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机大战     
电脑越战越勇2006年12月5日,德国波恩,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俄罗斯特级大师克拉姆尼克,与德国研制的顶尖计算机程序“深弗里茨”结束了紧张激烈的收官之战。最终,克拉姆尼克不敌“深弗里茨”,以2∶4输掉了这一次对抗赛。尽管他赛前曾表示,自己很可能是最  相似文献   

2.
人机大战2006     
电脑越战越勇 2006年12月5日,德国波恩,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俄罗斯特级大师克拉姆尼克,与德国研制的顶尖计算机程序"深弗里茨"结束了紧张激烈的收官之战.在只有取胜方能扳平比分的第六盘棋中,经过47个回合的激战,克拉姆尼克不敌"深弗里茨".最终以2:4输掉了这一次对抗赛.尽管他赛前曾表示,自己很可能是最后一位战胜电脑的人类棋手.  相似文献   

3.
继1997年卡斯帕罗夫对深蓝、2002年克拉姆尼克对更弗里茨之后,影响最大的一场“人机大战”日前在纽约落下帷幕。经过6局较量,世界棋坛霸主卡斯帕罗夫与电脑棋王“深蓝二世”3比3打成平手。这样,电脑在近五年举行的三场最高级别的较量中保持不败,电脑胜人脑的神话似乎正在变成现实。棋王首战受挫1997年,世界排名第一的棋王卡斯帕罗夫,在首度人机大战中,以一盘之差惜败于I B M公司专门设计用来战胜他的电脑“深蓝”。尽管当时媒体认为失利原因是卡斯帕罗夫没有发挥出最佳状态,但是他自己承认是情绪不稳定导致了最终失败,其压力来自…  相似文献   

4.
笑话乐翻天     
释画加拿大艺术家哈罗德·陶恩一天晚上正在餐桌旁作画,他最小的女儿开始问他有关孩子是如何出生的问题,艺术家以为用漫画来表现的机会到了,就画了一张妇女生理结构详细解剖图,他一边画一边解释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的功能。画完后。他女儿的评述只是:“您现在画的是一只长颈鹿。”调价弗里茨在店门外大声叫卖“:每斤土豆75芬尼,最后一天了,明天开始调价……”他的叫卖声吸引来很多顾客,排起了长龙等着买土豆。弗里茨太太悄悄地问丈夫“:明天调价多少?“”65芬尼一斤。”弗里茨回答。哪个远老师“:罗伯特,伦敦和月亮哪个离你远呢?”罗伯特“:…  相似文献   

5.
空欢喜一场     
尼克父子到森林旅游,不慎迷失了方向,在森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才看见一个和他们装束打扮差不多的人。“爸爸,我们终于找到人了。”尼克兴奋得跳了起来,又对来人说,“很高兴见到你,我们终于得救了。”“这有什么可高兴的呢?”来人的脸上毫无笑容,“我已经迷了两天路了。”空欢喜一场  相似文献   

6.
尼克的父亲早逝,他和哥哥以及母亲相依为命。哥哥每天都帮母亲干活,以减轻母亲的负担,而尼克就知道整天东奔西跑。有一天,哥哥见尼克又要跑出去玩,便将他堵在了门口,哥哥说希望他留在家里做点什么。尼克告诉哥哥他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在忙自己的事。哥哥问他在忙什么事,尼克说他要用玻璃瓶建造一座城堡。 哥哥听了大吃一惊,问尼克:“你知道建造一座城堡需要多少个瓶子吗?”尼克说:“需要两万个。”哥哥告诉尼克,两万个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尼克说:“我能捡到两万个瓶子。一天一天地捡,一年一年地捡,两年、三年或者五年,我一定能捡到这么多瓶子。”哥哥说:“你去捡吧!”哥哥不相信尼克,尼克也许能坚持十天半个月,但绝对坚持不到捡到两万个瓶子。就算尼克真的捡到了两万个瓶子,他也不可能用它们建造一座城堡。  相似文献   

