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染色体变异”中的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等概念在习题及各类试题中出现较多,而高中生物学教材进述得较抽象,学生掌握这些概念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准确、透彻地理解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呢?这是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教材在阐述了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后,对染色体组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一般地说,生殖细胞中的这样一组染色体就叫一个染色体组。那么具体地讲,到底一个染色体组是怎样构成的?哪些染色体组合在一块才算是一个染色体组?在此,本文利用雌果蝇染色体图解将这一概念具体化。雌果蝇染…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识记);(2)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基本类型(识记);(3)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理解);(4)理解单倍体及多倍体的特点,并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进行比较(理解应用);(5)理解多倍体、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及优点2.能力性目标:(1)以果蝇为例,引出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2)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  相似文献   

3.
吴斌  甘江英 《考试周刊》2011,(74):189-189
染色体组的概念一直以来是学生难以理解,感觉特别抽象.特别空洞的概念之一,即使是中学老师也难以深入解释清楚。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作为同行交流和备课的基础资料。所谓染色体组首先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其次一个染色体组中的各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它们包含控制特定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染色体组指配子中所包含的染色体的总和。关于染色体组最早认为单倍体的一整套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后来又有科学家指出各种生物为保证其生活机能协调而不可或缺的一组染色体即为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可以产生完整植株即单倍体.证明了仅一套染色体即一个染色体组就能保证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在讲染色体数目变异时往往会讲到双倍体与二倍体、单倍体与一倍体及多倍体这些概念.有时会混淆不清。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一些遗传学出版物对这些名词概念没有统一的提法.多数书只提到二倍体与单倍体的概念.把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二倍体.而二倍体生物所产生的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称为单倍体。有些书把二倍体也叫双倍体.单倍体也称一倍体,那就更不确切了。染色体悟性是指细胞中包含的染色体组数或基数。什么是染色体组呢?每个物种的染色体组是由一定数量的染色体组成的,称为染色体基数.由一定基数的染色体组成的染色体组用…  相似文献   

5.
单倍体辨析     
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运用是高中《生物》第五章中的一个知识难点。因“单”有“一”之意,学生往往容易将单倍体认为是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为加深学生对单倍体概念的认识,笔者是从下面3个方面来进行辨析的。1.从概念上辨析教材中指出: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在辨析该概念时,我启发学生:为什么不说单倍体是“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呢?这是因为,像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但像四倍体、六倍体等生物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含有二个、三个等染色体组,所以单倍体的体…  相似文献   

6.
<正> 常用“三看识别法”判别细胞分裂图,此法又可称为“同源染色体识别法”,由名称可知同源染色体这一知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掌握这一概念。同源染色体概念的掌握要点有两:一是形态、大小相同,二是来源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掌握了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要点,就像手拿“尚方宝剑”,无往而不胜。而所谓“三看识别法”即“一看染色体,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三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在此,“一看”有3个不同的切入点:第一个切入点:从染色体数是奇数或偶数入手由此项入手的“三看识别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思路清晰,操作简便,可用于判别任何细胞分裂图。现以二倍体动物为例,介绍此方法:一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  相似文献   

7.
在生物教学中,有些同学常把单倍体和一倍体混为一谈,认为单倍体就是一倍体.其实,单倍体不等于一倍体,它俩是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可以说“单倍体包括一倍体”.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而一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只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在自然界里,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二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般用2n表示.性细胞是单倍体,可用n表示.这样的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故为一倍体.但单倍体的来源不同,它含有  相似文献   

8.
倍体生物的判断是高考生物的热点,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教学点之一,如何正确地加以确定,现介绍二种常用的判断法,供参考。1.从染色体形态判断以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数来判定,一般是以其中的一条为标准,看看细胞的染色体中有几条与其相似,若有2条就是二倍体,若有3条就是三倍  相似文献   

