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遇”应用题是行程应用题的一种,“九义”小学数学教材只编入“相遇”问题,即“两个运动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若干时间相遇”的问题。“相遇”问题题中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由于涉及两个运动对象,解题时除了考虑速度、时间、...  相似文献   

2.
相遇问题是匀速运动中的一种,也叫做行程问题,题里反映的是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运动带有方向性,从而使数量关系变复杂了,产生了不同的计算问题,根据数量有已知和未知的不同,又分为求路程、求相遇时间和求速度3种情况。“求路程”这节内容是求相遇时间、求速度的基础,也是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的基础。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本章节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确定为:1.理解求路程的行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2.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3.能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求相遇时间的行程应用题。…  相似文献   

3.
【课例简析】“相遇”问题应用题,是在学生已掌握一般行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相遇”问题应用题需要考虑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时间和结果等因素,因而“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比一般行程问题应用题复杂,加之小学生生活经验少,抽象水平比较低,故“相遇”问题应用题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教学这一内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采用“创设情境、加强感知、引导观察、归纳总结”的导学方式,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第八册行程应用题的教学,主要是在学生已学过的有关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的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行程问题中有关“相向相遇”的问题。相向相遇求路程、相向相遇求时间以及相向相遇求一速度等三种情况。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路程,速度和时间的相依关系,提高学生解答行程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时,也为以后在分数,比例等单元学习解答此类问题打下基础。但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对实际生活中的相遇问题缺乏了解,且空间观念薄弱,故学习这类问题时,普遍感到困难,或乱套公式,不求甚解;或张冠李戴,数量关系模糊。根据这些情况,我在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编写意图 小学数学统编教材第八册已经学过了有关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它是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而在第九册中相遇问题要研究的是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以相遇为主,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要学好这部分内容是比较困难的。其中以“相遇求路程”和“相遇求时间”两种典型例题为主,求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应用题放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学习。  相似文献   

6.
“相遇问题”应用题具备典型的结构特征,它的数量关系富有思考性,它的解题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因此,组织好这类题的复习,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很有裨益。揭示特征,归纳解题规律。基本的“相遇问题”应用题在结构上是由两个物体相向运动而形成,且运动时间具有相同的特殊关系。基本的“相遇问题”有三种情况:“相遇求路程”、“相遇求时间”与“相遇求另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在组织复习时,每种情况我设计了一道基本题,采用先练习后归纳整理的方法。在解答后,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题目结构上进行比较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相遇应用题属于典型应用题,其基本的数量关系仍然是速度X时间一路程。但是有些稍复杂的相遇应用题,因为运动对象的运动时间不一,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如果指导学生处理好“先”与“后”、“静”与“动”的关系,可以大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一、处理好“先”、“后”关系相遇应用题是两个人#两个物体参与运动,如果出发时间有先有后,造成运动时间不一,容易导致学生解题错误。例l.甲、乙两地间有一条公路,客车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升往乙地;1.5小时后,货车以每小时对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再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15千米。…  相似文献   

8.
行程问题是应用题的一类典型问题,这类问题有三个基本县:路程、速度和时间,它们的基本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应用时,必须弄清以什么速度、在哪段时间内走了多少路程.对于较复杂的题目,需要采取图示法或列表法进行分析,这样较容易找出等量关系.现就行程问题的几种主要类型分别举例说明如下:一、相遇问题1.甲、乙分别由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通时有如下等量关系:(1)甲走的时间=己走的时间;(2)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距离.2.甲、乙分别由两地相向而行,已比甲晚出发t小时,相遇时有如下等量关系:(1)田所…  相似文献   

