年级组作为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教师管理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年级组对教师专业化是否起促进作用还存在争议,本文将从年级组长负责制对教师专业化中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其相关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年级组长负责制与教师专业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管理”本身是教育,它可以出效益,可以造就良好的学校风气。要搞好分级管理。校长对贯彻《规范》全面负责,各处主任根据学校计划具体落实执行,年级组长指导和检查本年级的工作,班主任切实管理好一个班……做到层层尽责,各司其职,努力处理好本职范围内发生的矛盾。以年级组管理为例,初一年级是起始年级,为了做好初一学生的起始工作,我校坚持选择一个有较强组织能力、有丰富教育经验、事业心强的老教师稳定在初一年级担任年级组长,这样,虽然学生年年在换,其他班主任也经常在调,但贯彻落实《规范》的传统作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现状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的任用、培养、考评、待遇、晋升、奖惩等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管理和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两个方面。学校内部的教师管理主体是校长,校长对教师的管理是教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校内部校长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控制;是校长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根据学校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已是大势所趋,中小学校长对教师管理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年级组是学校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效益四位一体的工作实体。年级长是年级教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年级长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