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在初中物理和小学自然教学过程中,都要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实验。如何得到真正的真空是演示这个实验的关键。我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一个封闭的玻璃瓶内插入一根1m长的玻璃管,从管口慢慢注入水银后倒插在水银槽里,水银面会下降到一定的高度,这是标准大气压能支持76cm高的水银柱的原理,这样在小玻璃瓶里就形成了真正的真空。给玻璃瓶里先装好的传声器输图1 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演示器入信号,连通耳机或扩音喇叭,听不到里面输入的声音。如果提起倒插在水银槽内的玻璃管,使管脱离水银面,管内水银全部排入水…  相似文献   

2.
托里拆利实验是研究大气压强大小的一个著名实验,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在十七世纪中叶完成的。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注水银,将管口用手指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住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后就不再下降了,这时,管内外的水银面的高度差即为大气压强的值,约105Pa。  相似文献   

3.
分析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先用水银灌满玻璃管(玻璃管长度大于760mm),将玻璃管里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用手指堵住玻璃管开口的一端,然后将其倒立过来,慢慢地将开口的一端浸入水银槽里,再移走手指.  相似文献   

4.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做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 .此实验必须向细长的玻璃管中灌装水银 ,手要接触有毒物质 ,操作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 ,还容易引起水银四处溅溢 ,既损失了水银 ,又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 ,笔者对原实验演示器作了如下改进 ,效果很好 .图 1托里拆利演示器一、演示器的制作( 1 )如图 1所示 ,制作一个颈长为 90cm左右的分液漏斗 1来代替托里拆利管 .制作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下端接一段普通的托里拆利管 ,接口密封 ;( 2 )用有双孔瓶塞的广口瓶 3代替原演示器的水银槽 ,广口瓶中装入足够量的水银 ;( 3 )一孔插长颈分…  相似文献   

5.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做的演示实验 ,做好该实验要有较高的实验技能 .原实验滴加水银时不容易挤走细玻璃管中的气泡 ,倒置时手要接触有毒物质 ,一不小心水银还会四处溅溢 ,既污染环境又会混入气泡 ,且实验误差较大 ,因此有些教师干脆不做这个实验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操作方面 ,笔者在教学中对这一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一、实验器材一根长约 80 cm左右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 ,三角漏斗 ,乳胶管 ,血管钳 (或铁夹 ) ,原演示器的刻度尺和支架 .二、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如图 1所示 ,向三角漏斗内注入水银 ,直到水银面达到右边的细玻璃管…  相似文献   

6.
托里拆利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设计了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了真空的存在,并第一个准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实验器材长约一米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玻璃管、水银、水银槽、刻度尺等.二、操作步骤在玻璃管中灌满水银,将管口用手指堵住,并将玻璃管倒立于水银槽中后放开堵管口的手指,使玻璃管竖直在水银槽中,待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不再下降时,用刻度尺测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cm.简记为“灌~堵~倒~插~放~竖~测”三、注意事项1.实验所用的玻璃管必须洗净并干燥…  相似文献   

7.
1 托里拆利实验法 器材: 长约1m一端开口的玻璃管,水银槽,水银,刻度尺 步骤: (1)将开口向上的玻璃管内装满水银; (2)用手指堵住管口,将其倒立在装有适量水银的水银槽内; (3)用刻度尺测量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  相似文献   

8.
一般演示玻马定律需要测量压强,压强的测量则通常是用读玻璃管中水银高度差的方法。这样的实验在实验室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但作为课堂的定性演示却不很方便,本文介绍一个有效、简易的装置。整个装置由一U型管和一木架组成(如图)。U型管二端开口,带颜色的水可以从管口注入,无疑此时管内水面高度应相等。再用一气球套住一个管口(气球现在不会鼓起),并用手指压住,如图(A)。把带颜色的水从另一端加入,学生可以看到随着水的加入,二管内水面  相似文献   

9.
1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是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课本上(华东版)采用的演示实验是:先在一根一端封闭的较长的玻璃管内注入一半水,再缓慢地倒入酒精.用塞子塞住开口端,上下颠倒几次再竖起来,让学生观察玻璃管中的液面低下去的办法.实验中,我们用 50 cm长的玻璃管演示,结果发现液面下降还不到 0. 5 cm,后排学生根本看不清.为此,我们在做到实验器材因陋就简,操作简便易行,又能增加可见度的前提下,采用了“放大”法,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实验时,取小广口…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经常要在细玻璃中用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填装水银的通用的方法是把漏斗放在管口处,然后把一根细铁丝通过漏斗插入玻璃管里,再用小试管盛水银从漏斗灌入。用这种方法装水银,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当玻璃管内径较  相似文献   

