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本来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 ,但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却可以观察到离子的运动情况。1 仪器、药品培养皿 (直径 11.4cm ,高 2cm ) ;烧杯( 10 0mL) ;硫酸钠 2 0g ;水 80mL ;铜片 ( 3 6cm×2cm) ;1号电池内的碳棒 1根 ;马蹄形磁铁两个 ;学生电源 (或干电池 4节 ) ;电键 1个 ;导线 3根 ;电烙铁、钢锯等。2 实验步骤( 1)将 2 0g硫酸钠加入 80mL水中 ,配制成溶液 ,再滴入几滴红墨水 ,使溶液呈红色。( 2 )将铜片弯成一个直径为 11cm、高为 2cm的金属圆环 ,焊上一根软导线 ,并将其置于培养皿中。( 3 )用钢锯截取 2cm碳棒 (…  相似文献   

2.
a .材料 :用较硬而厚的纸 ,卷两个长约 2 5cm的圆筒 ,其中一个圆筒直径较小 ,外径约3.0cm ,另一个较大的圆筒可套在小圆筒上滑动 ,其间隙不能太大 ,其内径约 3.2cm。b .制作 :在小圆筒外表面上 ,用笔照刻度尺刻度描画出最小刻度为毫米 (也可先在纸条上画出后贴在小圆筒上 )长约 2 0cm的刻度 ,此刻度就相当于游标卡尺的主尺 ;并在毫米刻度的相对应处下面画出 0 .5mm的刻度 ,此相当于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尺。在大圆筒的一端将其外圆周 5 0等分 ,相当于螺旋测微器的可动刻度 ;同时在离此端 4.0cm处用刀子刻画出长 1 0cm ,宽 2…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时 ,通常运用电流计。经研究用小灯泡显示原电池原理的实验 ,小灯泡能够较长时间发光 ,现象明显 ,更有说服力。一、用小灯泡显示原电池实验1 Cu—Zn原电池( 1 )在酸性介质中用锌片 (长 1 0cm ,宽 3cm)、铜片 (长 1 0cm ,宽 3cm)、泡沫海绵、小灯泡 (普通手电筒用的 1 5V)、电线组成的原电池材料。在 1 0 0mL小烧杯里加入 40mL~ 50mL水 ,插入原电池材料 ,后加入 1 0mL浓硫酸 ,搅拌溶液 ,小灯泡徐徐发光 5s~ 1 0s,如附图所示。附图 Cu—Zn原电池照明灯示意待灯光熄灭后 ,如果 :①用药…  相似文献   

4.
现行人教社高中化学课本中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 ,存在安全性较差、氢气的观察和检验不便等缺点。为此 ,本人探索出一种在隔绝空气下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 ,利用煤油来控制反应速度 ,使学生能仔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1 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钠与水反应的装置( 1)如图所示将 6× 50mm玻璃管和长颈漏斗插入橡皮塞孔中 ,玻璃管外套上 3cm的乳胶管 ,乳胶管上再接 6× 30mm金属尖嘴管 ,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 2 ) 10 0mL大试管中加入 60mL的蒸馏水 ,滴加2滴酚酞指示剂 ,振荡混和均匀 ,再加入 4 0mL的煤油。取 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 ,…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第四章《蒸发》一节中关于蒸发吸热的实验:在胳膊上擦一些酒精,随着酒精的蒸发,会感觉到擦酒精处凉,是因为酒精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这个实验过程中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酒精温度低于人体温度等),不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蒸发吸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此实验改进如下:1 器材小木板1块(5×26cm),红水温度计1支,125mL广口瓶1个,8号橡胶塞1个(带孔),铁架台1个,白纸1张,0.5cm长乳胶管两段,垫木1块。2 制作a.在距木板两端约6cm处各钻两个小孔,两小孔之间相距约0.5cm(固定温度计用)。b.…  相似文献   

