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3年12月,晋察冀根据地隆重召开群英大会。13岁的小英雄温三郁站在讲台上,他举起断了五个手指的双手,坚强自豪地说:“我没有说出藏着八路军的洞口,敌人把我的手指砍掉啦。”他被誉为“气节模范第一名”,并获得了一枚闪亮的银质奖章。  相似文献   

2.
根据杨天石先生对蒋介石日记的研究,早在北伐战争时期,蒋就有“三日亡国”论,他认为中日力量悬殊,一旦开战,沿海地区就会陷入日军之手。因此北伐军要刻意避开日军。日军在1928年制造“济南惨案”,蒋对此提出“不抵抗主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情绪变得十分强烈,特别是“七七事变”后,他的对日主张发生了重大变化,“中日必有一战”成为其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3.
1928年“五三惨案”5月3日,日军向济南发动进攻,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日军在济南奸淫掳掠,屠杀中国军民5000多人,造成“济南惨案”,亦称“五三惨案”。同年10月,中日就此惨案举行谈判,1929年3月29日达成协议:由中日双方组成调查委员会,就地调查解决,南京政府负责保护在华日本人之生命财产安全;协定换文两个月后,日军撤出山东。  相似文献   

4.
1.两国教科书中对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叙述中国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30多万人被害。——以上均引自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日本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不知何人向正在演习的日军开枪的事件。翌日晨,日军与中国的国民党进入战斗…  相似文献   

5.
豫湘桂战役是抗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发动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日军预定的战役目的是:打通“大陆交通线”,占领并确保湘桂、粤汉及京汉铁路南部要冲,摧毁我空军之主要基地,破坏沿海防务,打击我野战军等企图。日军从1944年1月开始战役准备(日军称“一号作战”),动用了日军中国派遣军约50万人实施作战闭。  相似文献   

6.
最早放映的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内容的纪录片是1938年1月18日开始在香港“皇帝”、“皇后”两家戏院同时上映的反映美国军舰“巴奈”号在南京附近被炸情形的影片。这一事件发生在日军占领南京前一天,美国环球影片公司冒危险抢拍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该片前半部揭露了日军进攻南京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入旅顺后,凶残地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至今已整整一百年了.在1994年传统的纪念亡灵的清明节之际,大连地区人民缅怀死难同胞,重新清理万忠墓,安葬遗骨.通过清理出的大量遗物,回顾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惨状,令人发指.怎样看待这页历史,如何认清日本政界千方百计地缩小其影响,甚至粗暴地篡改历史等问题,确实值得研究和澄清.一、日军前线指挥官亲自部署了旅顺大屠杀对1894年11月21日~25日,日军在旅顺之大屠杀,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皆认为是日军“自发”的“报复”行为.事实果真如此吗?首驳“自发论”:(一)日军第二军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于战前命令自己的部下:如果见到敌兵(清兵)一个不留,哪怕是放下武器之士兵也不要放过.(二)日军进犯旅顺前,山地曾下令:“抓住非战斗员也要杀掉”.言外之意:可以屠杀无辜百姓.按:以上两条表明,日军在旅顺有组织、有计划的大屠杀,是其将领下达总动员令后之行为.(三)山地元治在旅顺清楚知道日军第三联队肆意屠杀放下武器的清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包括妇女儿童.对此,他不仅不加制止,反而嘱咐官兵对屠杀之事“不允轻易对外泄露”.(四)外国记者指出:日军之屠杀,其统帅却视而不见,“督兵之员不能临时禁止”.美国记者James·Creeiman(  相似文献   

8.
全面抗战爆发后,有不少欧美外侨留在旅居城市,成为抗日战争的亲历者。杭州沦陷之初,在杭城的部分外侨也遭遇了日军暴行,其财产被抢劫,人身遭受伤害。面对这些暴行,杭州外侨以美侨为首,试图通过外交途径,予以抗议,并谋求解决。日方派遣调查团来杭进行一场“形式主义”调查,以“误会”搪塞了事。随着“维持会”等傀儡组织的成立,杭城秩序开始恢复,但日军仍然肆无忌惮地对城中中外难民实施暴行。外侨们筹建红十字会杭州分会等开展自救和救济,凭借条约特权,利用宗教信仰,向日军谋求正常活动的权利,在争取日军中基督徒的同情、获取外出通行证、交涉伤兵难民救济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对于这些“成效”,不应评价过高。日军的“形式主义”调查和对外侨的宽容与许可,本质是日军统治沦陷区的隐蔽“宣抚”手段。杭州沦陷初期外侨对日交涉与日军的因应,折射出沦陷史书写应当剖析“大写”或“小写”的民族国家叙事问题。  相似文献   

9.
日本慰安妇制度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战争期间,日军慰安妇制度自1932年“上海事变”发轫,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契机获得发展,慰安所和慰安妇遍及中国各地,日军慰安所可分为永久性,次永久性和临时性慰安所三种类型,而慰安妇女则多来自于日本,朝鲜和中国。  相似文献   

