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氢气还原氧化钢是初中化学的一个章要实领,同学们在掌握此实须要领时,要注意从以下几个左面工思霎:1.在装配反应装置的,试管夹巨夹在距试营D约:处,同时使试管D瞄向下顺外,避免实————”“2——”“—“——”—”——————“—”‘———~缩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后回流至灼热的试富底部,而使试曾受抢不均发生好裂;装配督管肘,督管口要小心插入试管局部,以巨氢气措试管中的空气排巨。2.氢气在通人盥有氧化钢的试营前,必须先机领氢气纯度。如果精不纯的氢气通入试管,加热的,容易这到氢气层好极吸而发生爆姓。3.在…  相似文献   

2.
(括号内的数字,前面是期数,后面是页数)一、语文〔教学理论〕~个必须引起普遍关注的课题— 试论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试谈语文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字(词)义教学的若干心理学问题试谈低年级的说话教学教有其路,学得其法—试谈“三 点三路”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3.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已由传统的讲评分离逐渐地向讲评结合方面发展,“习作准备—→学生试写—→讲评导法—→循法自改—→草稿成文”的教学程序逐渐替代传统的“教师讲作文—→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的程序。这种结构式的关键在“讲评导法—→循法自改”这个环节上。前些时,我听了一堂作文研讨课,这堂课要求用一件事写出一个熟悉的人的特点。上课伊始,学生拿出试写的习作,教师简要小结初作情况,然后分析例文导法,从而概括出写人物的特点:要从人  相似文献   

4.
“数”范畴(Number)是指“在语法中运用词形变化表明某类词(主要是名词)的数目的含义”①。汉语和英语都有两数(单数和复数)系统的“数”的语法范畴。汉语用“们”表示一部分名词和代词的复数意义,例如“我—我们”,英语用“—s—es”表示名词的复数,例如:“book—books”。 由于汉英语法中都存在“数”的范畴,所以,在目前的语法研究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将汉英语法“数”范畴进行简单类比,尤其是存在着将汉语的“们”和英语的“—s—es”简单等同起来的倾向。本文试对汉英语法“数”范畴进行比较,以揭示它们不同的个性和内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推算复数问题时,复数“0”容易被忽视. 例1 试求满足z·z—i·3z=1—3i的复数z.  相似文献   

6.
三角形的定形问题,是指根据已知条件,判定三角形的形状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应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三角公式等相关知识内容。另外,还应注意灵活运用上述定理、公式,把已知的边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变换成只合边或只含角的关系式,化简后,再考察边或角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例l、在凸ABC中,如sinBsinC—cOSZtr,试确定三“““”一‘———’—”一‘”——””“——一2””””‘——一角形的形状。则面ABC为等腰三角形。例2、在凸ABC中,已知acosA—bcosB试确…  相似文献   

7.
第一试一、选择日(木题42分,每小题7分)l、设实数 a、b*满足 c b—3a’一4a十6,c—b—a’一4a干4,则.、b/的关系是()(A)a MMb相似文献   

8.
预订分数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呀,完完全全是个“马大哈”。每次数学考试我都不能进前五名,不是我不会做,而是粗心惹的祸。这不,又要准备考试了。考试前我听别人说,只要用食物摆个数字,就能得到和这个数字—样的分数。我半信半疑,但还是决定试—试。  相似文献   

9.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了一些新的发展,试概括如下:1.由中等职业教育扩展到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双元制”模式培养的学生适应企业的需要,就业率比较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也采取了“双元制”的方式。如巴登—符滕堡州职业学院就是这样一所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的高等职业学院。像这样的“双元制”大学在巴登—符滕堡州有十所。州里设有“双元制”大学协调委员会,负责全州十处“双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一些研究。有研究者通过对271名被试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占31.0%,他们的SCL——90的得分率显著高于全  相似文献   

