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他的《子虚赋》《上林賦》标志着汉大赋发展到鼎盛阶段,所以前人对司马相如赋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子游猎赋上。本文关注的主要是除《子虚》《上林》之外的司马相如的抒情赋作,分析其讽谏之外的私人情感。  相似文献   

2.
司马相如作《子虚赋》、《天子游猎赋》 ,《史记》、《汉书》本传连为一篇 ,但从时间来看 ,《子虚赋》本作于梁孝王时 ,而后者则作于武帝建元三年或稍后 ,参《史记》、《汉书》本传及《汉书·东方朔传》。《史记》、《汉书》本传将二赋连为一篇 ,盖主要是从二赋内容及形式的连贯来考虑的 ,而本传所谓的“赋奏 ,天子以为郎” ,则单指奏《天子游猎赋》 ,非指二赋同时奏上。又 ,《子虚赋》开头“而无是公在焉”一句 ,亦非原有 ,而是后来加进去的。据《隋书·儒林传》及《史通·序传》称 ,相如本有《自序》之作 ,而司马迁作传盖本于其《自序》。…  相似文献   

3.
一千多年来,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一直被说成是《子虚赋》和《上林赋》。解放以后,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撰的《中国文学史》和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都沿袭了这一说法,国内出版的其它通史和文学史,也大率如此。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应该是《天子游猎赋》。  相似文献   

4.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是西汉武帝时众多汉赋作家中最为突出的人物。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共作赋二十九篇,现存题为司马相如赋尚有五篇,即《史记》、《汉书》本传所载的《子虚上林赋》(《文选》亦载,分为《子虚赋》、  相似文献   

5.
《子虚赋》是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第一篇作品,现已亡佚。本文在考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子虚赋》是为讽谏梁孝王的奢靡游乐而作,内容取材于梁地风物、梁孝王的奢靡状况和游乐场景等,以梁孝王游猎为主线,以子虚乌有对答的形式展开,虽与《天子游猎赋》的行文形式差不多,但内容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6.
扬雄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创作了四篇赋,这四赋虽都为模拟之作,但并未亦步亦趋,而是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有很多的创新,这些为扬雄在汉赋史上赢得了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7.
司马相如是汉赋的奠基者,其辞赋作品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说:"武帝时文人,赋莫如司马相如,文莫如司马迁。"作为辞赋大师,司马相如不但创作颇丰,而且赋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结构艺术,无疑是值得我们去探究与阐释的。本文以司马相如赋作《子虚赋》、《上林赋》为切入点,着重阐释此两篇赋的结构特点及运用的结构手法。进而尝试性地揭示出,构成汉大赋写作篇章的基本结构法则。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司马相如赋及汉赋的发展,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司马相如是汉赋的奠基者,其辞赋作品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说:"武帝时文人,赋莫如司马相如,文莫如司马迁。"作为辞赋大师,司马相如不但创作颇丰,而且赋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结构艺术,无疑是值得我们去探究与阐释的。本文以司马相如赋作《子虚赋》、《上林赋》为切入点,着重阐释此两篇赋的结构特点及运用的结构手法。进而尝试性地揭示出,构成汉大赋写作篇章的基本结构法则。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司马相如赋及汉赋的发展,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文选>所录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原为一篇,其创作当开始于建元六年,定稿当在元光元年五月至九月间;<子虚赋>部分当完成于建元六年秋稍前,<上林赋>部分当作于建元六年底至元光元年五月稍后.学术界将王褒的<洞箫赋>系年于神爵元年是错误的,原因在于对王褒入朝时间和卒年缺乏考证.王褒入朝当始于神爵元年.王褒之卒年,当在甘露四年或黄龙元年.其<洞箫赋>当作于五凤三年.  相似文献   

10.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成都人。汉武帝时被任为郎,曾奉命出使西南夷,沟通汉与少数民族关系,对巩固西南边疆起过积极作用。他是汉赋的代表作家,他的赋流传到今天的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等篇。其中以《子虚》、《上林》赋为最著名。  相似文献   

11.
一、10组容易混淆的作家1.司马迁、司马光与司马相如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光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  相似文献   

12.
汉武帝时代是汉赋创作最兴盛的时期。原因是,这种文体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经包括帝王最高统治者等上层人物大力提倡,加上众多作者的全力以赴,终于形成了在文坛上争相写作赋体作品的兴盛局面。在这个时期众多的汉赋作家中,无疑,司马相如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汉赋经他融合各家特色,加上自己的创造,才得以形成自己固定的文体特色。如他以描写游猎为题材的《子虚赋》、《上林赋》,成为后来历代赋家写作  相似文献   

13.
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特点一直为世人所称道,其赋中的大量语词皆有其来源,包括《楚辞》、《礼记》、《诗经》等著作.文章重点论述司马相如《子虚赋》中的语词大多来源于汉以前的经典著作这一现象,因而得出《子虚赋》受楚文化、儒家、道家等多种思想影响的结论,并且指出其铺陈博物的作赋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10组容易混淆的作家1.司马迁、司马光与司马相如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光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2.李白、李贺与李煜李白是  相似文献   

15.
郭璞注书繁多,内容广泛。本文从文学角度,对郭璞注《子虚赋》、《上林赋》作了全面的分析,并对郭璞注《子虚赋》、《上林赋》的内容、方法及体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他是我国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其代表作《子虚赋》和《上林赋》等将汉赋推向了高峰,使这种文体成为一种固定形体。扬雄推崇说:“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赏,相如入室矣。”(《法言·吾子》)鲁迅说:“赋莫若司马相如”(《汉文学史纲要》),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枚乘《七发》开创了汉大赋这一体式,是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直接祖先。但枚乘的《七发》背后还存在着古老的师承,司马相如的作品却脱离了上古文学传统,确立了汉赋的表现世界,标志着汉赋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其文字在司马迁、班固、《文选》编纂者与注者等不同时代人手中皆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该赋使用了当时域内不同地区的方言,并包含有域外传入的文化信息,说明司马相如此赋的知识来源较为广泛,且汉王朝境内各地区之间、汉王朝与域外各国家或民族之间有着密切的文化、思想联系。  相似文献   

19.
汉代辞赋已呈现诙谐幽默与游戏的色彩,在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赋中的娱游之思、江海之景、劝诱与讽谏之言是游戏笔墨的渲染,人物、情节与场景皆为子虚乌有式的虚构,铺陈、排偶、全景书写体现出穷极夸饰的叙事等特点,对后世文学的游戏化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汉代的许多辞赋类作品中都有女性描写,如西汉前期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杨雄的《甘泉赋》,傅毅的《舞赋》、《七激》,崔驷的《七依》,崔价的《七蠲》,张衡的《七辩》人《南都赋》《舞赋》、《定情赋》王途的《机妇赋》察邕的《协和婚赋》、《检逸赋》、《青衣赋》等;就表现技巧来说,出现在汉代赋文学中的女性美,虽说还继承着先秦文学的传统,仍有大量关心女性身体的具体描写,但也出现了许多比较超越的表现方式,如像《舞赋》那样极力铺陈女性的舞姿之美,再如《定情赋》那样将女性美与精神交流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