7.
校园幽默     
单数和复数   老师:“尼克,你懂得单数和复数了吗 ?”   尼克:“懂得了。”   老师:“那你说说看,‘裤子’是单数还是复数 ?”   尼克:“上面是单数,下面是复数。” 信口回答   彼得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因其贪玩,所以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语文老师问他:“你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谁的作品 ?”彼得懒洋洋地回答:“我怎么会知道呢 ?像我这么大的孩子是不喜欢看莎士比亚的作品的。” 喝酒与读书   “瞧你愁眉苦脸的,什么事呀 ?”“写篇文章,题目是《昨天我干了些啥》。”   “那好说,你昨天干了些啥呀 ?…  相似文献   

8.
自圆心理又叫“紫格尼克效应”,最初由一位叫紫格尼克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他做了一个实验:给13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让他们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令其中途停顿。一小时后对这些孩子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多数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紫格尼克得出结论:人们对业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Jokes and Humour     
在火车里尼克和爸爸去看望奶奶。在火车车厢里,尼克经常把头伸出窗外。爸爸对他说:“尼克,安静点,别把头伸出窗外。”可是尼克还是不停地把头伸出窗外。这时爸爸悄悄地从尼克头上摘下帽子藏在身后,然后对他说:“瞧,你的帽子被风刮跑了。”尼克大哭起来。他要他的帽子。他爸爸说:“好了,吹一声口哨,你的帽子也许会回来。”尼克靠近窗口吹了声口哨,爸爸很快地将帽子戴到了尼克的头上。啊,这太有意思了。尼克笑了。他很开心。他很快地从爸爸头上摘下帽子扔到窗外,高兴地说:“爸爸,现在该轮到你吹口哨了。” InaTrainCarNickwenttoseegrand…  相似文献   

10.
约翰的生日     
尼克:“约翰,什么时候是你的生日?”约翰:“明天是我爸爸的生日,后天就是我的生日了。”尼克:“真的?我真不敢相信你爸爸只比你大一天。”约翰的生日  相似文献   

11.
笑掉大牙     
明星梦一伙贼在抢劫银行时被拍下了录像。一个小贼开心地说:“大哥,咱电影梦终于圆了!”一人怒吼道:“笨蛋!你用点脑子好不好,带着面具,谁知道咱们是哪个腕儿。”(广西陈新瑶荐)也是枕头下尼克5岁了。生日晚宴之后,尼克上床睡觉前,要妈妈再给他一块蛋糕。妈妈不同意:“尼克,你吃得太多了,不能再吃了。”“妈妈,那我把蛋糕放在枕头底下可以吗?”“可以。”妈妈给了他一块蛋糕。半夜里,妈妈走进尼克房间,发现尼克把枕头放在肚子上面,呼呼大睡。毫无疑问,蛋糕已被尼克放在枕头底下的肚皮中了。(江西宁兵荐)借个安宁小明推开隔壁家的门问:“二叔…  相似文献   

12.
尼克和他爸爸一起去探望祖母。火车上,尼克时时把脑袋伸出窗外。爸爸说:“尼克,安静些!别把脑袋伸出窗外!”但尼克仍然把脑袋伸出去。于是,爸爸很快地拿掉了尼克的帽子,把它藏在身后,说:帽子被风吹掉了。”尼克害怕了,他哭了,想找回帽子。爸爸说:“嗨,吹声口哨,你的帽子或许就会回来的。”尼克凑到窗口,吹起了口哨。他爸爸很快地把帽子放在尼克的头上。“哦,真是奇迹!”尼克笑了。他很高兴,飞快地拿掉了爸爸的帽子丢出窗外。“现在,该轮到你吹口哨了,爸爸!”他快活地说。该爸爸吹口哨了  相似文献   

