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智能设备正在成为提升企业业务价值的生产力工具.将传统桌面信息系统功能搬到移动端,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业务处理,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整合时间碎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论文主要介绍了移动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以"平台+应用"的集成整合方式满足企业的移动信息化需求,推动企业的移动信...  相似文献   

2.
走向移动互联时代的图书馆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实践表明,图书馆服务正在走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机遇,从自动化系统变迁、移动馆藏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站的涌现、参考咨询的变化、面向移动设备的客户端应用工具五个方面讨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并从移动设备本身的问题和图书馆服务的问题两方面讨论图书馆服务走向移动互联时代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常理 《电子出版》2005,(8):29-30
在运算、储存、通讯等方面能力稍显不足的移动设备,可以把自己无法处理的任务提交给移动网格,而自己只是作为一个监视器。当移动网格完成任务后,移动设备只需通过简单的调用,就可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终端升级,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为阅读终端的移动阅读正在逐渐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流。作为移动阅读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短信、微信、段子等,而书报刊内容应是题中之意,也应是我们数字出版人应创新思维着力推动的。手机移动阅读的创新思维手机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中青年一代已经显示出为优质内容愿意付费的意愿。但是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期望通过“使用自有设备”方式,在多种环境下利用碎片时间通过移动设备完成工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BYOD(BringYourOwnDevice)。BYOD理念带来更为自由便捷的办公体验的同时也为应用和数据带来了安全风险,如何应对这些安全风险,笔者认为是BYOD理念下移动互联办公应用发展应考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引言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期望通过"使用自有设备"方式,在多种环境下利用碎片时间通过移动设备完成工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BYOD(BringYourOwnDevice)。BYOD理念带来更为自由便捷的办公体验的同时也为应用和数据带来了安全风险,如何应对这些安全风险,笔者认为是BYOD理念下移动互联办公应用发展应考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渗透及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以往在传统互联网上的应用及服务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向移动互联网转移。移动应用市场已是数字时代发展趋势,各大互联网企业和资本正涌入这个产业,抢占移动应用市场份额,加快布局。笔者拟从国内视频网站的手机服务战略分析移动应用发展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读者调研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法,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就移动设备的持有情况、手机上网的使用偏好和行为模式、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研,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高校图书馆读者在移动设备的拥有量和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学术研究的需求并没有达到大规模普及的程度,高校图书馆应该以读者需求为前提,制定合适的移动阅读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读者调研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法,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就移动设备的持有情况、手机上网的使用偏好和行为模式、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研,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高校图书馆读者在移动设备的拥有量和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学术研究的需求并没有达到大规模普及的程度,高校图书馆应该以读者需求为前提,制定合适的移动阅读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0.
移动数据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移动管理模式,移动数据库与企业生产管理及经济过程相结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移动数据库、无线数据通信等系列技术的发展,移动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创新将驱动企业生产管理和实现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是相对于只有依靠多种硬件设备才实现其功能的传统网络而言,由于技术的成熟,仅需一部手机,就能实现互联网全部功能的时代,移动互联正在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PPTV聚力 《声屏世界》2013,(7):135-136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互联网电视高速发展的背景下,PC屏幕将不断地退化转型成用户个人的娱乐控制中心,而原本PC端的视频用户则将不断向移动端迁移。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普及,用户移动媒体消费时间的急剧增长让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获得高速成长。据统计,2013年来自移动设备的页面浏览量已经占到全球浏览量的14%,而在2010年这个比例只有区区的3%。到了2012年底,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达到4.2亿,让更多人看到了移动时代的春天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3.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2,(12):5-6
美国:在线新闻更加移动和社交传统的新闻平台正在逐渐失去受众,而在线新闻浏览也在发生重大变化。17%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在前一天通过移动设备浏览新闻,其中78%是通过手机浏览。在智能手机用户中,31%的受访者表示移动设备上存有前一天的新闻。在线新闻浏览的第二个趋势是社交网络的兴起。今年,19%的公众表示他们在社交网站浏览到前一天的新闻或标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嫁接于移动平台,无疑将成为个人应用的一大亮点,完美地展现出网络+移动平台+图书馆三者的无缝融合与功能巧用。移动数字图书馆,顾名思义,即为基于移动平台下,通过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络,所开展的一项以提供数字图书馆各类信息与操作的服务。现代意义上的移动终端,多指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终端。这些设备以其体积小易于携带、内存大适于存储、可移动便于随时随地使用等特点,深得用户的喜爱。而将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加载于这样的终端,对于知识的传播、用户的个性化应用,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保罗·欧德宁执掌英特尔将近6年之后,芯片巨人目前正处于公司业务及企业文化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之中。5月中旬,英特尔投资者大会上,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表示,英特尔正在经历重大转型,将战略重点转向新的移动设备领域。  相似文献   

16.
全球互联网革命的新浪潮航标移动互联网为企业移动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阐述了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推动企业移动信息化发展;其次介绍了企业移动管理(EMM)技术的概况及核心功能;结合新华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社在移动信息化发展方面的现状;介绍了EMM技术在我社移动信息化的应用-新华社移动工作平台的设计方案和建设情况;最后展望了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11,(5):23-23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与网络的迅速发展,企业终端设备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型设备开始深受用户青睐,有望打破PC、笔记本电脑长期垄断企业用户桌面的局面。这使得在企业计算中,用户对于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选择正日益多样化。IDC预测,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有望在2012年全面超越PC。同时,平板电脑也不再仅仅是针对个人用户的设备。根据BarclaysCapital最新的调查,近60%的企业CIO表示将为员工购买和支持平板电脑。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江苏省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电子阅读情况、使用电子阅读设备以及进行移动阅读情况,分析了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特点.结果表明:与纸本阅读相比,大学生更倾向于电子阅读.大学生在移动阅读内容、常用电子阅读设备、移动阅读目的与阅读时间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特征.提出了还书提醒、OPAC查询、手机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是大学生最需要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19.
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不断出现。通过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和潜在的云端大数据,可穿戴设备正在打造一个崭新的移动互联时代。如果说智能手机浪潮吹响了移动互联的第一声号角,那么可穿戴设备的崛起将为我们掀开下一个篇章。Nike+FuelBand是耐克公司推出的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访问移动互联网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企业可以实现移动办公,个人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和管理信息。因此,移动智能终端得到普及,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群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