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周家国  张建丽 《考试周刊》2013,(41):168-169
<正>一、背景分析由于父母大多外出打工或在外经商,我校又是寄宿制学校,因此出现了大量由别人代管的"留守学生"。根据调查,有55.5%的"留守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一些人的眼里甚至渐渐变成"差生"。"留守  相似文献   

2.
本期初,学校为了加强学籍管理,对全校6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据学校的统计结果显示: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学生有127人,占学生总数的21%;父亲在外打工的75人,占12.5%;母亲在外打工的60人,占10%;三者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留守学生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敏感话题。两河口中学是邻近县城的一所山区初中学校,在校学生913人,在服务范围的十个行政村里。有1.1万人外出打工。2005-2006学年度,我校留守学生113名,其中双亲在外的学生达到43名。2006-2007学年度留守学生达到312名,其中双亲在外的学生有78名。由于监护人的缺位,留守学生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他们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影响,这些孩子往往存在心理缺陷,学习成绩较差,生活习惯不良等。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研究成为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和时代特征。我校把留守学生的教育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来,随着素质的发展,学校教育抓得很紧,学校的"三关"工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在学校中占了相当的分量。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为了生计,长期在外打工,对孩子的交流太少,家庭教育十分缺乏。一些留守儿童家长把对子女的教育只寄希望于学校,自己却成了教育孩子的"远方看客"。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有义务和责任。因此,家长们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倾心培养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在此,我对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5.
<正>留守儿童分为双方留守和单方留守,双方留守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打工或者干其他活,孩子留在家里,而单方留守是指父母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占班上学生总数的30%。通过与他们交谈和对他们的观察,我发现了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一些现象:一、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一)父母长期在外导致亲子分离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双方  相似文献   

6.
陆海舰 《语文天地》2015,(11):82-83
个性,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语文老师,笔者很痛心地看到一种现象: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初一时还是个性蓬勃,初二时个性锋芒渐弱,初三时则个性消磨殆尽。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偏远初中,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占57%,有一方在外的占76%。留守学生大多孤僻、自卑,性格软弱、个性平庸。笔者在围绕留守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由此产生近2200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其中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占86.5%. 近些年来,城镇的很多职工下岗后也纷纷涌向经济发达城市打工,将孩子交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代管监护,因此,在城市也形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现今农村"留守孩"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留守孩"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缺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理上容易"感情饥饿"。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突出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16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2亿农民工,它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约有1000多万被留在家乡。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张新胜 《甘肃教育》2014,(19):21-21
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们必须关心和关注的,那么如何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能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办学实践,笔者认为寄宿制学校可以弥补这种缺失,可谓留守儿童成长的乐园。一、寄宿制学校是留守儿童爱的港湾作为留守儿童,首先是关爱的缺失。由于父母大多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孩子团聚,留给孩子的只是无尽的思念与期盼,加  相似文献   

11.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一批优秀的班级管理人员——班主任。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智育的管理与实施,还必须对小学生实施生活管理,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在校学生中(以校为单位,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最高达到69.2%,最低为15.9%,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最高达41.5%,最低为7.2%,从我们周围的三个县市平均数来看,中小学生单亲外出打工者占31.5%,双亲外出打工者占13.4%,二者合计为44.9%,调查还显示,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这些留守儿  相似文献   

12.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一批优秀的班级管理人员——班主任。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智育的管理与实施,还必须对小学生实施生活管理,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在校学生中(以校为单位,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最高达到69.2%,最低为15.9%,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最高达41.5%,最低为7.2%,从我们周围的三个县市平均数来看,中小学生单亲外出打工者占31.5%,双亲外出打工者占13.4%,二者合计为44.9%,调查还显示,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  相似文献   

13.
孔令蓉 《贵州教育》2007,(15):20-21
近几年以来,随着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有的学校学生流失却仍然很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后进生的比例较高,队伍庞大.尤其是较为偏远的乡镇学校的学生,他们的父母绝大部分进城务工,留守少年儿童的比例更大.笔者曾对本校及周边乡镇学校的学生进行统计,留守少年儿童占学生人数的60%以上,留守少年儿童中,40%以上是后进生,其中20%左右的学生问题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自己留在技职校生活和学习,并需要其他亲人帮忙照顾的未成年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技职校中,留守学生约占所有学生的15%,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无疑,许多"留守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其中部分学生因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不仅家庭经济变得更为宽裕,而且性格也变得更加坚强、独立、开朗、乐观了。他们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转化为了学习上的动力,提高了学习成绩。但大部分"留守学生"无论在生活和学习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处山区,经济落后再加上农村多余劳动力,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其子女就成为"留守生","留守生"在学校已成为"社会现象"。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留守学生越来越受社会、学校的关注和关爱,由于"留守学生"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缺少亲人的呵护和家庭的温暖,他们的成长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使"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使"留守学生"健康成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工作机制,弥补了"留守学生"家庭教育和亲情缺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留守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关心照顾,使他们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  相似文献   

17.
"孩子在这儿学的好、吃的好、玩的好,而且上学不交学费,还有生活补贴.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我们两口子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心打工了.感谢国家的好政策!"邯郸市成安县军庄村村民李志勇看到孩子高高兴兴地跑进校园,激动地说.李志勇长年在外打工,孩子一直随其在打工地廊坊的一所学校上学,尽管国家对随迁农民工子女就学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每年孩子上学仍需一笔不菲的费用.后来,他听说家乡离村不远的横城建了寄宿制学校,又实地看到学校里孩子各方面都有保障,就毫不犹豫地把孩子转了回来. 近年来,成安县大力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有效改善了一批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问题,让农村孩子和城镇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保证了全部学龄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健康快乐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8.
由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分析 如今,我国农民工的子女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漂泊子女"和"留守子女"."漂泊子女"是指子女跟随父母打工,子随父迁,经常变动居住地点和学校,具有住所和受教育的不稳定性."留守子女"指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子女被托付给在农村的祖辈或其他亲戚抚养,由父母支付其子女生活和教育费用,具有住所和受教育的相对稳定性.但无论是"漂泊子女"还是"留守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2008,(2)
在2007年12月召开的"全国手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现场会"上,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常务副主任张晓兰发表了题为《深入推进手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贡献》的讲话。讲话回顾了少先队关爱留守少年儿童的工作,总结了各地经验,并为今后的工作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工作回顾: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少先队组织按照"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坚持教育引导与有效服务相结合,深入开展手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体现为:竭诚服务留守少年儿童的现实需求,教育引导留守少年儿童快乐成长,切实维护留守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探索关爱留守少年儿童的长效机制。张晓兰同志指出,要从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切实把做好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抓紧抓好。工作展望:对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少先队组织优势,大力推进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张晓兰同志强调,要以"手拉手"活动为基本方式,强化对留守少年儿童的同伴教育和同伴互助;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发动成人和社会关爱服务留守少年儿童;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为留守少年儿童营造快乐成长的家园;充分发挥留守少年儿童的主体作用,引导留守少年儿童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一个很大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他们的关心和呵护较少,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都有一定问题。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校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