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看黄晨新编的《报刊博览》版上有两句“诗”:“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立即联想到我们的编辑工作:编辑上班三件事,约稿编稿画版面。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我觉得编辑编辑,“编”和“辑”是一回事,也不全是一回事。说它是一回事,是按照《辞海》的解释:编辑是指新闻出版机…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  相似文献   

3.
成放 《新闻实践》2010,(2):78-79
副刊编辑的传统作业方式是:选稿、约稿、编稿,偶尔自己发挥所思所想或采访一些名人,也来上一两篇,一周对付一至两个版面就完事了。而作为现代传媒的报纸副刊编辑则多了一个活儿:自己写博客,不但更多、更方便地与作者和读者交流,从中获得大量来稿和信息,成了“挖稿的平台”;也在“为他人作嫁衣裳”中,不知不觉地为自己做了一两件“衣裳”。  相似文献   

4.
屈指算来,从事版面编辑工作断断续续已近十载。自己“操刀”的版面亦有一大摞。春去秋来,编稿画版,虽平淡无奇,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时时感到有一种压力在肩上。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责任感”吧。每当看到纵横交错的线条变为图文并茂的版面时,心中的那份欣慰是局外人难以体会的。札记之一:责任如果说编辑工作是“为人作嫁”的话,那么版面编辑更是如此。当记者可以  相似文献   

5.
作为广播电视报的编辑,往往要承担一两个版的写稿、编稿、画版、校对等工作。原因是报纸规模小,人员少,不可能细化到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因此,一位编辑一条龙地完成报纸印刷前的多项工作,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因为这样,就编辑而言,既不是专门写稿的记者,也不是专门编稿的编辑;既不是专门画版的画版师,也不是专门校对的校对员。但是,这些工作又必须得做,还必须做好。因此,这样的编辑应该算得上是“复合型编辑”,或者称作“综合办报人”。然而,无论是“复合型编辑”,还是“综合办报人”,都要面对工作内容的不断转换,兴奋点不断调整这样的现…  相似文献   

6.
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体现在报纸出版的方方面 面,渗透在从编稿到组版的各个环节,诸如为报道“出点子”,选角度、定题目,对记者或通讯员来稿进行修改润色,在文稿的出版形式上作独具匠心的安排——如制作标题、设置栏目、设计版面、配发评论等,都反映了编辑作为“无名英雄”的创造性劳动。  相似文献   

7.
一般说来,企业报编辑的工作,主要有两大项:改稿和画版。最能体现编辑功底的、最耗费编辑精力和时间的,是改稿。耶么,怎样把稿子改得好些,再好些,就应当是编辑努力的目标了。实现这个目标,编辑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编辑都希望编好稿,编有职业水准的稿子,这是常理。但原封不动或稍作修改就能上版面的成稿,在企业报来稿中实在是凤毛鳞角。编辑绝大部分时间面对的是大量的不成型的“初级品”,甚至是“毛坯”。看到这些不成型的稿件不免让人头疼心烦,“爱”不起来。从感情上来说,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从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总编是宏观指挥者,编辑部主任就是中观领导者,版面编辑则是微观落实者。这说明了版面编辑工作的重要性。报纸天天在出,版面天天在编。动态地看,版面不能天天都是老面孔。版面编辑必须不断坚持版面创新,把“策划能力、操作能力、统筹能力、创新能力”贯穿于整个版面编辑流程,并在这一流程中不断进行编稿创新和组版创新。这样。报纸才会办得更鲜活、更夺人眼球。  相似文献   

9.
杨隽莲 《青年记者》2006,(14):54-54
现代很多报纸实行版面主编制,从策划选题到约稿、编辑、画版、拼版、校对一体化。版面主编,实质上是一个版面的灵魂,或说是“总策划”、“总导演”。这就对版面主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写能编,还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主编,更多的是在内容上把关。至于版面设计,往往是由不同版面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编辑来分头完成,主编只是最后简单地审阅一下而已。有些报纸的版面设计出现诸多问题,这正是原因之一。可见,我们必须对现代版面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办好报纸,不仅需要有一流的记者,而且需要有一流的编辑,包括一流的版面编辑。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人并不重视编辑工作,特别不重视版面编辑工作。有人甚至不把版面编辑作为编辑看待,说什么,“版面编辑,不就是用稿子把版面填满吗?”还有人说,“版面编辑的事,解放前则是拼版工人干的。”于是乎,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所谓版面编辑,不过是算算画画的“画版工”、“画版匠”。包括一些新闻单位的领导者,嘴上说版面编辑工作重要,实际上却又常常露出轻视版面工作的“马  相似文献   