6.
1 制作材料直径 3mm长 3 2cm的玻璃管一根 ,废一次性注射器一套 ,长 3 4cm宽 4cm画有 0~ 3 0cm ,0~ 2 940Pa的刻度板一块 ,废液体内部压强演示器一个 ,3 4.5cm× 6.5cm× 6cm的木盒一个。2 制作方法a .贮液筒。在废注射器针管顶端截取 2 .5cm ,同时将活塞塑料推柄截下 ,并用胶将塑料片粘在截好的注射器底部 ,做贮液筒 ,在距贮液筒底 3mm处打一 2mm小孔 ,将截去前头的注射针头用胶粘在小孔上 ,做贮液筒下出口 ,再将另一针头前端截去用胶固定在注射器出口上 ,做贮液筒的上出口。最后将针头盖截去大部分 ,在余下…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如果按照通常的制取方法及性质实验时 ,二氧化硫容易外逸 ,污染室内空气 ,影响师生健康。为此我们设计了全封闭二氧化硫制取与性质实验演示装置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实验用品广口瓶(1 0 0 0mL) 1只 ;分液漏斗 (5 0mL) 1个 ;具支试管 2 0× 2 0 0mm、2 0× 1 5 0mm各 1只 ;气球 1只 ;直角玻璃管 2根 ;胶塞 3个 (2个 3号 ,1个 6号 ) ;硬质胶管 2节 ;酒精灯 1盏 ;细线 40cm ;火柴 1盒。亚硫酸钠晶体 ;浓硫酸 ;品红试液 ;氢氧化钠溶液2 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浓硫酸 ;B .亚硫酸钠晶体…  相似文献   

8.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药品仪器 :U形管 (1 0 0mm× 1 0mm)、水槽 (Φ =1 2 5mm)、烧杯 (1 0 0mL)、带鳄鱼夹的细铜线电极、铁架台 (含铁夹 )、电炉、0v~ 40v晶体管直流电源或干电池组药品 :饱和FeCl3 溶液、琼脂 (AR)、KNO3 (AR)1 .2 实验装置与操作(1 )Fe(OH) 3 胶体的配制 :往 1 0 0mL烧杯中加入5 0mL蒸馏水 ,加热至沸 ,迅速滴入 3滴饱和的FeCl3溶液 ,再继续煮 1min~ 2min ,冷却 ,渗析 ,直到检测不出Cl-,即得纯化的胶体溶液 (浓度约为 1 .3 3× 1 0 -2mol/L)。同法制得浓度约为 4.43…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制备乙烯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中教材用浓硫酸制备乙烯的反应中 ,产生的SO2 、CO2 等气体难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我们将脱水剂改用焦磷酸 ,实验证明完全可行。1 实验操作过程(1 )焦磷酸的制备 (装置如图所示 ) 量取 3 0mL磷酸 (85 % ,化学纯 )放入 1 0 0mL圆底烧瓶内 ,加入沸石用强火加热至 2 5 5 -2 60℃ (注意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 ,温度过低生成不了焦磷酸 ,温度过高生成偏磷酸 ) ,得到约 2 0mL粘稠状液体。焦磷酸的吸水性很强不宜久存 ,一般都是现制现用。(2 )乙烯制备实验的操作 在干净烧瓶内依次加入无水乙醇 1 0mL和现制焦磷酸 1 2mL,放入沸…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比热”一节是教学中的难点。近二年来,我们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性的探索,现简介如下。一、实验装置的改进课本的实验是“拿两个同样的烧杯,分别装上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同样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通过观察得出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得快。要使水升高的温度跟煤油的相同,就得给水加热较长的时间。从而导出比热的概念。但实际上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很难找到。故一些学生对  相似文献   

11.
陈秀琴 《物理教师》2002,23(4):27-27
这是一道测固体密度的实验题 ,题目如下 :小明要在家中测量细长圆柱白蜡烛的密度 ,家中现只有表 1中所列材料和工具 .请根据表 1中给出的材料设计出一个使用材料品种少 ,最经济且简便的实验方法来进行粗略测量 .(白蜡烛的密度约 0 .9×1 0 3kg/m3)要求 :(1 )写出所选择的材料名称 .(2 )写出实验主要步骤 .(3 )写出实验结果表达式 .表 1 材料和工具材料规格最小刻度数量价格 (元 )家用购物弹簧秤 2kg 2 0g 1个 12 .0 0木尺 3 3 .3cm 1cm 1把 5 .0 0玻璃啤酒瓶 6 4 0mL 1个 0 .30带刻度止咳糖浆瓶 10 0mL 5mL 1个 0 .0 5小棉…  相似文献   

