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字值百分     
一次上课时,小组长穿梭在各个座位间,忙碌地分发单元检测卷,安静的教室里立刻一片窃窃私语。有的手中拿着试卷,眼睛张望着其他同学的试卷;有的用手捂住分数,低头不语;有的低声询问周围同学。尽管每次下发试卷时,我都对学生说不要仅仅关注分数,要弄明白错误之处,但是当试卷发下时,学生还是依然如故。我耐心等待了几分钟,教室里渐渐恢复了安静,这才开始分析试卷。  相似文献   

2.
每当考试结束后,学生往往只注意考试的分数,很少分析错题的原因。有很多类似的题目,有的同学前次考试时错了,后一次考试还是错,而且前后两次错的情况相同,为了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应有的促进作用,我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进行试卷分析。有一位学生在试卷分析中写道:“这次考试我得了92分,基础知识方面错了两处,错在粗心大意上。第三题要求我们填字、解字、解词。我光顾抢做忽略了后面的解词。第六题分  相似文献   

3.
我曾参加过自考,也曾监过很多次自考。每次走进考场之后,总会发现有许多空着的考试座位,尽管报考了,一些同学却因为种种原因彻底放弃了考试。开考半  相似文献   

4.
<正>抱着试卷走进考场,几位同学仍在桌底,紧皱眉头,"临时抱佛脚",抓紧时间快速复习着;几位同学面朝天,嘴里不停地嘀咕着,保佑自己能考好;还有几位同学则无所事事,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我立即宣布完考试规则,"叮咚"开始考试。"哗啦啦",试卷传到了手中。同学们都先大略浏览了一下试卷。深呼吸后,便开始埋头奋笔疾书。考场里鸦雀无声,连针掉地的声音都一清二楚,我坐在讲台上,用犀利的目光扫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有的同学  相似文献   

5.
无声的文字     
赵恒仁 《山东教育》2006,(10):62-62
我坐在考场里监考,考的是语文。试卷的哗哗声与笔的沙沙声刺入我的耳膜,除此之外只有无声。学生将在无声中完成语文考试,教师也将用这无声的结果来评判他们语文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6.
星期一早晨的第一节课, 我们班举行了第三单元的语文考试。我原以为这次考试的题目很简单,就胸有成竹地走进了考场。我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老师开始发考卷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向来有语文学科“半壁江山”之美誉,更有“得作文者得语文”一说,独享“天下第一题”的殊荣。虽然有些同学已经认识到高考作文的重要性,但无奈写来写去就是难以打动阅卷老师。可能有的同学对所得不高的作文分数还不服气,说考场写作时,都把自己感动了,有考场座位上的纸巾为证,怎么就感动不了老师?难道阅卷老师都是铁石心肠?  相似文献   

8.
陈土宏 《师道》2008,(2):31-32
学生:考场代表紧张、困惑、无奈…… 考试对我来说总是无尽的折磨。在很小的时候去参加钢琴考级,小不点一个,三个小朋友一个考场,面对三位老师,坐上琴凳就凭一股惯性把它弹完。等结束了,其他小朋友弹得怎样我从来都不记得,因为自己还在颤抖。记得考二级的时候,监考老师问我的老师是谁,我想了想,又想了想,  相似文献   

9.
刚打了预备铃,我走进教室,就听王小明、韩颖颖和翁然三位同学几乎同时喊了起来:“老师,刚发下来的试卷被撕碎了!”我急忙走近看了看,三位同学的座位旁一地的纸屑。为了不影响试卷讲评,我先请那三位同学安静下来,与同桌共用一下试卷。我扫视着班里的学生,凭直觉,撕试卷的很有可能是此时神情显得很不自然的钱小非同学。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事情呢?论学习成绩,他中等偏  相似文献   

10.
手机事件     
张树志 《教育文汇》2013,(17):46-46
这天下午,学校组织初三月考。监考时,我忽然发现露露同学好像在偷看手机。我蹑手蹑脚走过去,她试卷底下果然放着手机。这几年,学生大都有了手机,有的上课用手机听歌、玩游戏、看电子书,甚至考试也偷带进场作弊。  相似文献   

11.
感悟三题     
感悟之一:其实,我很简单期中考试到了,学校召开了考务会,再次强调对学生考风考纪的教育。会后,各班专门开了一次班会,就期中考试谈了有关的纪律要求。上午,语文考试,我夹着试卷来到考场。时间在一点一点过去,考试过半时,我发现班上一位学生坐立不安,时常翻看试卷下面。我下意识地判定她在作弊。第一次,我站到她的旁边,提醒她,我已经看到了。过一会,我又看到她同样的动作,就不假思索地收回她的试卷,宣布她作弊,并要求她交出作弊的资料。她很委屈地哭起来,坚持说自己没有作弊,要求继续考试。当时,我感到自己班主任的威信…  相似文献   

