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综观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具有素材选取回归课本的态势,有所创新且高于教材.如何顺应高考改革的趋势,培养解决综合实验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应从教材入手,充分发挥课本的两大作用一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纵深挖掘有关题材,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或文字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生物课本中的探究性实验是很好体现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途径,探究性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生物课本中的探究性实验也就成为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有些探究性实验化费时间长、材料有限等诸多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课本中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也未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课后去进行探究实验,所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高一物理教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节的演示实验在实际操作(具体操作见课本)中存在以下缺点:  相似文献   

4.
焦耳定律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 ,但课本中的实验操作麻烦 ,既费时、效果又不够明显。作者介绍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廖彬 《考试周刊》2015,(25):3-4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研究是研究化学的主要方法。化学实验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化学实验部分在高考题中所占的分值呈越来越大之势。因此,答好实验题目是做好高考化学试卷的关键,也是高考制胜的关键。研究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对化学实验的复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回归课本,抓好实验基本操作的复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实验题目,是近几年高考化学试  相似文献   

6.
课本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课本中的习题是教材编写者精挑细选的宝贵资源。一些习题看似平淡无奇,其实都有很大的演绎空间。而数学实验是拓展思维、突破难点、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是数学发现、命题创新的好帮手。本文拟以教材中的一道习题为例,通过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构建的实验平台,对其展开研究,展示其丰富的数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自制实验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自制实验中来。所谓自制实验就是教材中没有展现出来或者在教材中所给实验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实验,好的自制实验不仅能够使课堂出彩,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自制实验原理往往来自于课本、习题,在根据这些原理做实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小实验”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其中“小实验”指的是那些穿插在物理课文中或课后习题中的一些内容简单、材料易得、操作容易的物理小实验。新课标中的初中物理课本中增加了许多有趣的物理小实验。以人教版教材课本为例课文中就出现了30多个物理小实验;加上课后习题中的就更多。这些物理小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安排。  相似文献   

9.
每年由课本习题改编或改造的高考题都不在少数,依托于实验教材的新高考也将如此,因此吃透实验教材肯定是应对新高考的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本文从指导课本实验和开展探究性课外实验这两方面进行了描述。指导课本实验这方面主要讲了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培养基本技能,使学生理解实验程序,学会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及归纳课本实验所蕴含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开展探究性课外实验这方面主要讲了由生活实际、课本实验及利用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等方面指导学生开发探究性实验,从而培养科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碳性质的验证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难点,笔者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套管实验”对教材中二氧化碳性质的验证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现象明显,且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2.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现行高一《物理》教材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根据课本图示,该实验装置是把电火花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实验时要求把计时器竖直地架稳,以便减少重物带着纸带下落所受的阻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要用铁夹把计时器竖直地架稳并不容易.近年来,我们自制了一种简易的木板固定架,使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做好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是使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关键。教材中利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和玻璃板设计的演示实验,虽简便易行,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可见瞍差。特别是在天气晴朗、环境光线比较强的条件下,实验效果欠佳;二是可视范围小。不能多角度地展示给不同方位的学生观察;三是物像重合不理想。由于受火焰晃动、蜡烛燃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造成物像不能完全重合;四是物像位置不易确定。由于蜡烛横截面的直径相对于物(像)距偏大,  相似文献   

14.
郑玮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27(7):17-17,23
实施高中课程标准生物实验教材以后,课本中的实验明显增多,通过不断地摸索,笔者在教学中对课本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5.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但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存在以下缺点:(1)S02易溶于水,在停止加热时,很有可能产生倒吸现象,致使反应的试管炸裂,而且反应物为浓硫酸,泄露会对师生产生威胁,具有安全隐患。(2)用铜片和浓硫酸反应,加热时反应进程较难控制。(3)实验装置过于复杂,不利于操作。(4)拆卸装置时仍会有部分S02泄露,不能实现实验的绿色化。所以我们通过多次的实验与探究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的绿色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的第55页里有个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农村中学没有正规的化学实验室,缺少学生大面积使用的各种实验仪器和药品。但是,学生家中一般具备制作简易净水器的条件。指导学生通过用家里现有的用品代替教材课本里的要求材料,学生制作了几种简易净水器。现行教材里制作简易净水器的材料要求如下:去掉底部的空塑料瓶、带导管的橡胶塞、膨松棉、纱布、活性炭和小卵石。1.用暴晒木炭、烘烤木炭、木炭代替活性炭。课本小实验里要求用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学校实验室里不可能提供如此多的活性炭。而木炭也同样具有吸附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是历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课本实验装置如图:  相似文献   

18.
单质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综合实验,是初中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一章复习课的一个重要实验.1.实验目的采用课本装置,实验加热所需的时间较长,影响课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小实验”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其中“小实验”指的是那些穿插在物理课文中或课后习题中的一些内容简单、材料易得、操作容易的物理小实验。新课标中的初中物理课本中增加了许多有趣的物理小实验。以人教版教材课本为例课文中就出现了30多个物理小实验;加上课后习题中的就...  相似文献   

20.
在物理教学中仅靠课本中所安排的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是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此外,由于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不完善,致使现行教材中有些实验在实际操作时很难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鉴于上述客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