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百年来,中国人渐失了对本土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信心,极力推崇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教育理念,却并未对其教育理念在其本土实施效果尤其是德育效果做细致深入的考察。研究表明,英美两国近十几年的少儿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在校行为滑坡以及少年犯罪率增高。此数据说明英美两国少儿德育效果不佳,其根本原因在于媒体缺乏必要的管控、传统家庭婚姻模式的破裂、家长疏忽身教、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定位偏差、师生关系定位偏差、过度强调少儿的自由和权利却忽视规矩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带给社会安定和谐,究其原因在于童蒙养正,落实"孝""敬",家长、老师上行,子女、学生下效。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离不开"孝""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贾婀娜 《职业圈》2007,(9S):37-38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给大学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考验。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高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专业水平,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给大学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考验.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高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专业水平,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宫阿都 《职业圈》2008,(2):83-84
文章着眼于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生家庭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力图通过研究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揭示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机制,以便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眼于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生家庭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力图通过研究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揭示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机制,以便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提出缓解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建议。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考试焦虑量表(TAS)对120名大学生进行方便抽样调查。结果:(1)考试焦虑在"性别""学科"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考试焦虑分别与母亲偏爱被试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呈负相关关系,与母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惩罚严厉和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正相关关系,母亲偏爱被试、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和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预测大学生的考试焦虑作用显著。结论:父母的教育方式在子女的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心理挫折承受力是影响医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经常而内在的重要因素这一层面出发,分析了医专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及其表现,并提出以心理挫折为突破口,通过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开展挫折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等策略,提高医专学生的心理挫折承受力,从而增强医专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家庭关系对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人格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已成为心理学界和心理卫生领域的共识.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关系影响着我们日后的行为和心理发展.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从成人依恋及恋爱心理入手,研究家庭关系对其产生的影响,旨在为当代青年人如何解决依恋及恋爱心理压力问题提供理论依...  相似文献   

9.
田智  韩素贞 《职业圈》2007,(8S):73-73,92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项工作,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有优势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文章从对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认为辅导员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寓于辅导员的常规工作之中,并不断提高其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项工作,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有优势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能.文章从对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认为辅导员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寓于辅导员的常规工作之中,并不断提高其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1.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和谐首先需要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的师生关系却令人担忧.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需要教师观念的更新,需要教师人格与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2.
薛宗梅 《职业圈》2007,(9S):199-200
教育的和谐首先需要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的师生关系却令人担忧。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需要教师观念的更新,需要教师人格与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实施主体性教学,对于激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主体性教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主体性教学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梅 《职业圈》2007,(10):116-117
课堂教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实施主体性教学,对于激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主体性教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竞争愈演愈烈,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心理造成了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为之改变。在考评制度的指导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同学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大,从而导致不少大学生走入心理健康方面的困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大学考评制度的现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考评制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等方面来进行梳理,使发挥考评制度积极作用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袁红梅 《职业圈》2007,(5X):116-117
课堂教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实施主体性数学。对于激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主体性教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在面对应激事件时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焦虑和抑郁程度较高的学生更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因此,高校应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建立"问题解决"的方式应对应激事件,增强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各方面的研究都表明中职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大大高于同龄青年的平均水平,因此加强中职新生的心理干预是学校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和家长自身的需要,但从新生心理筛查之后的访谈情况看,由于约谈对象往往不是自愿前来,所以阻抗普遍较强。为提升心理干预效果,我们尝试用沙盘游戏的方式进行,用非语言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宣泄和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钟秋亮  张传柱  丁萍 《职业圈》2007,(19):71-7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民办大学是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文章在分析民办大学教师和学生的一般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民办大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伟 《职业圈》2007,(9X):135-135,113
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作为第一任教师的家长,其良好的素质是对子女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文章从分析家长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入手,简要论述了如何提高家长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保证学生素质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