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要受一个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这个定律的内容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且条件是结论的充分必要条件,即当且仅当物体“浸”在液体里,物体受浮力的大小才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应用阿基米德定律,其关键是要搞清定律中“浸”的物理意义,但“浸”的物理意义并不容易讲清楚。在液体里的物体受液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是浮力产生的原因,向上的压力减去向下的压力就是  相似文献   

2.
阿基米德定律是从实验得出的规律,定律描述的是,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变化规律.定律的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定律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物体在气体  相似文献   

3.
教学一得录     
阿基米德定律是流体力学里的一个重要定律。其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要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显然,这个定律的基本内容在于确定浮力的方向和大小。然而是否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一定都受到浮力呢?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得从浮力的成因谈起。  相似文献   

4.
赵瑜 《初中生必读》2012,(Z2):58-59
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浮力所遵循的规律.它告诉我们: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公式可以表示为F_浮=G_排=ρ_液gV_排.要掌握阿基米德定律,应该准确把握以下几点:1.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取决于物体是否排开液体,即物体是  相似文献   

5.
浮力     
考测点导航浮力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难点,把浮力与压强、密度、二力平衡、三力平衡综合起来,又成为初中物理力学中重点综合题,在中考压轴题中会频频出现。学习浮力时,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相似文献   

6.
1问题引入:自由下落容器中的铁块所受浮力与静止时是否相同阿基米德定律是物理学中力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相似文献   

7.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即F=ρ液gV排。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验证阿基米德定律有许多种方法。利用手头易得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天平来做这个实验,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张木兰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里关键是要使学生对“排开的液体”有深刻的本质的认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是把排开的液体(水)由溢出口排出容器,流入溢出口下...  相似文献   

9.
怎样搞好初中力学复习?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应该抓好如下两个方面。 一、要着眼于巩固基础知识 巩固基础知识首先要抓好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关键句、字的理解。例如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这条定律的关键部分是“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通常,“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可由这部分液体的体积与液体的比重的乘积来求得,可将其表示为式F_浮=γV。这里特别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式中的V应是被排开的那部分液体的体积,而  相似文献   

10.
一、考点解读考点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大小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形状、密度无关.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由于气体充满整个空间,因此气体中的物体体积始终等于排开气体的体积.考点2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上浮;如果浮力小于它的重力,物体就下沉;如果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物体就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对于…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阶段,“浮力”这部分内容是重点,是学生力学部分一个比较大的坎儿,而“浮力”这一章的核心内容是“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浮力问题的解决中,由于缺乏对“浮力的形成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两个问题透彻的理解,导致认知模糊,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和错误:有部分学生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体积大小直接相关,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有部分学生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密度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有部分学生认为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一定相等。这些认知上的误区都是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认识不够深刻导致的,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这些问题搞清楚,那么如何深化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呢?就该话题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教学.  相似文献   

12.
浮力这一章既是初二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学好浮力这部分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1牛顿水产生10牛顿的浮力”,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浮力这个概念,同时可以引起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公式F_浮=ρ_液gV_排可知,浮力F_浮的大小是由作为载体的液体的密度ρ_液和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_排(即物体浸在液面下方这部分的体积)所决定的,而跟液体的重量无关;跟物体浸没时物体在液体内所处的深度无关等等.学生对于浮力跟深度无关这一点通过演示实验都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浮力跟液体的重量无关都感到难以理解,往往要同阿基米德定律中所说的“浮力等于物  相似文献   

13.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其中"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含义是什么呢?不管物体的下表面是不是完全与液体接触,只要物体浸入液体中都是阿基米德原理中的"浸在"吗?下面通过四种情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一些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中的“浸在”和“被物体排开”悟不透.笔者在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特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一、把塑料矿泉水瓶从中间(高度)截成圆图1柱体和带有  相似文献   

15.
《浮力》是初中力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是掌握这章知识的关键.以下就几个疑难问题谈谈看法.例1物体排开多重的液体,就一定受到多大的浮力吗?许多学生会想当然地肯定这种说法.这主要是没有真正领会阿基米德原理造成的.他们只考虑原理内容中“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部分,却没有想到产生浮力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而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只在一定条件下才受到浮力作用.我们可以用实验来看看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取一块石蜡紧压容器底部,使其紧密接触,注水后石蜡不浮起;若使石蜡不与容…  相似文献   

16.
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浮力所遵循的规律.它告诉我们: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公式可以表示为F浮=G排P液gV排.  相似文献   

17.
初二物理第六章《浮力》,多年来一直存在着难教难学的现状。为降低难度,提高教学质量,现提出以下教学建议。一、重新安排知识结构。教材中把浸在液体中的两种情况(全浸没和部分浸没)是并行提出来的,容易造成学生对排开液体的体积在理解上的混淆和掌握上的困难。可以采取先讲全浸没的情况,后讲部分浸没的情况,最后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在教学中,全章内容可做如下安排: 第一节,讲全浸没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测量的方法(用弹簧秤);阿基米德定律(用弹簧秤和溢液量筒演示)。第二节,讲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大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一般只是证明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即一个物体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当物体浸在水中时,容器的侧面有一导管可以把水排出,再称量所排出水的重量即为浮力大小。虽然通过它的演示可知浮力大小,但其无法演示浮力为什么会产生,即浮力产生的原因。为帮助学  相似文献   

19.
谈非惯性系中的阿基米德定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流体的重量。这就是在惯性系中由实验总结出的阿基米德定律。如果在非惯性系中,阿基米德定律是否成立?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金海 《考试》2002,(Z1)
有的同学在学习浮力时,由于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理解上的不正确,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1.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小于液体的总重量分析: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容器中有100N的水,能否对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