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万里诗歌在南宋独树一格,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他的这种创新意识,明显地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杨万里的诗歌创作,与禅宗精神多有相通之处。禅宗之悟对杨万里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题材选择的广泛、主体精神的高扬、诗味的讲究、瞬间意象的捕捉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杨万里诗歌以"活法"著称,这"活法"不仅表现于诗中意象的新奇灵动,层次的曲折转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于语言的灵活运用。本文拟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对杨万里诗歌中的话语描写及其表达功能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杨万里平生喜爱花,也喜好咏花,直接以花为题的诗歌达300多首。杨万里的咏花诗在题材内容上或描摹花态,或直接抒情,或表达志趣。另外,他在语言、意象、结构、修辞手法上锤炼诗歌,从而增强咏花诗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正>8月20日至23日,"杨万里与南宋文化暨纪念杨万里诞辰8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井岗山大学召开。会议就杨万里的生平思想、文学创作、政治影响、学术著述、历史地位,以及如何打造杨万里文化品牌,促进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次会议由庐陵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武汉大学、西北大  相似文献   

5.
正读宋诗时,我们会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宋代诗人对于具有清美内涵的意象情有独钟,在他们的诗中清风、明月、冰、雪等意象处处可见:只有人生安乐好,享他明月与清风。(杨万里《五月十六病中无聊起来步月》)太湖三万六千顷,多少清风与明月。(范成大《过松江》)入门明月真堪友,满榻清风不用钱。(陆游《书兴》)来从月协天心外,堕在冰瓯雪椀中。(杨万里《和胡运  相似文献   

6.
杨万里于淳熙十四年(1187)作《荆溪集序》自叙其学诗过程说:“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本文拟就其学半山、学晚唐问题作些粗浅探索: 第一章 一、浅谈杨万里学习王安石的问题 杨万里喜爱王安石诗。他在《读诗》一诗中说:“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  相似文献   

7.
杨万里的诗歌,善于在具体细微的意象中以小见大,以少总多,发人之所未发;善于在平淡无奇的意象中,表现出创造的新奇美;善于锤炼转瞬即逝的时空意象,创造生动新颖的诗趣;善于在寂寞无聊的情景中创造细致灵动、具有独特韵味的意象;善于提炼中心意象,形成多次重叠、联系,造成一种回环往复、流转如珠的美感。  相似文献   

8.
命题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相似文献   

9.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南宋名诗人杨万里号诚斋,他所开创的一种诗体就被称为“诚斋体”。  相似文献   

10.
杨万里生新活快的"诚斋体"是他在长期积累求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体善从自然捕捉意象、充满理趣以及诉诸读者的理性启悟,至于其反映出来的理学诗思主要表现在"胸次透脱"及"活处观理"两个方面,与"诚斋体"相联系的"味"论最能体现理学注重道德和涵养心性的思想,杨万里对"晚唐"诗的称赏则体现出力主调和的理学观,并将儒家风雅精神与平淡深远之趣相兼融。  相似文献   

11.
屈原诗歌中的山川意象有着独特的深意,其山川意象中,山意象以神话中的山为主,川意象则以现实中的河流为主。屈原在运用这些山川意象的时候,其组合方式自然地形成了某种联系,使得他作品中的山川意象表现出穿梭于虚幻与现实之间的迷离之感、由强烈的飞跃感及阔大的视野而形成的壮阔美以及带有无奈与失落的淡淡的感伤。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山意象往往意味着落后。山意象的这种含义不见于古典文学,显示了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重大区别,说明了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的复杂和多元。  相似文献   

13.
在郑珍的诗歌中,自然景观作为诗的意象的比例特别大,山意象就属于这一类。他的诗歌中对山的描写特别多,这些或美或俊或险或奇的山,给我们的感官以惊异的触动,并呈现出独特的风貌与丰富的蕴涵。  相似文献   

14.
倪慧 《语文天地》2016,(1):24-25
"风雨"是诗词高频使用的意象,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瓦店雨作》中感慨:"诗人长怨没诗材,天遣斜风细雨来。领了诗材还又怨,问天风雨几时开?"明代的李西涯在《麓堂诗话》中评说:"风雨字最入诗。"可见"风雨"意象在诗词创作中的受欢迎程度。朱光潜曾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的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杨万里诗歌的研究,多关注他的政治诗和写景咏物诗,少有人提及他的童趣诗。其实,童趣诗恰恰是最能体现杨万里创作的最高成就的诗歌。有鉴于此,文章试图通过对杨万里童趣诗的解读,以彰显杨万里的儿童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杨万里的儿童心性、人生哲学和理论兴趣对其此类诗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好诗可以"吃",历代"吃"诗的人还真有呢!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年迈时就曾把诗当"早餐"吃",瞧:"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  相似文献   

17.
好诗可以“吃”,历代“吃”诗的人还真有呢!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年迈时就曾把诗当“早餐”“吃”,瞧:“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他居然把王半山(王安石)的诗当成“早餐”,“吃”得津津有味呢。  相似文献   

18.
主要运用原型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对《诗经》国风诗的山意象做进一步的探究,拟从山之高大、登高思亲、"南山"与男女情事、山隰对举象征男女爱情等几个层面进行阐述,以发掘其深层次意蕴,为后世文学意象找寻源头。  相似文献   

19.
杨万里既强调诗为“矫天下之具”,又以“味”论诗。前者是理学家杨万里重功用教化思想的反映,后者则表明诗人杨万里对当时充斥诗坛的以史为诗、以理为诗的一种理性拒绝。二者相较,重情重性才是杨万里对诗歌本质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其山清以旷,其水环以幽,人在徽州最能感受到山水萦绕的美好。“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村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宋代诗人杨万里所描述的情景,正是中国现代文化巨人胡适先生家乡上庄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