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蒋剑翔 《今传媒》2006,(8):46-47
大凡写文章都要做一标题,如何做,这向来颇费脑筋。因为写的是业务自传,又因为心中一直有个目标,所以提起笔来我很快就想到了梁衡同志常说的那句话,也是去年他为我的著作《两副面孔》作序写的一句话:“是记者就要是学者”。记者不等于学者,但好记者大多都是好学者,这是无疑的。有学问的记者与没有学问或学问少的记者,其境界是大不一样的。做一个有学问的记者,一直是我的努力方向,也是我在新闻岗位上最大的心愿。评副高职称已5年了。5年是短暂的,然而回过头来,我却心里感到比较踏实。可以说,这5年是我甘于寂寞、乐于思考、勤于笔耕的5年。作为…  相似文献   

2.
对记者介入新闻,无论学界业界,一直以来都有争议。但是,无论结论如何,从电视新闻的发展来看,记者介入新闻却一直无法回避,甚至愈演愈烈。有学者以为,民生新闻相对传统新闻,在视角上有从“‘全知’、‘俯视’等,向‘介入’、‘平视’“的转变。①而作为“民生新闻的更新换代产品“②——帮忙类节目更是以介入为己任。山东有线电视中心生活  相似文献   

3.
对记者介入新闻,无论学界业界,一直以来都有争议。但是,无论结论如何,从电视新闻的发展来看,记者介入新闻却一直无法回避,甚至愈演愈烈。有学者以为,民生新闻相对传统新闻,在视角上有从“‘全知’、‘俯视’等,向‘介入’、‘平视’“的转变。①而作为“民生新闻的更新换代产品“②——帮忙类节目更是以介入为己任。山东有线电视中心生活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在哲学、史学、美学、文学等领域开展的主体性的讨论,也波及到了新闻学领域。在蛇年政治风波的紧要当口,有的人发表文章,说什么“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就是确立新闻的独立性”、“新闻改革如果能确定‘个人本位’的观念,新闻改革的理论基础也就相当清楚了。”(《新闻大学》1989年春季号)“文学和新闻都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而近10年来,文学幸运地摆脱了政治的控制,新闻却不行。以前记者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现在的记者成了无自由职业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3期)“我觉得评论员们象笼中鸟、水中鳖,在有限的选题空间、语词空间‘解放思想,活跃文风’。”“我们必须落  相似文献   

5.
董强 《军事记者》2006,(2):64-64
初搞新闻报道的我,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读书看报和新闻写作上,然而,我的付出却令人失望,寄出的一篇篇稿件都石沉大海,无一变成铅字。夜阑人静之时,倚桌而坐,随手翻开前辈留下的几摞军报合订本、《新闻与成才》和《军事记者》杂志。其中一本《军事记者》杂志的扉页上一行醒目的钢笔字映入我的眼帘:梦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实现。我仔细琢磨这句话的含义,深深体会到这些珍贵的资料是前辈留给我的指路明灯。欣喜之余,我细细地从《军事记者》杂志和军报合订本的文章中汲取营养,逐渐地,先前写稿、投稿、盼稿见报的激情又一次撞击着我的情怀。半…  相似文献   

6.
有人把新闻敏感称为新闻"眼",这一点也不为过。缺乏新闻敏感的记者,就如在黑暗中行进的盲人,无法辨明方向,更不知目标在哪里,即使新闻近在身边也会视而不见。而具有新闻敏感的记者似乎总有写不完的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访是我们记者行当谁都熟悉、谁都离不开的话题。从新闻采访的定义来说,种类很多:如“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再如“新闻采访是一种独特的调查研究活动,是为了掌握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8.
记者与新闻的“缘份”葛新德中国人喜欢用“缘份”二字,“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在我看来,记者找新闻也有个“缘份”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找新闻,新闻也在“找”记者。这一对矛盾,记者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新闻是客观存在的,记者们都在寻觅它、追求...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发生和采写都是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完成的。看似短小的新闻作品在短短的篇幅里有时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与任何一项竞技运动一样,记者的新闻捕捉和写作也有超常发挥的时刻。超常发挥往往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的。可就在那短暂的时间内,却达到了平日难以企及的新高度。尽管已经过去一段日子了,采访2000中国青岛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论坛的三天时间却令我久久难以忘怀。那是异常辛苦、紧张的三天,也是收获  相似文献   

10.
我走进阅览室往往是不用看“中国记者”四个字,仅瞄一眼封面,就能从一大排杂志中抽出她来,而且丝毫不差。 在所有栏目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调研与我”。在我看来,记者学者化是一个趋势,学者型记者,即是范长江同志所说的“穷尽毕生精力解决一两个问题”,成为这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专家。调研则是记者学者化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和要求,是正确反映新闻事实本质、加大新闻报道的深度厚度、减少失  相似文献   