11.
黄晓红 《新闻世界》2004,(7):46-46,48
报纸的出采,报纸的出众,都是南每篇精彩的稿件组成的。没有精雕细刻的好稿,再花哨的版面也是徒劳。因此.精心编辑每一篇稿件是一个编辑必须每天面对的事。编辑编每一篇稿件,就是对稿件的精心打造,稿件打造的好不好.编辑的意识、编辑的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吴文峰 《青年记者》2006,(14):107-107
“编辑”一词,由来已久。据考证,古代的编辑活动最初是以编次、辑集为主,是将已有但无序的文字资料变为有序,将分散的资料变得集中,以达到传播信息、储存知识等目的。现在,编辑,做为一种工作和职称,肩负着出版、传媒业的重任。从选稿、编稿到出版、发行(表),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3.
组织意识,是编辑在业务上的一种思想观念,表现为编辑人员高屋建瓴地驾驭自己的工作,善于运筹、协调编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主动行为。从宏观运筹角度看组织意识在编辑工作中的意义在报纸出版过程中,编辑从事的是文字加工工作,即按一定的报道思想要求,拟定报道计划、约稿、选稿、编稿、拟标题、配言论、设计版样等。这些具体的包括技巧性的、零散性的工作内容,要经过编辑的运筹、协调、组合,最后落到版面上,形成体现一定报道思想的报道整体。这种运筹、协调、组合过程,也就是对报道的组织过程。报纸达到的实际效果,就是这种组织水平的凝聚。  相似文献   

14.
我们正处于快节奏、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众多媒体中,“读图”可以给人以更大的便捷、轻松和愉恒。当今办报倡导“图并重,两翼齐飞”,报纸上“图并重”的“图”,不仅指新闻照片,也包括新闻漫画,而怎么画,怎么约稿、编稿,不仅需要美术编辑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还需要有创造性和主动性,以新闻漫画为例作些浅议。  相似文献   

15.
“编辑”一词古已有之。由最初“收集材料,整理成书”,发展到今天,涵括了选题、组稿、编选、发行全过程,编辑的工作范围由单一的文案工作,前后延伸,覆盖了图书出版全部流程。编辑职业未来发展走向如何?笔者认为,编辑职能的丰富与延伸,同时带来了编辑力量的多点分散,处理不好势必影响编辑效果。只有打破分散,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整合,才能求得编辑工作最优化。而这需要在体制上完成从编辑到策划到出版人的转变。一、“编辑”的起源与流变“编辑”一词源远流长,殷商时期已经有“编”字,指串联龟册或简册的绳子;“辑”字本义为和协…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编辑与新闻采访共存于一个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版面编辑在对新闻稿件进行筛选、修改、校对、整理时,它的劳动成果是凝结在别人的作品中的,是不为人知的。编辑工作是一项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版面编辑可以通过编按专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总编室二版组近两个月的学习,在编辑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让我了解到编辑们选稿的原则,以及什么样的稿件被编辑看好,为什么说作者是把好稿件质量的第一关。一、好稿始终受编辑们的欢迎实习期间,我多次听总编室编辑们提到当前闹稿荒,催着编辑部编稿件过来,后来才知,所谓的稿荒就是缺少一些能上版面中心或能给版面增色的稿件。两个月中,被社领导评为好稿的仅有30多篇,原来编辑部闹的是好稿的荒。记得编辑们教我最多的一句话是:多写让编辑看好的稿件。每天编辑们为能在版面上安排一篇好稿感到高兴。好稿始终是编辑们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18.
期刊编辑工作是编辑工作的一种。但编辑工作又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是从字义、词义考察。编,本有组织、排列之意;辑,本有收集、聚集之意。在编与辑二字未缀合成词之前,称这种工作为“辑而论纂”。如称:“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编与辑之缀合成词,至迟当始于唐代。因李延寿之《南史》已称: 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辑,筐箧盈满。这里所说的编辑,虽与今日的编辑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但已是用以指对书稿进行某种工作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脑的 迅速普及,许多报 社都相继建立了 局域网,实现了编 辑部采编工作网 络化,采编人员在 网上写作、编辑、 签发稿件。这样一 来,新闻校对工作 就发生了质的变 化。由于校样与原 稿合二为一,校对 工作的参照物已 不复存在,校对的 定义也要改写。网 络时代,校对工作 何去何从? 我们认为,应 该因势利导,转变 新闻校对职能,增 强校对工作的编 辑属性,使其朝校 对编辑的方向发 展。这样既有利于 构筑完整的新闻 编辑体系,又促进 校对职能的提升, 使报纸的出版工 作更加科学、有 序。这种看法是否站得住脚,本文将作简要探…  相似文献   

20.
编辑,是由编和辑组成的。照《辞海》解释:编者,制作也;辑者,聚集也。按照编辑工作的程序来理解,我认为,编辑工作的前道工序应为“辑”,即收集材料(选择稿件);其后道工序才是编,即加工整理检校出版。可以这样说,“辑”乃“编”之基础和先决条件,无“辑”便无“编”可言,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在新闻宣传中,“辑”的含义已远远超出了其固有的特性,它不再是单纯地收集材料,而是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蕴涵了策划和组织的成分。但它又有别于策划和组织,策划和组织是一种总体的构思,宏观的把握,高屋建瓴。编辑收集材料,则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