13.
二战期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关着一个年轻的小提琴爱好者沙尼克。沙尼克被关进集中营已有两年了。两年中,他从未停止“拉”小提琴。没有琴,也没有琴弓。白天,沙尼克做苦工,到了晚上,等其他的囚犯都睡下了,沙尼克将腿从床边垂下来,抬起下巴,双手摆出拉琴的姿势,开始“演奏”。黑暗中,沙尼克可以听见欢快的音符在他周围的空气里跳动……这天黎明,沙尼克正在忘我地练琴,一群新来的囚犯被关进了他们的囚室。这时,一个名叫马斯特的囚犯把目光投向沙尼克,从他的眼神里,沙尼克得到了这样的信息:你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动听。是的,沙尼克可以肯定,他从马…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是一个关心幼儿成长的人,你该多了解一下幼儿的思维特点,这些知识或许就是你教育孩子的一个入口,你不妨试试。 模仿思维 有这样一个故事,尼克和爸爸一起去探望祖母,火车上,尼克不时把脑袋伸出窗外。爸爸说:“尼克,安静些!别把脑袋伸出窗外!”但尼克仍然把脑袋伸出去。于是爸爸拿掉尼克的帽子,藏在身后说:“看,帽子被风吹掉了。”尼克害怕了,他哭了,想找回帽子。爸爸说:“嗨!吹声口哨,你的帽子或许就会回来的。”尼克凑到车窗口,吹起了口哨,爸爸很快地把帽子放在尼克的头上。“哦,真是奇迹!”尼克笑了。他很高兴,飞快地拿掉了爸爸的帽子丢出窗外,“现在该轮到  相似文献   

15.
有条戴眼镜的蛇,名字叫尼克。一到夜里它就喜欢东游西逛,这次它钻到了我家的电视机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小朋友,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们吧。不仅有机会在我们的刊物上刊登,还可以拿奖呢。“眼镜”蛇尼克@顾健  相似文献   

16.
乐翻天     
彼得从门外进来,挺神气地让妈妈看他手上一条蠕动的毛毛虫。妈妈很怕毛毛虫,就对他说:“彼得,快把它弄到外面去吧,它妈妈一定在找它哩。”彼得转身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彼得回来了,手上爬着两条毛毛虫,他说:“喏,我把它妈妈接来了。”尼克上床睡觉前,要妈妈再给他一块巧克力。妈妈不同意:“尼克,你吃得太多了,不能再吃了。”“妈妈,那我把巧克力放在枕头底下可以吗?”“可以。”妈妈给了他一块巧克力。半夜里,妈妈走进尼克房间,发现尼克把枕头放在肚子上面,呼呼大睡。虫妈妈接来了东东:“爸爸,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北极探险家。”爸爸:“好极了…  相似文献   

17.
如果您是幼儿园的老师、幼儿的家长,一个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您不妨多了解一下幼儿的思维特点。这些知识或许就是您教育孩子的一个好帮手,不信您试试。 模仿思维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尼克和他的爸爸一起去探望祖母,在火车上,尼克不时把脑袋伸出窗外。爸爸说:“尼克,安静些!别把脑袋伸出窗外!”但尼克仍然把脑袋伸出去。于是爸爸拿掉了尼克的帽子,把它藏在身后说:“看,帽子被风吹掉了。”  相似文献   

18.
<正>德国著名科学家弗里茨·哈伯曾获诺贝尔化学奖,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竟将自己的科学知识用于毒气研究,成为世界科学家中最早用科学为不正义战争服务的人,在德国败局已定  相似文献   

19.
“蔡格尼克效应”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指导蔡格尼克做的一项实验。实验得出:“当一个人具有一定需要和动机时,他就会产生一个内部的张力系统,这个张力系统随着需要的满足或目标的实现就会趋于松弛;而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动机受到阻遏,这个张力系统就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保持下去,并且促使他具有努力满足需要或重新实现目标的意向。”运用这一效应,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层层设疑,引发认知冲突,对于诱发写作兴趣,激发创作欲望,锻炼写作技能,加深感知印像,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婚礼物     
“无论如何,”卡丽契卡说,“我们得给他们寄去点什么。”耶尼克说:“卡丽契卡,把那只花瓶送给他们吧!”卡丽契卡睁大眼睛问道:“什么花瓶?”“那只刻花的红花瓶,安娜姑姑送给我们的那一只。”“可那花瓶已经断了瓶颈啊!”“等一等!”耶尼克打开衣柜,小心翼翼地将一只断了颈的刻花红花瓶放到桌上,又将另一个纸包打开,取出那节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