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通过意象构成意境,不同诗人喜欢采用的意象有各自的差异,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与把握,使我们可以从微观诗学的角度更清晰、更准确地认识诗人诗歌的全貌。这对研究他们诗歌的风格、诗风的形成都大有裨益。本文统计了王勃诗歌中的意象,对其采用最多的意象的意义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诗美形态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以象寓意"是一种最基本的诗歌表现形式,不同的意象自有着不同的含义.意象的转变不仅仅意味着诗歌形态的改变或是诗人情思意趣的转换,它同时也体现着诗人不同的诗学立场.对翟永明前期的"蝙蝠"和后期的"壁虎"两个意象进行分析,可以从中窥见诗人蕴含在意象转换中的深意及其对女性写作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诗歌鉴赏要从语言入手,鉴赏诗歌的意象尤为重要。鉴赏诗歌意象的本质在于赏析诗歌意境。可以抓住"象与境"这个纲,从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体会诗人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体会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和体会意象创造的意境的和谐美等角度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4.
诗歌中的"气",主要指诗歌内在的气势,表现为由诗歌意象、思想情感、诗意空间等不同因素构成的气象、气骨、气韵。海子被称为用生命极限全力冲撞当代诗坛的天才诗人,他以火山喷发式的才情,照亮和点燃着自我构建的黑暗中的诗歌王国。其诗以恢弘奇诡的气象、孤傲不驯的气骨、空灵畅达的气韵,而获得一种"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般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童诗是具有诗意性的,它通过形象、意象表达儿童的想象空间和情感,是具象性和感性的一种特殊诗歌。剖析童诗中的"诗意"构成要素,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一.独特的童心童趣;二.奇妙的意象组合;三.丰富的想象力;四.富有情感的儿童化语言。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梦"的认识延伸为审美范畴,文学作品中"梦"意象成为常见。在徐志摩诗歌中,"梦"及与"梦"组成的词出现频率极高,构成他诗歌中重要的一个意象符号。本文考察徐志摩诗歌的"梦"意象,透过"梦"意象来观照诗人的心灵世界及诗人对人生、艺术的认知和体验;同时,结合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文化转型时的文化心理结构来透析诗歌中"梦"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杨骚是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1930年代左翼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早期诗作偏于感伤抒情,后期诗作以写实见长。杨骚诗歌表现了现代精神,他用诗意的语言揭露时弊、感悟社会,展示了诗人由一个感伤的现代主义诗人升华为一名坚定的左翼斗士的心路历程。广泛多样的诗歌题材、鲜明生动的意象营造、现代口语的自然融入构成杨骚新诗的美学内蕴。  相似文献   

8.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十四行诗包含了许多的意象表征,每一种意象都与某种意义相关联,赋予诗歌以可直接描绘的实感,也构成了诗歌的精神.意象是诗歌中表达情感的手段,没有意象,诗歌就显得苍白.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上都达到了同时期的高峰,诗人通过各种意象来赞美他的爱友,也通过意象来叱责情人的背叛,感慨岁月的无情,表达诗人的爱与恨.  相似文献   

9.
耕者     
<正>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细品诗歌三百首,学诗吟诗做诗人如何写好诗歌呢?一、捕捉典型形象。诗人将主观情感融入生活中的人、物和自然景象,这些人、物、景就具有丰富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如郑愁予《雨说》的雨给大地带来了春意,因而令人真切地感到"雨"的挚爱之心,展现春天使者的形象。二、寻找新颖意象。"两足不成鼎,缺象不成诗。"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诗人借意象来表现自我,来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94):192-193
穆旦是"九叶"代表诗人,也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之一。受西方惠尔特等人的影响,穆旦的诗歌风格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具有极强的思辨性和现代性。《春》创作于1942年,是穆旦的代表诗歌,因其文质兼美,现已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该诗突破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中和与平衡,诗人用极富张力的手法交织情感与理性,用多种意象的碰撞形成诗歌的强烈冲击,进而传达一种炽烈饱满的生命主题。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40):15-16
作为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代表诗人,约翰·济慈善于在诗歌中运用意象传情达意,形成了其诗歌的一大特色艺术。其诗歌意象多是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直接诉诸读者感官,让读者能从中真实地感觉到诗人炽热的情感。诗人把一系列意象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合在一起,有机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表现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意象,含有特定意义的艺术形象,就是诗歌的意象.艺术形象分事象和物象,融入诗人的主观感情,形象与特定的情意构成固定的关系,如说到"明月",就与思乡、思人相联系.意象可使诗词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诗人表现情感的载体,更是诗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与意象的完美组合,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表现形式。中国古代诗人十分讲究诗歌意象的组合,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一.真实意象与真实意象的组合战士生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是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的著名诗句。诗的主旨是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  相似文献   

