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面临着时代和学习双重压力。高中学生唯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极强的耐挫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挫折教育,充分挖掘经典中蕴含的挫折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抗挫折能力,使其正确面对困难,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挫折教育的内涵,结合一定的原则,分析了利用经典诵读加强抗挫教育的主要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家庭与学校要密切配合,教育学生辩证地对待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给学生自我调节方法,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和困难,增强他们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少年的抗挫素质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进行抗挫教育已迫在眉睫。在抗挫折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青少年使用自我防御机制和自我调节机制,将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逐渐形成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力量,实现抗挫折教育的内化过程。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宜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活动”,提高抗挫折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家庭与学校要密切配合,教育学生辩证地对待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给学生自我调节方法,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和困难,增强他们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5.
所谓挫折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某种情景,提出某些难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创设挫折情境,培养学生抗挫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彦涛 《考试周刊》2010,(16):196-197
我国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人格会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抗挫折能力低等缺陷。因此,在大学生就业人格培育方面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抗挫能力,鼓励学生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调整就业期望值,提高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陈有娣 《教师》2019,(13):21-22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耐挫力,能使他们正确地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但当今社会的学生耐挫力极差,严重影响自身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阳光、积极、向上的性格,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者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挫折教育是教师系统引导,育人机能要素有机参与,学生主动接受洗礼,从而使教育对象树立理性挫折认知,能对挫折进行有效处理,抗挫能力不断提高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高校学科优化的需要,更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自强的需要.搞好大学生挫折教育首先要进行教育体系的科学设计,其次要发挥好高校的育人功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以及家庭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益鹏 《时代教育》2010,(4):185-185
为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磨练学生意志,增强学生的抗挫意识,在初中教学中,发挥体育学科的优势,让学生体验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抗挫教育,加强未成年人应对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0.
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的教育.在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而体育课能对学生进行抗挫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功能因为体育运动就是有意识地、人为地设置"困难",让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克服心理和身体上的困难,锻炼自我,在一次一次成功的过程中取得战胜挫折的愉悦。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一、挫折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1.攻击现象。攻击他人是遇到挫折的一种直接的  相似文献   

12.
大家常说:"越挫越勇,挫折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基石".挫折能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磨砺人的意志.在当前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很少从反面角度向受教育者展现自然界、社会实践中可能且无法避免的困难及如何战胜困难的有效方法.大多数教育者并不是真正的明白挫折教育的真正含义,这也是我真正想通过研究和大家一起探讨分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刘学礼 《科幻画报》2023,(3):211-2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小学生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挫折。为此,他们在应对挫折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小学生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未来面对他们的将会是更多的挫折与困难。如果小学生没有具备一个良好的抗挫能力,在未来的学习与人生成长道路上,将会比较难以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而小学的体育课程对小学生培养抗挫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所以,体育老师要大力发挥体育课程的优势,更好地去培育小学生的这种抗挫能力。本篇文章将分析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晓玲 《学周刊C版》2023,(13):163-165
在初中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至关重要,学生抗挫能力的养成情况,关乎心理健康水平和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构建效率,决定学生是否能顺利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本文主要分析初中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意义,从开发学科课程资源、利用学生挫折经历、加强心理问题疏导、开展抗挫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论述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可靠借鉴,从而增强初中抗挫教育质效。  相似文献   

15.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加强小学生的逆商培养势在必行。在数学教学中时刻渗透耐挫能力培养,借助名人效应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根据学生挫折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树立抗挫自信心。使学生形成适应挫折超越困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者孙烂明教授曾对中小学生受挫折的范围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生受挫折的范围遍及其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但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或惶惶不安,或知难而退,或束手无策,极少数甚至走向自我毁灭。在挫折日益普遍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使他们懂得“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艰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使他们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第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社会观念影响、学习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和恋爱问题都会使学生有“挫折心理”。具体表现为冷漠、焦虑、孤僻、幻想和攻击。通过课堂教学、心理咨询访谈、加强耐挫力训练、受挫折后自我心理调适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挫折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快乐教育、赏识教育展示着它们美好一面的时候,我们渐渐发现,不少学生害怕困难、害怕挫折,有的甚至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受挫力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有人认为让学生多吃苦就是挫折教育,于是送学生去参加各种吃苦夏令营或者人为地给学生制造一些困难、挫折。由于在挫折后没有给学生及时引导,屡屡受挫并没有令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得以提高。其实,提高学生的耐挫力需要“挫折”情境。  相似文献   

19.
认可激励、自我谈话与自我目标设置对消极抗挫和抗挫特质有显著影响,而认可激励,家人鼓励、自我谈话与自我反思对积极抗挫有显著影响.责任心在大学生自我领导与抗挫折心理能力之间起一定的中介作用,责任心在家人鼓励、自我反思与积极抗挫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自我规划、学习意义感、自我目标设置与积极抗挫因子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视、电台和报刊杂志经常报道这样的新闻一些学生因受不了委屈,离家出走、自杀或伤害他人。导致这些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其直接原因是学生缺乏承受挫折的勇气,缺少自我调节不良情绪的能力。现在的学生缺少必要的社会锻练,缺乏应对挫折情景的技巧,抗挫力不够。抗挫力是衡量一个人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地积极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学生的抗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