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三段技术统计法对樊振东在2014年亚洲杯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并分析,探讨樊振东在技战术运用上的特点,从技战术的角度分析比赛失利原因。结果表明:樊振东发球后第三板被马龙控制,第三板直接上手机会不多,发球落点节奏变化不明显;接抢段优秀,接发球控制、进攻技术使用比较流畅,积极主动;相持段中发抢段相持球得分好于接抢段相持球技术,相持中反手拉技术使用较多,正手相持技术使用频数较低。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18,(9):842-846
为探寻40+乒乓球使用后对国乒主力樊振东技战术的影响。采用录像观察、三段统计、分段指标评估等方法,对樊振东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樊振东发抢段使用率提高,得分率降低;接抢段使用率变化不大,得分率提高;相持段使用率降低,得分率相对下降;技战术方面:摆短的比例下降;挑打和台内拧比例上升;第三板和第四板反拉的比例增多。建议提高发球质量,强化发抢和接抢段的主动上手意识和被动反拉意识,相持段加强正手对拉和侧身拉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及三段指标评估法,对樊振东在2019乒乓球亚洲杯男单决赛的发抢段、接抢段以及相持段技战术的使用情况及其得失分率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他的技战术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希望能够为今后教练员指导和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录像观察法、4段指标评估法等研究方法,对樊振东在2021休斯顿世乒赛1/4决赛、半决赛和决赛的技战术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樊振东4段得分较为均衡,整体实力较高,发抢段与相持Ⅰ段的得分率被评估为“优”,接抢段的使用率为最高,得分率被评估为“1优2良”。发球轮的环节,相持Ⅰ段为主要得分手段;接抢段方面,樊振东在第4板积极主动;相持Ⅰ段的得分率较高,相持Ⅱ段发挥较为不稳定,得分率出现不及格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世乒赛中,年仅16岁的年轻小将樊振东让人眼前一亮。虽然他在1116比赛中以0比4不敌张继科,但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单打,樊振东在场上一直敢打敢拼,给对手制造了不少麻烦。这期,我们就为大家带来几组精彩的技战术,欣赏一下中国乒乓球队后起之秀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从巴黎奥运备战周期的视角出发,在准确把握技战术发展总体趋势下,发掘技战术发展规律,以构建我国奥运周期男子乒乓球技战术体系。在优化后的分段统计基础上,作者运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分析法和灰度关联法,着重对重点球员马龙和樊振东的技战术体系进行细致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二者不同比赛先后技战术使用的变化及有效性,最终吸取技术优势与进攻特长,构建以进攻为主导的技战术体系。这种技战术体系分别从发接发抢攻、搓攻衔接二次进攻以及搓防衔接的防转攻3条线路发起进攻,同时还强调了防守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全运会男团决赛中樊振东与王励勤比赛的两组技战术解析。樊振东在这场比赛中贯彻了凶狠的战术思想,出手都带有很强的搏杀意图,体现了自身打法的“霸道不讲理”。在这两组战术中,樊振东部采用了反手快撕直线到王励勤正手的战术。众所周知,正手是王励勤的主要得分手段。但樊振东在比赛中敢于变线,是非常有胆量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敢于拼杀的优秀素质。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3,(7):98-99
樊振东除了具备敢于拼搏的精神外,还具备了一名优秀运动员所必备的聪明头脑。本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在比赛中运用自己清晰的思路组织技战术的。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4,(10):38-39
在广州参加集训的王皓心情很轻松,他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自己备战,而是帮助吴敬平指导给同组的许昕和樊振东备战。王皓也有点忙,两个师弟都获得了亚运会单打参赛资格,两个人都让他有沟通和“传教”的冲动——许昕是和他一样的直板打法,让王皓有很多技战术想法想和许昕沟通;樊振东则有着和他10年前相似的冲劲儿,让王皓有很多经验教训想告诉他。