11.
“靖康之难”后,由于战乱,南宋朝廷把科举中“省试”的考试权下放,由各路举行,叫“类省试”。两举之后,各路的“类省试”停罢,唯四川得以保留。通过考察“类省试”的由来、“类省试”的制度变迁以及“类省试”进士的待遇,我们发现四川“类省试”在巴蜀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题的提出计算中,例如1552+585,常规的思路一般的线索进行的: 3 2jTl—丁虿一—÷5 8 5 jT百—j—F所以, 1 7 5 5 1 1 7 O 3 8 2÷585:2……382法,只看除数第一位,而不顾及除数的另么数。即它只看被除数1552能被500除商诉我们可以商3,于是就写上商数3。靛除,于是把商改为2,2就是恰当商。人算方法为“头商法”。事实上,头商法乃的自然思路。开始商3,发现不合适再改过程包含着朴素的“试商”思想,而3称”。很明显,除法计算并不能一蹴即就,而试商却是经常要进行柏。但是,如上面所说的用这种头商法试商,有时要改商多次,也是比较麻烦的。于是,寻…  相似文献   

13.
“偷窥”     
“哎呀,现在除了写作业还是写作业,实在是太太太无聊了。”我一边写作业一边抱怨。突然,我“压抑已久”的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一看电视。据本人初步估算,现在家里只有奶奶和爸爸在,成功率颇高,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14.
另一种解法     
贵刊2001年第12期刊出了第十二届“希望杯”数学邀请赛试题。其中第—试的第8题,我觉得除了贵刊提供的方法外,还有较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一得录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不规则动词颇感头痛,不少教师也认为只有死记。我则认为不规则动词也有规则,记忆时可以“死记”与“活记”相结合。试列举如下: 一、“三合一”——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三同形,这些动词说来比规则动词还要规则,如:cast—cast, cast cut—cut, cut(此外还有cost, hit, hurt, let, put, set, shut, knit,  相似文献   

16.
n1.not at all,not...at all1)not at all意为“没关系”、“一点也不”;它还有“不用谢”的意思,相当于“Y ou re welcom e.”,“Thats all right.”,“Its a pleasure.”等。试比较:—W ould you m ind m y cleaning the yard?我打扫院子,你介意吗?—N o,not atall.不,一点也不介意。—Thank you for your help.谢谢你的帮助。—N otatall.不用谢。2)not...atall意为“一点也不……”。例如:She doesn tlike chicken atall.她一点也不喜欢吃鸡肉。2.voice,noise,sound这三个名词均可译为“声音”,但意思稍有区别。1)voice一般指人的说…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教学法是“尝试错误”,这是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总要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对学生来说,正确的观点和做法总是在与错误的观点和做法的斗争中才能确立起来的.即:学习是一个试误的过程.在教学中运用“尝试错误”教学法,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在“试错—知错—改错—防错”的环节上,在“暴露错误—剖析错误—修正错误—反思错误”的过程中,达到预防并矫正错误的目的.结合具体教学案侧来谈谈“尝试错误”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正> 做教师的,谁愿意看到学员的思维处于“冬眠”状态?谁不希望学员能从“无知”之境,萌生“欲知”的渴念,随之展开“求知”的积极活动,从而化“无知”为“有知”,再由“有知”变为“有为”?这种“无知—欲知—求知—有知—有为”的序列活动,正是现代教学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现代心理学开发教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之一。那么,这种以发挥教学对象的内在潜能为特征的教学活动,应该怎样来进行呢?这里,试借《陈毅市长》中的一场戏来做一点说明。这场戏是:上海刚解放,医疗药品奇缺。当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同志,为了筹建国营药厂,下请帖邀请药物化学家齐仰之前来共商大计。哪知这位由于憎恶旧中国黑暗政治竟致憎恶一切政治的科学家,断然拒绝:  相似文献   

19.
<正>在桑代克看来,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连结,这种连结是经“盲目尝试—逐渐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反复的过程形成的。他在做了大量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连结—试误学习”的学说,称作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虽然桑代克的学说提出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经实践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1 “试触”问题的出现、要求及目的  在人教版第二册物理课本P6 7关于电流表的使用第 3点和P78关于电压表的使用“想想议议”中分别提出了有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试触”问题 ,同时“试触”作为一种基本实验技能也是新大纲中明确提出“会用电流表测电流”“会用电压表测电压”要求的具体化。对于“试触”的目的 ,笔者认为就是为了选用合适量程 :一方面避免盲目选用小量程而使电表被烧毁 ,另一方面也避免盲目选用大量程而增大实验误差。2 有“试触”要求的量具及课本中出现的几个具体实验  在人教版课本中 ,有“试触”要求的量具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