12.
使用本教具可将很难成功的悬浮实验迎刃而解。现予介绍。1 材料与工具广口瓶(500mL)1个,100mL量筒1个,10mL注射器1支(带5号针头),雄狮牌乒乓球3个(其中彩色1个),95%工业酒精,水,细铁丝。2 制作方法a.取细铁丝32cm,将一端弯成直径约3cm的圆圈(见图1)备用。b.用量筒量取水200mL,95%工业酒精290mL,倒入广口瓶中配成酒精溶液(ρ=0.9g/cm3,与石蜡密度相近,悬浮物体也可用石蜡球代替)。c.先用注射器将一白色小球A注满清水,再取约为25.5mL酒精溶液注入彩色小球B(若直接注入高浓度酒精,小球会被溶解)。另一白色小球C不注…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2 0 0 0年第 3期第 38页刊载了题目为“3 X”高考模式中“X”的复习方法的文章 ,其中内容的第三部分“通过能力和方法互相渗透有机组合” ,第 (2 )题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我认为不妥 ,恳请与文章作者商榷。文章的原题是 :在做盐酸的喷泉实验时 ,假设实验所用烧瓶容积为 2 5 0mL ,玻璃管长为35cm ,胶头滴管内能挤出约 0 .5mL的水 ,则在0 .5mL水中溶解多少体积的气体 ,水才能从尖嘴导管中喷出 ?(假设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原作者的解法为 :根据玻义耳定律可求出 ,压强为 0 .35米水柱高 ,体积为 2 5 0mL的气体 ,当压…  相似文献   

14.
利用毛细管的两则实验上海共和中学胡一毅(200070)取一根长约5cm的玻璃导管,用酒精喷灯加热玻璃导管,红热后,拉成直径为1mm左右的毛细管,将一端带有毛细管的导管塞到一只有孔的橡皮塞中,注意不能漏气。一、硫化氢的不稳定性取干燥的试管一只,用向上排...  相似文献   

15.
在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 ,是将铜片与稀硝酸放在试管中进行反应。此操作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由于一氧化氮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故难以推断有一氧化氮的生成 ;2 .由于试管是敞口的 ,会造成大气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 ,故设计如下装置 (如图所示 ) :1 装置如图a .2 0mm× 2 0 0mm大试管b .带孔塑料片c .1.5cm× 8.0cm铜片d .稀硝酸   2 实验步骤( 1)将铜片 (剪成梳子状 )放入大试管中的带孔塑料片上 ,加入稀硝酸至试管口 2cm处 ,再加水至试管口 1cm处 ,塞上单孔塞 (此时…  相似文献   

16.
“焦耳定律”演示实验是初中演示实验中的一个难点。“焦耳定律”原有的装置因瓶口不易密封 ;煤油温度出现渗漏现象 ;加温的时间太长 ;实验次数多、费时间 ;不宜观察显示Q与I2 、Rt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如果对原实验作如下改进 ,则可取得明显的效果。  用同一根约 1m长的电阻丝绕两段螺线管A和B ,B的匝数比A的匝数多一倍 ,即RB>RA (如图 1所示 )与安培表、电池阻、滑动变阻器 ,开关串联成闭合电路 ,在两个螺线管上分别放一块同样大小的浸过煤油的小纸片。图 11 通电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 ,可以看见电阻丝B上的煤油…  相似文献   

17.
a.制作材料:白炽灯泡一只、白色锥形玻璃瓶一个、黑色锥形玻璃瓶(用碳素墨水涂)一个、直径3mm弯形玻璃管2根、带插头的导线一根、30cm×12cm×1cm木板1块、红色水30mL。外壳用30cm×20cm五层板一块、20cm×12cm五层板2块,(此3块层板亦可用平板玻璃),30cm×12cm五层板1块、30cm×20cm平板玻璃1块。b.制作方法:将2根弯形玻璃管衔接在黑、白锥形玻璃瓶口密封,各渗入15mL红色的液体便于观察。在木板(代底座)的中心安装一只60W的白炽灯泡,并在灯座左、右侧的木…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物理上“比热容”一节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就是拿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利用液体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情况(如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看到,煤油的温度升高比水快。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  相似文献   

19.
我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自制了一些塑料洗瓶,可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a.材料:塑料矿泉水或纯净水瓶,容量500mL以下的废塑料瓶都可以;橡胶塞,规格要求与塑料瓶口径大小相配;玻璃管,长27cm,直径5mm;乳胶管,长8cm,规格要求与玻...  相似文献   

20.
改进实验方法 ,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下面 ,我们从测量铜的比热的实验误差分析中 ,寻找在使用原有仪器设备条件下减小实验误差的可行方法 .实验 :测量铜的比热 ,采用感量为 1 0mg的天平和最小刻度为 0 .2℃的温度计 ,测得量热器的质量m1=(2 7.0 5 0± 0 .0 0 5 )g ,水的质量m2 =(1 95 .95 0± 0 .0 0 5 )g ,铜块的质量m3=(3 61 .2 0 0± 0 .0 0 5 )g ,水和量热器的初始温度t1=(2 1 .2± 0 .1 )℃ ,铜块的温度t2 =(1 0 0 .0±0 .1 )℃ ,盛水量热器中放入铜块混合后的末了温度t2=(3 2 .6± 0 .1 )℃ ,已知量热器的比热c1=0 .2 1 4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