10.
1938年秋,日军侵入湖北境内后,便开始设置慰安所.在汉口和武昌,日军建立了不少慰安所,汉口积庆里、武昌斗级营等成了日军的“花街”.湖北其他地区如荆门、新堤、峰口、新洲、鄂城、葛店、孝感、当阳、应山、嘉鱼、赤壁、沙洋、随州、浙河、通城等县市、城镇甚至村庄里均有日军的慰安所,其中不少是日军直接建立和管理的.大量证据表明,日本政府部门和日军共同建立了“慰安妇”——性奴隶制度.在这些慰安所中,埋葬了像袁竹林、毛银梅、宋神道等受害者的青春、欢乐与幸福,留下了她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相似文献   

11.
张北县是张家口通往坝上各县和内蒙古部分县的必经之路。这里从古至今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日军侵华后立刻瞄准了这块地方。1934、35年,日军在这里制造了两次“张北事件”,为全面侵占华北,实现其所谓“华北自治”建立第二个“满洲国”闯开了大门。从此,张北变成了日军实现“华北自治”的必保重地,摆开修筑军事工事的战场,企图建成摧不烂、打不垮、夺不走的阵地。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遭到全世界和全中国人民的对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紧密团结,英勇奋战,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打败了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2.
二战期间,日军在华大量开发和研制化学武器。齐齐哈尔的“516”就是和哈尔滨臭名昭著的“731”一样的毒瓦斯部队。日军投降前将大量的毒气弹或就地销毁或掩埋,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其中齐齐哈尔就是重灾区。震惊中外的“8.4”毒气弹事件再一次控诉了日军的侵华罪行.  相似文献   

13.
一、日军金山卫登陆计划的出笼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国驻军奋起回击,正式揭开了抗日民族战争的序幕。继平津失陷后,8月13日,日军对上海发动进攻。日本军部原来设想十天攻占上海、三周夺取南京……三个月灭亡中国。但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相似文献   

14.
税光华 《新高考》2010,(3):39-39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南省军政长官龙云、卢汉应国民政府抗日要求,组建一支约20万人的抗日部队,开赴徐州会战参加台儿庄战役。这支滇军在台儿庄地区,英勇顽强,不畏强敌,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由于滇军的这种英勇善战精神,当时的日军称其为“南蛮兵”、“猴子军”,日军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日军于一九四四年入侵黔南后立即撤退的原因作了探讨。认为日军为追歼国民党军队而造成“黔南事变”,当其目的达到后为避免过于前出而造成桂柳态势的弱点,故攻占独山后立即撤退。日军入黔过程中虽遇种种困难,但不是立即撤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八·一三”,中日两国军队在上海展开较量。几个回合之后,战败的中国军队溯长江而上,退入西部山地。尽管日军攻占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大多数城市,但中国军队的主力却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武汉、广州沦陷之后,中国的抗战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位于武汉与广州之间的长沙,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阻止日本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最前沿堡垒。日军为攻克长沙这个战略要点,先后于1939年9月和1940年9月两次进攻长沙,但均在中国军队的抗击下铩羽而归。然而日军并未放弃攻占长沙的野心,而是在等待时机准备卷土重来。 长沙扼交通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湖南民  相似文献   

17.
一一九四一年下半年,日本法西斯为了夺取英、美帝国主义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和附属国,配合德、意法西斯在欧洲作战,积极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从十一月开始,日军在港九外围和惠、东、宝地区集结了三万多兵力,准备进攻香港。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凌晨,日军二十三军三十八师团和海空军及后援部队共一万五千人,向香港进攻。日军步兵、骑兵在飞机的掩护和炮火的支援下,分两路越过边界。英军轻易地放弃了在九龙的“酒徒”防线。十一日,九龙失陷。二十五日,香港总督向日军投降。  相似文献   

18.
一、扣题质疑,点燃思维的火焰1.扣题质疑:“永远不能忘却”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永远不能忘却”呢?2.学生自由交流时事资讯:国耻是不能忘却的……二、播放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展开讨论1.激情引导。1931年9月18日,日军占领了我国东三省,大肆屠杀我国人民,疯狂掠夺我国的资源。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侵占我国华北。日军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了无人村、千人坟、万人坑、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令人发指的罪行,其中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凶残兽性的最集中表现。让我们回到1937年南京城那个噩梦般的冬天吧,…  相似文献   

19.
《老年教育》2009,(3):15-16
害怕盟军登陆,鬼子拜八路军为师 “日本鬼子跟八路军学打游击”,听着都新鲜。然而,在二战中确有此事。根据日军后勤史专家青木孝治在《陆军铁帽物语》一书中的记载,给八路军当学生的,就是曾在山东驻扎的日军第59师团,时间是1944年。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援朝战争发生在明朝。1592年,日军派兵进攻朝鲜,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明朝政府应朝鲜之邀,派兵援朝抗倭。中国军队支援朝鲜后,迅速收复了平壤、汉城等地,日本见机不妙便假意求和,借机进行战争准备。1597年,日军再次大举侵朝,明政府派大将率军入朝作战。1598年,中朝军队密切配合,在朝鲜南部沿海大败日军,取得了第一次援朝战争的胜利。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帝国主义悍然指挥所谓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他们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1950年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