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甄璐璐 《科教文汇》2010,(31):205-206
从本质上讲,日本人的集团意识来源于日本人传统的家观念。对日本人而言,家业的继承比血缘的延续重要,纵向的亲子关系比横向的兄弟姐妹关系重要。亲子关系最初形成于家中,却在日本社会普遍存在,在集团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绝大多数日本人不论职业、社会地位都处于这种纵向的、模拟血缘的亲子关系的位置上。深刻理解日本人的"家"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与认知日本人的集团性。  相似文献   

2.
田惠 《科技风》2011,(7):209
日本的国花是樱花,樱花对日本人来说不仅仅是季节的象征,它已经成为一种樱文化,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樱花的凋谢之美正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完美诠释,樱花的集合之美则是重视集团的日本人所欣赏的。  相似文献   

3.
日本人的自律与秩序是日本人高素质的体现,它离不开日本人对于教育的重视,更离不开日本人对于儿童的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娃娃抓起"。160多年前,日本就已经开始100%普及小学教育,日本的小学和中国的一样是六年制,但在教育方面更加注重全面素质教育。本文以神奈川县川崎市为例,简单地分析日本小学校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菊与刀》,"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站在日本与西方文化的交汇处,日本人被推进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而日本人的矛盾与两难主要是在于他们心理世界的德目之间发生的冲突,是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得如此矛盾的主要因素。其中集团文化里所产生的罪与耻是造成日本人矛盾与进退两难的境地的深层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陈赛 《科教文汇》2013,(11):112-112,122
笔者认为,日式英语的产生与日本人的自满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即在对日本人的内在心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日式英语的产生与日本人的自满情绪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邵成 《科教文汇》2009,(32):260-261
日语语言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语言交际中的暧昧表达。暧昧的表现几乎涉及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正是这样一个暧昧的国家。本文拟将探讨日本人暧昧表现的文化背景及其原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在动力。日本语中的暧昧表达和日本这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思想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日本人暧昧语言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深受日本独特的社会自然条件的影响,反映出日本民族的个性及其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7.
“すふません”是日本人广泛使用的道歉用语。它不仅用于道歉时,表示感谢等其他场合下也可以使用。并且这种广泛性不是偶然的,是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在内的。是日本人“不给人添麻烦”文化心理作用的结果。也是日本人重视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刘玉燕  渠海霞 《科教文汇》2008,(19):258-258
“すふません”是日本人广泛使用的道歉用语。它不仅用于道歉时,表示感谢等其他场合下也可以使用。并且这种广泛性不是偶然的,是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在内的。是日本人“不给人添麻烦”文化心理作用的结果。也是日本人重视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无论是有名的山水庭院,还是普通人家的后花园,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姿态各异的美丽花卉,也能看到怡然自得的鸟兽虫鱼,让人不禁感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促使日本人如此珍惜和爱护自然呢。本文将尝试分析日本人的自然观及其形成过程,并且进一步观察日本人的自然观在文学艺术以及传统习俗等各方面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人与酒     
日本酒文化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酒在日本人心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喝酒是缓解压力、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和中国的饮酒礼仪不同,日本人习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饮酒态度更加含蓄。了解日本酒文化,尊重日本饮酒礼仪必将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相似文献   

11.
王睿来 《科教文汇》2008,(28):235-236
授受表达方式是日语中一种独特的语法现象,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日本人的“上下意识”、“内外意识”和“恩惠意识”。本文着重考察日语授受表达方式和日本人的恩惠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日本人的恩惠意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社科广角     
日本为何无非典 日本至今没有出现非典型肺炎,除了“幸运”,还因为日本人普遍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不随地吐痰 日本人很少随地吐痰,所以日本到处都很干净。日本人有了痰一般吐在随身带的手绢上,然后带回家清洗。研究证明,很多病毒和细菌藏在痰里。德国科学家发明的“非典”病毒检测装置就是以患者痰液为检测样本。  相似文献   

13.
李丛 《科教文汇》2010,(1):71-72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深受日本国民的喜爱,在日本文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俳句文学作品中的樱花形象,结合了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俳句文学作品的特点,不管是盛开时的绚烂,还是凋落时的凄美,都给人心灵带来强大的震撼。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的日本电影《望乡》中的马来西亚人对来采访的日本记者说.我恨日本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年代.他们占领了这里.日本军人横行霸道;现在.他们又凭借技术和产品重返东南亚.日本的商社在这里耀武扬威。  相似文献   

15.
洪昭光 《今日科苑》2003,(11):22-22
喝一袋牛奶的好处,最典型的是日本。1937年侵略中国时是“小日本”,而现在日本变了,同龄中小学生,日本孩子的身高超过北京孩子,更不要说比广东人高,比福建人高得多。为什么呢?很简单。二次大战后,日本政府每天中午给中小学生每人免费供应一袋牛奶,就这么简单。就这么一袋牛奶,日本人一  相似文献   

16.
闻江涛 《科教文汇》2009,(19):238-238,262
就日本“腹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内涵两方面做了重点论述。介绍了不被国人所知晓的日本人思想当中固有的行为规范及其产生的原因,意在避免在和日本人沟通时,产生文化方面的阻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笔者亲身经历为主,以日本幼儿为对象,分析了日本环境对日本幼儿的影响、日本家庭教育孩子珍惜生命、日本社会培养日本人的乡土情怀以及日本幼儿园进行的关爱节日、小学生集体主义形成等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贺蓓 《科教文汇》2008,(24):227-228
本文从谚语的角度探讨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并且初步考察了中国古代文化是怎样对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的造成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来日本观光的人总会深深地沉醉在优美的自然风景之中。然而,到过日本的人可能很难想像,如此干净的国家从前可是著名的公害大国。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两个层面探讨了普里高津的演化物理学与日本人的世界观之间的关系。作者指出,以揭示“自然法则”为己任的物理学在日本人眼中颇令人费解,因为日本文化将“自然”与“法则”视为某种对立的东西;但普里高津的复杂系统物理学将世界视作“生成”的,却令日本人感到亲近。复杂系统物理学把数学地描述“生成”的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