9.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包括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个小节。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都是本单元的数学重点。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是本单元应用题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的“相遇求路程”问题又是相遇问题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认识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和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并会用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近年中考试题为例,谈谈应用题中的行程问题的几种解题思路,供参考.一、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路程= 速度×时间二、常见的几种形式及数量关系 1.相遇问题相遇前的路程=两人速度和×相遇所用的时间. 2.追及问题追及前路程=两个速度差×追及所用的时间 3.时间比较问题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前往B地,结果甲比乙早t小时到达,则它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1.
行程问题应题的教学应准确抓住时间、速度、路呈三者之间的联系,而较复杂的行程问题.还必须正确理解如下内容:速度和、相遇时间(同行时间)、路程(距离)以及速度差、路程差,相遇时间的必然联系。在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解答较复杀行程类应用题。田“路程=速度×时间”,这个简单的行程问题关系式,可以推出“路程=速度和X相遇时间”,速度和是较容易求得(大多数题中会已知两者的速度),而相遇时间则必须通过已知条件进行求得。例1甲乙两地相距门00千米,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第七册中关于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是以相遇问题为主,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两个物体运动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有方向问题,出发地点问题,还有时间问题。为了扩展学生的经验,让学生更多地熟悉两个物体运动变化时的数量关系,防止解题时死套类型或公式,编者在练习三十三中设计了一些稍有变化  相似文献   

13.
行程类问题的应用题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题型,它的基本数量关系为:路程=速度×时间.列方程时可以参考下列路程的等量关系:在直线运动中,对于相遇问题,有路程之和等于全程;对于追及问题,有路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五位数以内的二至三步的四则应用题,教材的安排分三部分:一、一般应用题。例1及其练习,是求两商之差的三步复合应用题;例2及其练习是以包含除或等分除法为基本内容的三步复合应用题;例3及其练习,是求比较两积或两商的倍数关系的三步复合应用题。通过教学,使儿童理解和熟练地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二、行程问题。例4、5、6和练习中的1——5题是求时间、距离和速度的应用题。这种应用题儿童在以前分别学过,这里集中复习,在于帮助儿童系统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为学习典型行程应用题打下基础。练习中第4题,是把“距离÷时间=速度”和“速度×时间=距离”结合起来,成为归一算  相似文献   

15.
“相遇问题”是六年制小学第八册应用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通过第40页的两个例题讲解了行程中,相向运动求路程和相向运动求相遇时间的两个问题,在复习时应抓住“速度和×时间=距离”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16.
九义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第2节应用题的编写顺序是: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例1)→归一、归总加条件的三步应用题(例2、例3)→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例4)→行程问题(例5、例6)→选学部分,四步计算的应用题(一道例题)。教学目标是:懂得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并能较迅速地进行检验;懂得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会解答_些比较容易的行程应用题。这里就本节教材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与大家共同研究。1.掌握检验方法,养成检验习惯。教材通过例1,教学检验三步计…  相似文献   

17.
本册第一单元的整数应用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行程问题尤为重要。教学行程问题的关键是讲好例3,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行驶,求两地之间路程。”难点是理解速度和。为教学好例3,可以利用直观教具演示(或采用电化手段),画线段图,让学生实际表演等手段使学生对相遇问题的内容有完整,鲜明而精确的表象,以便思考时有扎实的感性基础。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在观察中深刻理解知识。为使学生明确“方向”问题,可以请两名学生面对面地站在教室内一段路程的两端相对而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他们所走的方向。相遇后提问:“现在出现了什么情况?”“他们走的路程是多少?”教师指出相遇时两人正好走完这段路  相似文献   

18.
一、准备性练习解答相遇问题的关键在于求出两个物体的速度和.它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距离”,显然,这是单一物体运动中基本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的发展.在教学“相遇问题”之前,应进行行程问题中三量关系的基本训练,为学习“相遇问题”作好铺垫.1.学校长方形操场的长是60米,宽40米.小明  相似文献   

19.
杨卉青 《甘肃教育》2014,(18):122-122
正行程问题应用题是中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很重要的一类,学生难以理解,不容易掌握。行程问题的题型千变万化,导致许多学生感到束手无策,难以适从。其实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行程问题应用题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追击问题和相遇问题,而且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保持不变。下面,笔者就对这两种类型的应用题进行详细阐述。一、追及问题追及问题的特点是同向而行,在直线运动中两者路程之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中考试卷中的应用题是必不可少的.现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常见类型分析如下:一、行程问题行程问题的类型很多,有变速问题、相遇问题、遍及问题等.解这类问题必须利用基本关系式:速度X时间一距离.寻找等量关系时,一般可从距离、时间或速度相绔着手考虑.例1某中学师生到离学校28千米的地方春游,开始的一段路是步行,步行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余下的路程乘汽车,汽车的速度是36千米/小时,全程共用了I小时,求步行和乘汽车各用了多少时间.(1993年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