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剑 《生态文化》2012,(3):34-35
以山川自然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山水画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在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中,南朝画家宗炳提出"山水以形媚道"、"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等山水美学思想。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中国山水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完备的美学体系。宋元山水画在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使其成为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面对中国山水画如此辉煌的成就,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继承并发展传统绘画成为当代中国画画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突破清代以来山水画创作陈陈相因、一蹶不振的困境,一批山水画家大胆走向生活,通过贴  相似文献   

2.
曾先国是中国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他的山水画已具有独到之处。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山水画的优秀传统的同时,曾先国也不断地创造性地发挥他的个性和爱好。他的山水画有壮伟之象、莽然之气,在体势上浑厚博大。他还打破了古代山水画的程式,创造了许多自己的皴法、点法,因而画中水有他自家之波,草木有他自家之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18世纪以前,西方和中国都强调诗画相通论。18世纪,西方逐渐开始强调诗画相异论,而中国则继续坚持诗画相通论。王维从山水画创作实践开始了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画中有诗”路子;苏轼从文艺理论的高度引领了古代文人画的诗意创作,推动了诗画一律化进程;倪瓒的山水画创作达到了“画中有诗”和“诗画本一律”的艺术巅峰。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画中有诗”,就是象外之意、画外之音,是通过意象和意境所传达出来的画家的丰富意绪,是画家对历史、社会、自然、宇宙、人生等诸方面有了深刻体验之后通过画面所渗透出来的浓郁情感。画中有“神”,画中有“意,”画中有“我”的创造,也就是画中有“诗”。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古代城市的演变史与规划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提出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根源于中国文化,中国本土文化和实践形塑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还提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存在"天、地、人"三元制衡,分别以此为框架形成"以天为本"、"以地为本"、"以人为本"的并进的三条思想主线。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思想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以"王权"为中心,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三是对自然的崇拜;而此三特征则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元制衡与演化的不同结果。最后提出"回归本土"将是当下城乡规划应对城市发展危机的一条可选道路。  相似文献   

5.
唐宋类书是中国古代类书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类书的编纂方法与总集文体分类有密切关系,其指导写作的目的与文体学著作和文体总集的功能是相通的。唐宋类书"文部"胪列评论文体的体例在中国古代文体纂述体例上具有承前启后的独到地位。从唐宋八大类书所引古代文体书目之数量和频次分析,可以发现许多文体学嬗变规律以及唐宋人的文体观念发展变化。作为"古代文献资料的渊薮",中国古代类书尤其是唐宋类书最丰富、最集中、最系统地把中国古代文体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具有了"综罗文体资料文献"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前,服装画技法课程实践教学过度注重基础教学和艺术性,致使其偏离了实用这一本质要求。基于此,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今后工作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使学生学会绘制实用性强、使用率高的效果图和款式图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思路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适应市场需求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时装画技法课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由时装画与传统人物画的关系讨论了服装画技法教学中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一、"中国例外论"产生的背景对"中国例外论"的讨论要在客观中立的基础上展开,即"例外"并不带有价值判断。但凡讨论"例外"的事物,必须承认存在另一个与之对应的概念——"常规"或"普适"(普世),"中国例外论"亦是如此。一般而言,"中国例外论"有"国内发展模式"和"对外战略"两个分析视角,本文重点讨论"中国例外论"中的对外战略问题。(一)古代中国的"普世"与当下"中国例外论"观点相反,古代中国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9.
清末以来移植西方文化产生了一系列"副作用",法学方面突出表现为法学理论难以有新的发展。本文将分析中国古代有无"法学"的实质论、形态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当代法律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生态美学研究基本上使用的是西方环境美学的话语,与中国文化有着某些不兼容的弊端,所以紧迫的问题是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探索。中国古代是一种"生生"为其核心、以"天人之和"、阴阳相生"为其背景的"中和论生态与生命美学,几乎渗透于儒释道等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也渗透于绘画、音乐、诗学、建筑与民间艺术的各个方面,构成相异于西方古代实体论哲学与形式论美学的理论风貌,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有着更强的文化自觉,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宝贵的中和论生态与生命美学,并在与西方生态文化的对话交流中建设新的生态哲学与美学形态,使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意境论中所谈到的"意境"存在于中国古代文论及美学核心范畴中,被称之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灵魂",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式文论语言。本文就以意境论为视角探讨了当下意象表现主义油画的各种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交流》2010,(7):F0004-F0004
黄名芊 中国大漠山水画拓者,资深教授,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35年生,江西南康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山水画师从傅抱石,钱松喦等先生。独创大漠山水画,创立“积点成线,扩线为面,积墨、渲染”的“沙漠皴”技法。  相似文献   

13.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交流密切,韩国一向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其诗歌创作也很早就受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韩国古代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本土文化尊重自然、敬重祖先的民族传统,另一方面接受了中国儒教、道教、佛教等文化的影响。韩国古代文人继承并发展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将其运用到诗歌创造当中,使其诗歌具有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美学意识,丰富了东方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悲剧悲剧的历史--论《水浒传》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水浒传》文本为依据,探讨了作者的创作观;分析了宋江、林冲、吴用、潘金莲等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通过"拳打镇关西"等情节研究了义与不义的衡量标准,得出《水浒传》是一部内涵极为丰富的颠峰之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中国古代最早形成并自觉走向成熟的艺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在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情"具有本体意义,它既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本质规定,又是其本质生成。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以白话诗派为代表的白话诗,还是承接唐宋白话小说传统的明清小说,又或是价值突出的白话文论、精彩纷呈的白话词曲文、明清两代的白话文革命,这些都说明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白话文学资源。然而,一切历史都是话语权斗争和掌控的历史,中国古代白话文学的发展便清楚地体现着文言与现代白话双重话语霸权的压抑。正是在这种影响下,中国古代白话文学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样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变得名不正言不顺。若从话语斗争的维度重新考察中国古代白话文学,不仅能够还原文学史的真实状况、为中国古代白话文学正名,还可以对残缺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做出相应的反思,完善我们自身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慎刑"思想萌芽于尧舜时期,在西周时得到发展,于唐代达到鼎盛,此后各朝皆有所发展。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父系社会宗法血缘关系以及宗教文化的影响是"慎刑"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催生因素。"慎刑"思想体现了良法善治,研究"慎刑"思想做到"古为今用"将会推进中国法治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和诗学研究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通过对文学流派、文学题材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发展史观。《文心雕龙》完善了中国诗学的载道、言志理论的叙事抒情观,与西方诗学传统中重视"摹仿"与"再现"的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9.
《文化学刊》2015,(1):5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哲学、养生、园艺、阁楼、饮食、茶道、戏曲等等,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更是不乏经典之作。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圣经"。这是一系列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山水画大家、"长安画派三杰"之一的何海霞诞辰100周年,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画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协等16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百年海霞·何海霞中国画作品展"于11月8日在西安长安画院正式开幕.本次画展共展出何海霞作品100多件,系统地展示了何海霞先生自上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初的中国画作品,回顾了他的创作历程和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