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概述物理与数学有着天然的联系,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而且还是定义物理量的依据,绝大多数物理量都是用数学方法来定义的.例如:机械能就是利用数学中的“加法”定义的,动能变化是利用数学中的“减法”定义的,而动量是利用数学中的“乘法”定义的,电场强度则是利用数学中的“比值”定义的物理量.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数学中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就是:将某一物理量作为分子,将另一个物理量作为分母,把它们的比值定义为新的物理量的一种方法.例如对电场强度的定义:把放入电场的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做为分子,…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上,“比”(或比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且局限定义于同类量之比。但在物理学中,某些物理量和物理定律中的“比”,却含有它深刻的物理意义。例如: 一、用比定义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比热、电场强度、电势、折射率等。二、用比说明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物理与数学有着天然的联系,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而且还是定义物理量的依据,绝大多数物理量都是用数学方法来定义的.例如:机械能就是利用数学中的"加法"定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物理与数学有着天然的联系,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而且还是定义物理量的依据,绝大多数物理量都是用数学的方法来定义的.例如机械能就是利用数学中的"加法"定义的,动能变化是利用数学中的"减法"定义  相似文献   

5.
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或多个已知物理量“相比”的方式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在中学物理教材中,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概念俯拾皆是.例如,速度、密度、比热容、电阻、电场强度、电容、电动势、磁感应强度、折射率等.那么,比值定义法所蕴含的“核心思想”与“教学逻辑”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几乎很少有中学物理教师能够回答出来.本文结合电场强度概念的构建过程,力图说明这个问题,以促进比值定义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数学第九册中“一个数除以小数”是小数除法的重点,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关键在于根据“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若干培,使除数变为整数,这样就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因此教学前,要组织学生复习商不变性质,为做好这一“转化”作铺垫。1先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计算936512,51515,再复习商不变性质。例如:11\惜它下车通过填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相同倍数,商不变。125525=()5()2教学例4时,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引导学生观察算式5…  相似文献   

7.
“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一、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  相似文献   

8.
求被除数     
<正>求被除数的题目,通常有两种情况:1.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求被除数。在除法中,我们知道被除数÷除数=商。例如:24÷3=8如果把这个除式中的8和3相乘,结果就正好等于被除数24,即8×3=24 (商×除数=被除数)。  相似文献   

9.
<正>同学们在学习除法时,知道余数一定小于除数及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大家运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不少除法中的数学问题。例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被除数是除数的18倍,商和除数的和是20,那么被除数是多少?思路点拨:根据条件“被除数是除数的18倍”可以想到,18就是被除数除以除数的商。再根据“商和除数的和是20”,可以求出除数是20-18=2,最后根据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就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其计算方法是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这一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新授课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好课的开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铺垫。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由旧知识逐步引出新知识。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过渡.教学时可这样设计开头: ①把下列除法算式用分数表示:3÷5 15÷165÷3 16÷15 这组题目的是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除可用分数形式来表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商相当于分数值,除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六册“三位数除多位数”中的例9至例11,讲解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可以应用商不变的性质,使计算简便。要使学生理解“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明确了这个性质,可以为今后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数学第五册第39、40页例3和例4.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完成两个例题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的:1.解决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的问题和商的数位问题.2.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教学重点: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时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难点:对算理的阐述.教具准备:可拆合的正方形计数板2块.每块里面有10行小正方形,每行10个,它表示1个百(参见例3下面的插图).教具准备:与教具相应的学具卡片.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珠算除法采用商除法。它的数理和计算方法与笔算基本相同。但珠算也有不同的地方,如商的定位。珠算除法:除数是1位数时,从被除数的个位向左移2位定为商的个位;除数是2位数时,从被除数的个位向左移3位定为商的个位;……。除的时候按“够除隔位商,不够除挨位商”上商,等等。弄清为什么要这样定商的个位和按这样的方法计算,对讲清珠算除法的数理,提高教学质量都会有帮助的。下面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粗浅见解。 1.为什么除数是1位数,商的个位要定在被除数的个位向左移两位上?能不能象笔算除法那样,商的个位就在被除数的个位上?不行。因为算盘上每一档只能表示一个数,如果取原被除数的个位当商的个位,一遇到有余数,一个档位无法既表示商又表示余数。例如7除以2,商3和余数1不可能在同一档位上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要有"数学味"。怎样让数学课更有"数学味"呢?笔者认为,搞清学科中的"是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案例一】"相当于"是什么在一次听课过程中,一位教师在讲人教版六年级"比的意义"时,用各种形式让学生记住: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相当于"就是"就是",也就是比的前项就是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就是除法中的除数,比值就是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问:初小课本算术第六册第32页第27题,在解答中算到第三步“可以分多少小组”时,是120人÷20人=6(组),这种被除数是几百几十的的除法;学生未学过,请问课本上的数字是否有错? 答: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来信说,把“县城里的中心小学有364个学生参加春假活动”一句中的“364”改为“344”(初级小学课本算术第六册刊正表上漏排)。照这样改後,算到第三步时;是100人÷20人=5(组)。整百数被整十数除的除法是教过的。(见第5册54页100以内乘法表外的除法——除数是二位数教材) 问:分数除法为什么要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来乘被除数?(综合读者问) 答:计算分数除法;可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来乘被除数,这一法则是从实际运算中总结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作为物理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是物理,因而对数学的学习不够重视,而这种心态的存在将严重影响物理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因为数学在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数学,物理学习就无法进行,具体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物理概念是有定量含义的,与数学密不可分。物理知识最核心的是物理概念,而物理慨念大部分是具有定量含义的,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物理量的物理慨念,如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极化强度、电容等,很明显都具有定量的含义。就以某一点的“电场强度”来说吧,反映的…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道判断题:“被除数就是分数的分子。”有的教师认为这一命题是正确的。其理由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91页告诉我们,当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可见,被除数就是分数的分子。而有的教师则认为这一命题是错误的。其理由是:分数的分子相当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 物理学与数学有着密切联系,数学既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又是定义物理量的依据,大多数物理量都是用数学方法来定义的,本文探讨利用数学比值方法定义物理量.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除”和“除以”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除法运算。例如:“A除B”列式为B÷A,A为除数,B为被除数;而“A除以B”则列式为A÷B,A是被除数,B是除数。一字之差,意义迥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