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利于繁荣与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目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社会认知偏见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缺乏创新动力,培养机制单一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缺乏创新活力,自身发展不全面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缺乏创新素养等问题。应明确培养目标,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学术使命感,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激发研究生创新活力,加强自身能力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创新素养,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期——从人力资源大国向强国的迈进。建设现代化强国除了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必须实现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法制的现代化。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社会上更加关注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出了许多的质疑,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坚持解放思想,创新与实践研究生培养机制改  相似文献   

3.
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特殊的性质、特点、形式和路径.对于文科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应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特殊性出发,着力培养其自主意识、求异意识、问题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意识等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更加凸显的情况下,如何认识、培养与评价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一直是研究生教育的“软肋”。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角度来说,人文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衡量文科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坚持三个维度,即实事求是、使命感与批判精神。为加强文科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必须抓好选拔、学术阅读与社会实践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应选择属于本门学科的前沿领域、特别是其中与四化建设密切结合或迫切需要的前沿领域作为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研究工作不但应进入学科前沿,而且要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要在引导研究生增强创新意识的同时,结合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不断培养他们从事创新的具体方法。在研究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创造自由讨论的学术气氛,使研究生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全面贯彻因材施教,根据培养方案,注意调整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对研究生在平时研究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反映学习态度和学风方面的问题,要严格要求,结合研究工作予以正确引导与教育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复旦大学文学科办一、“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贴时代,面向现实,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  相似文献   

7.
论研究生培养中的四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新形势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学习与创新相长、导师与学生共进、育人与研究并重、科技与人文交融。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邓小平、叶剑英亲自批准设立的直属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也是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经过近30余载之实践,研究生院已初步形成了从招生录取到培养、学位授予以及海外留学研究生、成人继续教育和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等  相似文献   

9.
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是新时期研究生教育首要任务。基于系统管理理论视角,新时期地方高校工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管理系统包括人才的地方社会效应、培养机制改革及管理创新、构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组织自评估三个部分。因此,地方高校培养工科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质量保障应创新培养理念和管理机制,建立质量自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特色理工学科全面、完整、动态的文献阅读制度和经典文献参考体系,改革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学科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全面建立以科研为导向、以学科专业为平台、以学术团队为指导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加快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CNKI数据库中1978-2018年核心期刊6988篇文献的关键词、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等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聚焦于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专业学位认证、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方面;王战军、王传毅、袁本涛、张文修、廖湘阳等学者的研究在该领域主题演进中颇具影响力;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前沿趋势主要集中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国际化水平提升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已有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研究主题较为多元化;研究整体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导向性;逐步聚焦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术共同体逐步形成,研究生教育学成为将来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复杂性来自于两个方面:内在认识上,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至今尚无定论;外部环境上,师资力量、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均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将创新过程理解为突破原有的限制而进行的"新组合",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与思维以及环境这两大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思维发展是实现新组合的基础,环境建设则是实现新组合的条件。具体操作时,应当充分推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着重加强有利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环境建设,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培养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普遍要求,属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范畴。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通过特定的就业指向以及与之相关的学科结构和学术水平加以体现,不宜空泛化和自足化。学科前沿知识的研讨、试生产和创新属于知识创新,其基本形式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体现为学科前沿领域的知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Only 750 physics doctorates were awarded to American students during 1990–1991 from a population base of over 248 million people. Even institutions such as MIT are having difficulty attracting enough top American students to its graduate programs in the sciences. We discuss som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in domestic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sciences and offer several nuts-and-bolts methods to reverse this trend. Key ingredients include graduate student recruiting, motivational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excitement of being a professional scientist, and a reeducation of employers to look more favorably toward hiring students from the basic sciences. The methods have resulted in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recent graduate classes; at Auburn University we now admit an incoming class composed of over 70% domestic students.  相似文献   

15.
如何切实有效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我国人才质量,从而推动构建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问题-方法-思想的逻辑关系,分析小学科、大学科、跨学科三类文献阅读的内涵及其对研究生创新力所产生的三重影响:小学科文献阅读以其前沿性和探究性,有助于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大学科文献阅读具有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跨学科文献阅读的协同性和交叉性,有利于创新研究思想。三类文献阅读培养模式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实现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和蜕变,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知识配置力。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要遵循导向性、发展性、自主性和区别性的原则,创新思路、优化载体,打造新形势下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深度学习为调节变量的包容型导师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450份在校研究生问卷,并运用SPSS和MPLU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包容型导师风格会正向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行为,并且研究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会在其中起中介作用;(2)深度学习正向调节包容型导师风格对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生深度学习程度越高,包容型导师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越大;(3)深度学习正向调节包容型导师风格、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间接关系。根据研究结论,建议研究生要增强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注重深度学习,而导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践行包容型指导风格。  相似文献   

18.
瞄准学科前沿 培养拔尖创新型研究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本文分析了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探讨了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和科研素养的途径,提出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营造良好创新学术氛围等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措施,并分析了这些措施的典型案例和初步成果。希望这些探索对于工程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目前"特需"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构建特需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特需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创建符合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高水平研究生队伍及健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等方案进行研究,通过探索找到了符合特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军校学员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复合型高级军事人才是高等工科军事院校教学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以参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牵引,探索新形式下军校学员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若干措施,如着重培养创新兴趣、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集体指导、强化技能训练等。实践结果证明,这些措施颇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