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意境”(境界)是构成艺术美的重要方面,是抒情艺术的灵魂,也是我国美学史中独具的重要范畴。有关意境的理论萌芽于汉魏,发展于唐代,被广泛运用则在明清。就艺术美而言,意境最能抓住艺术美的特征,因此,在艺术欣赏中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有人甚至把境界看作是艺术美的本原。我们固然不能片面地、绝对化地去看待境界,但艺术的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有造诣的艺术家,他在创作中能完成独特的意境创造,从而使意境成为他的整个艺术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意境的高下有时确实也能反映出他的艺术成就的高  相似文献   

2.
竞境是构成艺术美的重要因素.鲁迅的小说将"意"与"境"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意境美.鲁迅小说意境的创造艺术表现在:运用形象思维,刻画艺术形象;融进个人感受,创造美的意境;借助思想认识开掘生活的哲理,从而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3.
讲到“意境”,有的人认为它很抽象,也很神秘,似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其实意境是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美。在艺术创造、欣赏的批评中,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王国维在《人间诗话》中说:“言气质、押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意境而二者随之矣。”意境是诗和散文突出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里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进行意境分析,就是要求学生将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5.
中外译者的合作翻译是唐诗英译的最佳翻译模式.但是诗歌的意象、意境的翻译仍是中外译者的最大困难.通过对唐诗景物造型特征的研究,以雅克不逊提出的"符际翻译"理论为方法论,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为例,论证了画成为翻译唐诗意象、意境的有效辅助翻译手段,使诗歌"诗歌视觉化",可以更好的展现原诗的意象意境.  相似文献   

6.
在诗歌的翻译中,既要考虑其语言美,形式和节奏的美,还要考虑诗歌意境的翻译.其中意境的把握是关键.诗歌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将其丰富的感情与想象,优美的语言与旋律翻译出来,再现诗歌的音美、形美、意美,需要译者对原文的充分理解与把握.本文将通过一首英语诗歌的两种译文的比较,从诗歌的语言、形式、意境、翻译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把握诗歌的"三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对译者自身气质、人生经验、艺术和学识修养等有很高的要求.译者在文学翻译中需充分发挥主体性.彻底理解、深切领悟原文,用译入语进行再创造.本文运用哲学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的相关原理对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文章说明了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原则和接受美学"文本召唤结构"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详述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性的表现,即译者应在文学翻译时应从语言、风格、文化等方面进行再创造,传神再现原文艺术美,再现原作丰姿.  相似文献   

8.
江南  赵鹏 《中国成人教育》2012,(14):136-137
"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范畴,它代表了中国古人对艺术美的追求与情感的表达。设计引领时尚,当然也就无可厚非地参与其中。本文论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意境"在当下设计中的体现和运用,在繁杂的、大众的、无国界的设计中如何凸显中国文化内涵,及设计艺术教学中"意境"对招贴创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分析古代诗歌艺术美,要捕捉意象,感受诗歌的艺术美;要在“炼字”中体会意境美;还要从声律角度欣赏艺术美及从写法美去体会艺术美,赋、比、兴的手法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鉴赏诗歌艺术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诗词是古典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的瑰宝.意境是诗词的核心和灵魂,成为评判诗歌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翻译中,如何将源文本中的意境重构到目标文本中去成为一个难题.本文试图从意境的完形生成来探讨意境的重构以及译者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诗词中双关、顶真、警策的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境美是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意境美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修辞格的运用.毛泽东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不落俗套,从而创造了其诗词的独特意境.在翻译过程中,修辞信息一旦丢失,原作的审美信息就会受到削弱,原文的风格也会遭到扭曲.因此,修辞格的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对毛泽东诗词中双关、顶真、警策等三种修辞格的英译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钱钟书早期诗歌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先生的诗歌在中国现代诗坛中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他数年如一日的创作生涯,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的诗篇.其诗歌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意境美、个性美、意象美、色彩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由于译者对诗歌意境的把握的出入、汉英语言表达的差异以及文学意象文化内涵的不同,往往造成了翻译过程中意境美的损漏.译者只有深刻领悟和体味原文,谙熟原语与译语的语言及文化差异,采取直译为主兼顾意译的翻译策略,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方能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再现原作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4.
分析古代诗歌艺术美,要捕捉意象,感受诗歌的艺术美;要在“炼字”中体会意境美;还要从声律角度欣赏艺术美及从写法美去体会艺术美,赋、比、兴的手法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鉴赏诗歌艺术美。  相似文献   

15.
张杰亨 《海外英语》2016,(15):137-138
意境是古诗的灵魂,是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意境的解读自然成为理解、翻译古诗的关键。该文从维索尔伦语境适应论的视角解读王国维先生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提出语境的动态解读与构建有助于诗人与读者的语言交际,翻译诗歌应保留原诗的意象,以意境再创设为要,从而在意境再创设中实现"化境"。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构成艺术美的重要因素,是我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画家借景抒情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境界.本文主要从意境的内涵、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语言表现形式以及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营造三个方面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意境美,构成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意境美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修辞格的运用.诗人毛泽东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不落俗套,从而创造了诗词的独特意境.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修辞信息一旦丢失,原作的审美信息就会受到削弱,原文的风格也会受到扭曲.因此,修辞格的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对毛泽东诗词中互文、设问、指代等三种修辞格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创意英译"的翻译策略保留了汉诗的意境,译文意象鲜明、语言优美、语调生动,他所译汉诗在美国广为流传,成为诗歌翻译的经典。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美的意境——和谐课堂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美,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独创的,而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美的意境与和谐课堂,教师与学生、情感与心灵的高度融合,使学生进人最佳的主体角色,  相似文献   

20.
"意境"在中国美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宋词是一种相对比较个人的、情感的文学体裁。如何在翻译中再现原词的意境美是译者的一大难题,本文将探究如何在宋词英译中再现古词独有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