14.
好大一棵树--论埃兹拉·庞德诗歌中的树之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兹拉·庞德的意象派诗歌语言简洁,意象鲜明,感情丰富含蓄.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异质同构"理论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诗歌中的意象选择问题.在庞诗的众多意象中,"树"意象出现频率较多."树"的意象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能够达成"异质同构",表现出诗人渴望自然、热爱爱人和生命的炽热情感.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的《女神》中有许多关于太阳和月亮的意象,太阳意象体现了一种“壮美”,接近西方诗歌风格,是诗人对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突破;月亮意象则体现出诗人对于传统诗歌“静关”的继承性。《女神》之中“太阳”与“月亮”同辉,“壮美”与“静美”同在,这跟郭沫若重视“诗意诗情诗性”,不斤斤计较诗歌形式的诗学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大千世界,物象纷繁,情思万状,反映进诗歌中的意象自然是缤纷繁杂的。当我们步入浩如烟海的中外诗歌艺术之林,就会发现:大多数诗篇并非由单一的意象构成,而是由几个意象、意象群和意象系列组合而成一个意象体系、意象综合体。诗人只有按自己的创作意图、艺术个性,感情活动的逻辑和客观事物本身的逻辑,以独特的艺术方式,把本来各自独立的意象组合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创造出如别林斯基所形容的“爱与美的女神”─—诗意形象,才能使诗歌感情获得完形有序的物化形态,各自本来独立的意象也因置于结构网络中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产生…  相似文献   

17.
李贺诗歌文辞色彩斑斓,意象变化多端,其独特的意象表达广受赞誉,也引来许多批评之声。本文从李贺诗歌的意象构成、意象组合以及意象元素入手探讨李贺诗歌的意象结构特征。意象是李贺诗歌的主要表达手段,它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带有诗人独特的主观感受;李贺诗歌的意象组合并非随意铺陈,而是通过暗合的形式组合成完整的意群,表达出诗人独特的心理感受。此外,独特意象元素的使用也使李贺诗歌的意象更加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8.
韦庄是晚唐一位重要的诗人,其诗歌中存在着大量的植物意象。通过梳理分析可知,韦庄诗中的植物意象在具体使用时呈现出颜色鲜明、拟人化以及结合他物构成意象群的特点,在情感方面其诗歌主要承载了诗人的国破家亡之痛、拯物济世之盼、羁旅怀乡之愁以及山林村居之闲。韦庄常用的一些植物意象虽与唐末诗人有共同之处,但这些意象在哀叹个人"小我"命运之余,又展现出体恤百姓,关心家国的"大我"情怀,有着传统儒家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诗人雷平阳以云南风物为母体,创作了大量敬畏生命、感怀乡野、回归自然、思索时光流逝的作品,抒写了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诗意的凋敝和善良人性的丧失.在他的诗歌中,故乡、亲人、生命、河流、时光等成为他诗歌的主角,仔细审视可以发现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情怀和丰富的生态意象.  相似文献   

20.
诗人余光中说:"意象是构成诗的艺术之基本条件之一。"一篇成功的诗作,往往具有独创性的意象。它是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构成诗歌内蕴的核心和基础;它是意与象的互相渗透、和谐统一,是自然物象的心态化,内蕴了作者强烈的审美体验。我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典型的意象,每种意象在古诗词鉴赏中都有其独特的审美作用。古典诗词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词家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