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文化的学习是语文教学必须关注的内容,但传统文化本身需要审辨,学习传统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更多应着眼于理解和评价、辨析、质疑。思辨读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主要路径。在教学《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传统文化类题材的情境化写作》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读写,为传统文化的内涵重构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新课改理念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文章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缺乏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意识、传统文化传播途径匮乏、外来文化冲击明显等问题,指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在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对教材名篇进行拓展,实施延伸学习,让学生在表达实践中思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深化,以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文化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阐述了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指出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指出了加强学习和应用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应提升对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汉字文化的挖掘,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找准传统文化的切入点;通过情境解读、情境创设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解决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应提升对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汉字文化的挖掘,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找准传统文化的切入点;通过情境解读、情境创设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解决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日常教学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传统文化教学中要注重文本教学,挖掘文化内涵;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选择经典,因材施教,通过切实可行的有效举措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语文不仅是一种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积淀,一种人文熏陶。语文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子传播传统文化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春艳 《考试周刊》2014,(39):45-45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需要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教材文本中有相当多的文化因素,可以说,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行为,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责无旁贷。文章阐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良好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关注重心逐渐从物质转变到文化,像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以及河北卫视举办的《中华好诗词》,旨在普及传统文化,使其更深入人心。高中是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高中语文教学应承担起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因此,高中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就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为学校更有效地进行素质教学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简单地列举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1.借助教材,以情境激发文化自信。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与民族灵魂。"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蕴藏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和美好。在诗歌教学前,可以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利用电脑播放《唐之韵》《百家讲坛》《苏轼》《李白》等名家介绍的视频,欣赏由唐  相似文献   

11.
谭春桃 《师道》2013,(1):34-35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文化长河中畅游.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08,(9):28-29
什么是传统文化?《易经》中的占卜、算命是不是传统文化?中学生怎么看待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碰撞?3月6日,本杂志联合上海电台、东方网等主办的“社科讲堂”校园行走进华东师大二附中,邀请上海社科院专家帮助解答中学生对社会科学的疑惑,增进高中生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鼓励青少年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参与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语言文字来完成,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语文应该是这一重任的主要承载者,同时,在语文教学中也应当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因此,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是素质教育必须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吴守斌 《甘肃教育》2023,(9):103-106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教育依托。对于正处在开蒙启智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对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小学文言文教学应以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为根本,全面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深挖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思考和探索教学之法,扎实有效地组织高品质的教学,使优秀传统文化蓄足内涵,内化于心;实践延展,外化于行,以利于学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只有薪火相传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的文化延绵不绝。以下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与大家一起分享。1.钻研文本,找出知识承载点语文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文本则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比如,四年级上册第八课《守信》。我在备课时,仔细钻研文本,找出其中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承载点,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课文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指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要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一、语文学科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语文是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62):19-21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对基本知识进行学习,并且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促进文学素养的发展。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并实现语文素养的发展。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教师既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又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是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目前,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日渐被啮噬,要扭转这种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语文文本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植根于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50):71-72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深入,在高校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现代高校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社会的涤荡下,传承与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利用高校语文教学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语文教学水平,实现现代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本文立足高校语文教学实践,探索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以期指导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