两个师弟,王皓都不想看他们走弯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第四十一届乒乓球世界杯男子单打决赛为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比赛进行解析,旨在揭示世界顶级选手在高水平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1)樊振东在比赛中的技术表现优于张本智和,且在乒乓球技术方面的平衡性较好;(2)樊振东在快速衔接能力方面表现优于张本智和,但仍有提升空间;(3)樊振东与张本智和的比赛为乒乓球技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注重提高技术平衡性,加强快速衔接能力的训练,根据对手特点和比赛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技术,充分利用数据分析为运动员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乒乓球技战术“三段分析法”对中国组合马彬郝帅、中华台北组合庄智渊/陈建安在第52届巴黎世乒赛男双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马琳和郝帅配对中的劣势和不足,客观地提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双打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为科研方法,以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比赛中发球轮、接发球轮以及相持段的战术组合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樊振东发球轮战术组合模式中,一三板战术组合模式中发球-进攻战术组合使用率和得分率最高,但一三五板战术组模式和相持段战术组合模式中,控制衔接进攻得分率最高.接发球轮战术组合模式中,二四板战术组合模式中进攻——进攻战术组合使用率最高,但控制——进攻战术组合得分率最高;二四六板战术组合模式和相持段战术组合模式中,主动衔接战术组合得分率和使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乒乓球"三段评估"法等对张怡宁和郭跃近年来6场重大比赛的录像视频进行技战术统计,从微观上比较和分析张怡宁、郭跃在发抢段、接抢断和相持段技战术实力、运用效果以及在尾局对战机球处理的能力,力图为其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有效运用技战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樊振东比赛进行分析,目的是提高樊振东的比赛成绩,为他以后的比赛提供帮助.研究显示:在发球阶段樊振东以正手逆旋转和顺旋转发球为主,落点为对方的正手位和中路位短球位置;在发抢段中,樊振东发球有力抢攻意识、正反手拉球、正反手反拉和反手台内拧球是主要战术;在相持阶段,樊振东出球质量很高,左手选手不同回球的轨迹和落点造成樊振东在相持中远台反手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5.
李旭峰 《体育风尚》2021,(5):112-11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分析100场男单比赛相关数据,论证“四段指标评估法”对网球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的可行性,并运用“四段指标评估法”对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构建一套完整可行的技战术统计方法。结果表明:①在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竞赛学等相关理论以及专家认同的基础上,“四段指标评估法”适合对网球运动员技战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丰富了网球技战术分析理论体系。②依据统计学原理,制定出男单的得分率和使用率评估标准。在现有网球技战术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评估方式,丰富完善了网球技战术统计分析系统。③研究发现,德约科维奇的四段指标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乒乓球"三段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张继科与马龙的决赛技战术特点,从发球效果、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相持阶段以及整场比赛的前三板的技战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张继科在接发球段和相持段的得分率高于马龙,而马龙的发球效果和发球抢攻段以及整场比赛的前三板得分率高于张继科。  相似文献   

17.
《湖北体育科技》2018,(5):467-470
本文通过录像分析对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和樊振东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马龙发球落点的选择较樊振东灵活,变化多;马龙第三板以控制为主,且侧身攻球技术的总使用次数制胜分都很高,樊振东以反手技术为主;马龙在接发球阶段还是以控制为主,樊振东运用其反手拧技术;第四板,樊振东的反手技术给对手带来的威胁小于马龙;在相持阶段,都是更多地运用连续进攻战术。  相似文献   

18.
与樊振东约定的拍照时间,刚好是球队的午休。12点半,樊振东准点下楼与我们集合。“你们到得好准时。”可能是见到《乒乓世界》一票人已经站在那等他,樊振东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得知拍照的地点放在天坛,樊振东换上一脸兴奋。“我从来没去过天坛!”至于需要步行一站地过去,樊振东也毫不介意,“好呀,可以边走边聊天。”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等方法,对李晓霞、刘诗雯在直通鹿特丹乒乓球女单半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对张怡宁、王楠在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她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