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加以引导,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才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相似文献   

2.
毕延荣 《考试周刊》2009,(49):94-95
英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去学习,学会去思考,学会去使用英语,这是英语教师教学英语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3.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策略,比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知识更具有意义。因为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知识,学生掌握的就是一些具体的知识,而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策略,学生就懂得了如何去获取那些具体的知识。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能解一时之饥;“授人以渔”,即教给别人捕鱼的本领,则可终生不饥。两相比较,谁最重要,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4.
如何才能提高初三历史总复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呢?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可见,教给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交给他们解决问题的钥匙,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运用、去创新,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与“能”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教给学生"学会"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面对茫茫的知识海洋,我们今天与其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的方法,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相似文献   

6.
入门之学,培养兴趣之外,一定要教给学生规律。这是我从教20年的深切体会时下有不少人把教学中教给学生章法和规律当作落后的东西摒弃殊不知,这样做正好把学生推进五里迷雾之中,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语文摸不着头脑,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语文作为工具,它必须是有形的东西,教学时只有教给学生规律,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有“形”可感,学生才能有章法可模仿,有规律可遵循,进而在实际生活中有工具可使用。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科模型,教给学生文体思维规律,让学生运用规律去使用语言工具,去把握听说读写,收到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7.
周毓济老师教学已有三十多年了。同她谈起语文教学来,她说:“我就是要教给学生怎样去读书,希望教给他们‘一’,他们能‘反三’,从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  相似文献   

8.
自主性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活动课的核心,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把学习知识的规律教给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常言道: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既要学会,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构筑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该文指出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摄取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表演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安排一点属于学生自己的活动时间,给他们创造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去发挥、去创造、去想像。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应由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2.
所谓“教”“学”同步.就是指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即寓学法指导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以教示学.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实现“教”“学”同步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自身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13.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特征,特别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要求,对症下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品味、去欣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能够流传千古的独特魅力。本文以《秋水》的教学为例,谈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单元的重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授之以知,教之以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一节课犹如一次旅行,沿途的风光很美,教师一路上带领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去体悟。一、饱蘸情感,用心体验课堂教学气氛,主要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它是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状态,其中包括了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以及师生彼此间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尤其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决不姑息。对那些有思想包袱和心理障碍的孩子,用你的爱去熔化学生心头的冰。对于品质有问题的学生,我们更要从诚实守信教起。教给学生知识,可能会受用一时;但教会学生诚实守信,却会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7.
谈语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课文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技巧,通过一堂课让学生有所得。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帮助学生学会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或特色,并能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陶行知认为,教师的作用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他把教与学的两个过程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他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他所说的指导作用,既不是教师把现成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也不是教师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又指出,不能让学生盲目地去乱撞,而应该由教师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利用最短的时间去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关键要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一、教给学生从现象去分析本质的思维方法。第四册《刻舟求剑》一课,内容浅显,情节简单,但揭示寓意是个难点。学生还不会从现象去分析本质。我根据教材设计了一幅彩色活动图片。提问,让学生思考:“船靠了岸,那人下水去能把宝剑捞上来吗?”接着我又问:“为什么不能捞起宝剑来?”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学生经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给学生去追求真理,而学生的任务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