11.
“水银溢出”是中学物理热学部分的一类典型问题 ,其特点表现为 :分析条件隐蔽 ,临界取值复杂 ,所求结果通常需要讨论、验算 .正因如此 ,这类问题无形中成为许多学生认知中的难点。本文仅就常见题型作一归类分析 .一、水银因“倒置”而溢出例 1 长L=1 0 0cm且一端封闭的均匀玻璃管中 ,有一段长h=2 0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部分空气 .当管口向上竖直放置时 ,空气柱长l1=49cm ;当管口向下竖直放置时 ,空气柱长为多少 ?(大气压强p0 =76cmHg)解 :设倒置时气柱长为l2 cm ,则 :(p0 h)l1 =(p0 -h)l2代入数据  (76 2 0 ) ×…  相似文献   

12.
方法 1 器材 :准备长约 1m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玻璃管一支 ,两端开口漏斗型玻璃管一支 ,长约 15 m橡皮管一根 ,水银、玻璃杯长约 1.5 m细铁丝一根 ,1m长刻度尺一把。操作过程 :首先把橡皮管两端分别套在玻璃管和漏斗玻璃管上 ,使三者连成一条长管。其次 ,把水银倒入长管里面 ,使水银刚达到漏斗玻璃管即可 ,再用细铁丝插入其内来回运动排出水银中气泡 (见图 1)。最后 ,把玻璃管封闭端向上竖起 ,同时使漏斗玻璃管口正向上 (见图 2 )。图 1 图 2观察现象 :玻璃管中水银下降 ,当降至两管水面高度差约 7cm时 ,水银不下降 (用刻度尺测量 )。讨论产…  相似文献   

13.
1 托里拆利实验法 器材:长约1m一端开口的玻璃管,水银槽,水银,刻度尺 步骤:(1)将开口向上的玻璃管内装满水银;(2)用手指堵住管口,将其倒立在装有适量水银的水银槽内;  相似文献   

14.
马忠林 《物理教师》2000,21(8):44-45
管内汞柱排注问题是理想气体状态变化中的难点,若巧用p-l图像则可化难为易,从而快速、简捷地求解. 上述问题的基本物理模型是:如图1所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内有一与管口齐平高为h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为lcm的空气柱.管外大气压强为 H0cm汞柱.①能否再从管口缓慢加入一些水银;②能否用吸管缓慢吸出一些水银,而水银并不溢出(设加入或吸出水银时,封闭气体温度不变? 分析:根据玻意耳定律 pV=c(c为恒量),又=lS,则(c1为另一恒量),即pl=cl. 据此作出的p-…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第十一章《大气的压强》中有一个必做的重要演示实验———托里拆利实验。该实验传统的做法存在以下几大缺点 :①向细长的玻璃管中灌装水银 ,既不方便又费时间。②排出残存气体十分困难。③实验操作中容易引起水银四处溅溢 ,既损失了水银 ,又造成环境污染。④手要接触水银 ,而水银有毒 ,操作很不方便。为克服以上缺点 ,我对此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效果很好。1 装置介绍改进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托里拆利实验装置1、橡皮塞  2、长颈分液漏斗  3、橡皮管接口 4、有机玻璃盖  5、水银  6、底…  相似文献   

16.
匀速直线运动是初二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现介绍一个简易的演示实验,供同行教学参考. 用一根直径10毫米左右的透明塑料管或玻璃管,长在1米从上,用加热的方法将管的一端封闭,在管内装满着色的水(菜油更好),再用橡皮塞塞住管口,注意  相似文献   

17.
1.哪个国家的哪位科学家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答:意大利的托里拆利.2.后人如何命名这个实验的?答:托里拆利实验.3.托里拆利实验用什么液体做的?答:水银.4.托里拆利实验是怎样做的?答:取一根约1米长,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先往管内灌满水银.然后用食指堵住管口,再把管子倒立在水银槽中,放开食指可以看到管内  相似文献   

18.
一、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的改进及教学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托里拆利玻璃管,B为粗、短玻璃管,C为乳胶管,D为胶塞,E为与A管等粗的短玻璃管。实验时,将图1所示的装置倾斜灌入适量水银(用细铁丝排出残留的气泡,水银灌满胶管即可),用止水夹将胶管中部卡死,改为图2所示,固定在铁架台上(可仿照调拨仪器中的水平滑动配件装置,使A、B两管均可向上或下,向左或右移动,亦可用试管夹固定),松开止水夹,即为托里拆利实验了。  相似文献   

19.
问:怎样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的值? 答: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然后用食指堵住管口,倒插在水银槽中,移 开手指,待管内水银不再下降时,用刻度尺测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根据公式p-ρgh求出高 为h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因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这样就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问:为什么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 答:实验中管内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大气压强作用,支持管内水银柱,因此管内的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值.  相似文献   

20.
天平与气压     
例1质量为m、管口截面积为S的足够长的玻璃管内灌满密度为ρ的水银.现把它竖直倒插在水银槽中,再慢慢向上提起,直到玻璃管口刚与槽中的水银面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