9.
1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1.1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材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两部分.对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的内容,教材主要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通过4个示意图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还增设了对应的实例,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知识是本节的重难点,教材前后涉及了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多个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一节中的核心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很难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影响到对"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概念的理解.如何突破概念教学中学生死记硬背的瓶颈制约,努力让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主动参与到概念的形成、分析、运用和辨析中来,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形象类比法,通过播放视频,以橡皮泥和泡沫板作为载体,组织学生活动,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再组织、再加工、再创造,使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获得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正> 胡雪芬老师发表在2004年《中学生物教学》第9期《利用题组训练培养学生各种思维品质》一文中有一例题如下: 一个染色体组应该是(A)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笔者认为选(A)不妥,原因在于胡老师将单倍体与一个染色体组的概念混淆了。单倍体强调是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单倍体是由生物体的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成,无论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中生物课本中一直把单倍体说成是高度不育的。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应依不同情况而定。 一、单倍体 单倍体是指: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因此可知单倍体并不等于含一个染色体组,它可以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含多个染色体组,这可依原物种是几倍而定,如玉米(二倍体)的单倍体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普通小麦(六倍)体)的单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陆地棉(四倍体)的单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由于自然界的高等生物都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单个的精子或卵子往往自行死亡。因此单倍体在自然界的出现率是极低的。只有在人工条件下,通过花粉培养等方式才能很容易地得到单倍体。  相似文献   

12.
金兵 《中学生物学》2006,22(1):27-28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通过自学、竞答能判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4种类型;通过自学、竞答、表演能识记并判断染色体数目变异的2种类型,会计算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能自己描绘出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本节教学中,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等重要概念,尝试进行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帮助学生习得、理解概念。  相似文献   

14.
<正>"染色体变异"一节课涉及的概念有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等,其中染色体组是建立二倍体、多倍体概念的基础,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这节课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易混淆,是教学的难点,而通过建构物理模型,采用体验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突破该难点。1构建果蝇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模型以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依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等原理构建出果蝇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染色体组概念的学习做铺垫。  相似文献   

15.
染色体组是指细胞内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及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染色体组相关知识是高中生物学中染色体变异的重点和难点,其概念较为复杂。在教学中,学生对染色体组的分类方法和  相似文献   

16.
在XY型和ZW型性别决定机制中,异配性别生物的体细胞内.具有一对大小、形状不同的性染色体,即异形性染色体。除这对染色体外,其他染色体都能找到与自身大小、形状相同的同源染色体。那么异形性染色体是不是同源染色体呢?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常常问及的,而几乎所有大中学校教科书上并没有涉及的一个问题,即使提到也很不具体。本文对此从两个方面加以讨论。1异形世染色体是否符合同源染色体的含义关于同源染色体,在周希澄等主编的(遗传学)和方宗熙著《普通遗传学》上都有明确的定义,综合两者,同源染色体就是二倍体生物细胞…  相似文献   

17.
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通过自学、竞答能判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4种类型;通过自学、竞答、表演能识记并判断染色体数目变异的2种类型,会计算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能自己描绘出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1.2能力目标通过自学、竞答培养自学能力、计算能力;通过竞答和表演培养  相似文献   

18.
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而控制性状的基因,有的分布在细胞质内的细胞器中,有的分布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通常把细胞核内同源染色体上与相对性状有关的基因组成称核基因型。每种真核生物的体细胞核内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根据染色体形态、结构、来源等的不同可分为若干染色体组。再根据个体的发育起点及其体细胞内所含染色体组数的不同分别把生物分为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为探讨染色体组数与细胞核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先研究一个选择题:  相似文献   

19.
1 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内容之后,继续对可遗传变异类型的学习.本节教材包括2个课时的内容,课标中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以及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和二倍体及多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的教学;第二课时为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整除、倍数和约数的概念,了解整除与除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和、差、积及有余数除法的整除性定理。 2.理解一个数能被b整除的特征的概念,掌握能被2或5,5或25,8或125,9或3,以及7,11或1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熟练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以上各数整除。 3.掌握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互质和几个数两两互质等概念,理解最大公约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性质定理。 4.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能运用“查表法”“试除法”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理解“关于大于1的任何整数,至少有一个约数是质数”的定理和算术基本定理。 5.理解用分解质因数法及用辗转相除法求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