11.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一个记者发现和提炼新闻的能力。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素质,对于一个愿意以新闻为终生职业的称职的记者来说,新闻敏感的强与弱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新闻敏感性很强的记者,能够锐敏地从错宗复杂的客观事物中,及时而准确地从中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写出引人注目的新闻。而新闻敏感较为迟钝的记者,面对似乎杂乱无序的社会生活现象,却手足无措、入宝山而空手归,明明重大且有价值的新闻现象就在眼前,却失之交臂。由此看来,新闻敏感是一个记者的基本素质,应该也必须列入新闻业务的“基本建设”的日程上来。 新闻工作者提高新闻敏感性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编辑、记者都懂得新闻必须真实的道理。但是,从我们报社看,在编辑、记者中却从未杜绝稿件的失真现象,每年都有几次出现事实性差错。我分析原因,这主要是不了解获取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不知道什么是第一手材料,也不明自如何去获取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闻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说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需要客观,不能掺入报人的主观意见。对于这一点,报人们都无异议。但同时,新闻界也自始至终有一个意见分歧的问题:判别什么是新闻的标准。有句名言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外有许多记者、新闻工作者也就此写过不少文章,甚至书与专著。可见,虽然不能编造新闻事实(这是第一准则),但是,各位记者却都有选择新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实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另一件写成报道,是因为这一事实能够“载”着记者想说明的问题、记者认为应该提出的呼吁、记者对社会的思考和认识奔向读者。如果把这些统称为记者想带给读者的“信息”的话,可以说,新闻事实作为载体,它能载的信息量越大,它的“新闻价值”就越高。我自称这一观点为“载体论”。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闻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说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需要客观,不能掺入报人的主观意见。对于这一点,报人们都无异议。但同时,新闻界也自始至终有一个意见分歧的问题:判别什么是新闻的标准。有句名言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外有许多记者、新闻工作者也就此写过不少文章,甚至书与专著。可见,虽然不能编造新闻事实(这是第一准则),但是,各位记者却都有选择新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实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另一件写成报  相似文献   

15.
方圆 《新闻知识》2001,(12):40-41
梁衡同志说:"新闻是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写出读者最想知道的东西。"而事实上,位于"上层的、政治中心的记者近水楼台可以快速抢到新闻,基层的、远离政治中心的记者,或专门采写某一方面报道(如教育科学)的记者,周围的事平凡而又平静","哪有那么多的新闻发生并总让你抢到呢?"他说,这也不必悲观:"注意发现那些还未被人报道的稳态新闻是大有可为的","十几年间,凡是我写出的这类稿件都得到了较强烈的反响","我获得的几项全国性新闻奖恰恰都是这种稳态新闻","那些乡间僻壤里发生的事,有时也能上头版头条去和北京的重要会议、领导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当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时,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我的志愿是当记者,写新闻报道。"当步入记者的行业时,或多或少也听到有的同志这样说过:"我主要是负责采访,写稿,制作新闻。"而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也认为我的任务也很明确,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而这些看法都看似与新闻评论不搭边,没什么关系,但新闻评论不只是编辑记者才能完成的事情,因为它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新闻本身,也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下面就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编辑、记者等最重要的业务工作,从多年的新闻采写、新闻实践来看,我认为,从事新闻采访与写作必须遵循基本的规则。一、增强新闻敏感是记者的基本功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一些新鲜事,但是不是都能构成新闻,就看记者是否具有新闻敏感性,即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记者有多种类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杨润时以风格作为分类依据,把新闻记者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艾丰在一篇文章里,认同这种分法,同时也谦虚地承认自己算学者型记者:“有人把我归入第三类。我感到很光荣,不过同时觉得不甚够格。”艾丰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学者型记者”论题作过进一步阐述:“学者型记者又可分两种:一种,注意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的结合,着力于新闻学的研究,是记者兼新闻学者;一种,注意研究所报道领域的问题,着力于某个专业的研究,是记者兼专业学者。学者的直接表现,就在于他有这…  相似文献   

19.
在宁夏当了10年驻站记者,我得了个雅号:在石头缝里抠新闻的记者。对此,我虽说不上有什么得意,但从心里还是认可的。 宁夏地处偏远,被称为新闻的“贫矿区”。一位从辽宁调到宁夏的老记者说:“在辽宁—弯腰就能捡条大新闻,在宁夏掘地三尺也找不到新闻。”话可能说得有点过头,但却形象地道出了在这里干新闻工作之难。在号称没有新闻的地方,真的就发掘不出新闻吗?有些事件,从表面上看确实没有什么新闻,但是只要深入挖掘,就会发现新闻,有时甚至是很有意思的新闻。我当记者,就没少从石头缝里抠新闻,也确实抠出了不少东西。 1991年,宁夏电视台为几位获奖记者颁奖。这条新闻对于我们光明日报这样一张全国性大报来说,也  相似文献   

20.
布朗与他的“醒世新闻”李希光在《华盛顿邮报》当访问记者的半年中,从国会的政客、白宫的幕僚到大学的教授及各类研究机构的学者我都接触了一些,但采访和交谈最多的要数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近一、两年来,他的研究所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等问题上发表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