12.
学长的选项     
初一,仿佛课才上了几周,同学都没有认全,就期中考试了。那大概是人生里第一次严阵以待的大联考,全校各年级的同学抽签排考场,完全打乱次序,有可能初一的新生和初三的学长一个考场,校方说,这样是为了“更严格,更公平,更准确”,才不管我们的怨声载道。开考那天,我看到我的隔壁座位贴着名字“初三(4)班,林雪峰”。虽然我并不知道这所学校里谁是林雪峰,但是我记得刚入校时在宣传栏看到的月考成绩榜,林雪峰这个名字永远排在前三位。考前三分钟,名字的主人悠闲地进了考场,手里除了一支笔什么也没有拿。落座后展开他的试卷就刷刷刷开始答题。那天我…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秋天的一场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我在考场里监考,觉得阵阵凉意从窗外袭来。考场是按学生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下来的,一个年级二十五个考场,这是第二十个。试卷有点难,完全是按照高考大纲要求出的。考了一个小时,我突然发现靠门一排坐最后的那个同学趴在桌上睡着了,连忙走过去叫醒他。  相似文献   

14.
开怀一笑     
《少年文摘》2016,(4):158-160
考了第一小学时我成绩很差,有次考试却考了99分,全班第一。为了给我妈一个惊喜,我回家先说自己考得很差,然后再笑嘻嘻地把试卷拿给她签字。我妈觉得我的态度很有问题,考得不好还敢拿假试卷糊弄她,把我结结实实地暴揍了一顿。  相似文献   

15.
每每考试之前,语文教师都会就能使学生成绩提高起立竿见影作用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强化训练,比如字音辨析、成语辨析、名句默写等等。为此,考前学生苦不堪言,教师亦苦不堪言。然苦归苦,若能使学生考试时轻松应对,准确答题,安稳拿分,亦皆大欢喜,苦得其所!本着这一理念,三年前的高一期末迎考,语文教师们分工合作,扎实细致地给学生们整理了课本必修一必修二中的重点生字、词的读音,然后一遍一遍地指导学生练习。大部分学生对整理的字音掌握还是相当熟练的。于是大家信心满满地走进期末考场。试卷到手,大家傻眼了:"劈  相似文献   

16.
李世淼 《中国德育》2007,2(5):68-68
那是一次期中语文考试。考试时间过半时,我再次巡视考场,检查学生是否都在考卷上写上了考号。当我检查到一个学生时,发现他的试卷下藏着一叠作业纸,写满了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并且抄得很入迷。当我按住他的试卷时,他才发现我的不期而至。他条件反射似地双手紧紧摁住试卷,脸上写满了恐惧和不安。  相似文献   

17.
一 、应 考 者 有下 列 行 为之 一 者 视为 违 纪 ,视 情 节 分别 处 理 :1、违反报考规定者,报考无效,取消其无效报考课程的考试资格:①使用同一准考证在不同报名点报考同一时间开考的课程者;②违反报考范围,随意报考高校在校生自学考试及限报专业者。2、违反考场规则者,取消违纪科目的考试成绩:①携带夹带材料但尚未抄袭者;②未在规定的考点、考场、座位应试者;③偷看他人答卷未达到目的者;④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写姓名、考号或作其它标记以及不写考号、姓名者 ; ⑤带走试卷或草稿纸者; ⑥用规定以外的笔答卷或修改涂抹答卷者; ⑦在考场…  相似文献   

18.
检测试题高考化,是目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试卷结构考题类型到考题数量(或曰知识点)无不上演着与高考试题“惊人相似的一幕”。高考考了对联,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小考到大考,全都齐刷刷地考上了对对联,也不管这种题型是否适合学生作答;高考考的是话题作文,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平时写作到考场作文,统统是“话题”,什么文体训练、规范训练都不要了。高考是个指挥捧,高考试题是风向标;高考试题变化了,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则也紧跟其后而变。我并不反对检测试题向高考看齐,但检测试题过于注重高考试题的“形”而忽略了高考试题的“神”,的确是…  相似文献   

19.
心灵的考验     
不久以前我对一个中专班的学生作了一次考试纪律的调查 ,目的是要了解学生在考试中的自觉性 ,结果令人不容乐观。上课铃响了以后 ,我把试卷发到每个学生的手里 ,然后宣布考场纪律 ,并告知全场考试两节课时间 ,课间可以休息。第一节课考试进行顺利 ,课间休息时 ,我宣布暂停考试 ,休息期间我将离开考场 ,大家必须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停止一切与考试有关的活动。10分钟后当我回到考场时 ,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显得惊慌失措 ,其实这完全在我的预料之中。于是我发问 :“在老师离开考场期间 ,有没有学生偷看答案。”所有的学生都在窃笑 ,因为他们知道…  相似文献   

20.
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是语文课代表。那年期末考试,语文老师因事外出,让我和班上另外一位同学替他批改试卷。听说这次考试是要全年级排名的,为了卫冕年级单科冠军,趁那位同学埋头批改试卷的时候,我悄悄地在自己的试卷上改动了几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