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编研工作变化新趋势,以便更好地把握新时代赋予档案编研工作的新机遇,认识当前编研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此外,本文从推进编研主体多元化、打造成体系编研成果、加大人防和技防攻关力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突破传统档案编研局限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档案编研开发工作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它转变了档案编研理念,丰富了档案编研资源,改变了档案编研模式,拓展了档案编研空间,给档案编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明清档案如何利用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机遇,转变传统的编研思维方式,探索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的新特点、新思  相似文献   

3.
档案编研成果“输出”形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档案编研成果要信息化档案编研成果形式需要具有新的思维.首先我们要紧紧抓住档案网站这个新型媒体。传统的档案编研成果是以出版的方式而存在.分公开出版和内部参考两种形式.也就是说。档案编研成果是以图书为媒介而传播档案信息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和数字档案馆的出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具有了全球化、国际化趋势.在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过程中,编研工作从最初探索性的信息化编研到适应档案信息网络化要求而进行的高层次编研,从以往局限于传统档案载体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实现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5.
明清档案编纂出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档案传统的编纂和出版在档案缩微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应对清史纂修工程的需求,而民间档案的发现与编纂更成为了新生的推动力量.在此条件下,明清档案就要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加大档案编纂的信息化,并建立多元的编研模式,明清档案的编研才能开创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6.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校档案编研人员综合素质低、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编研成果水平不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和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本文就如何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人员综合素质,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创档案利用工作新局面,提高档案编研水平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1血站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开展档案编研,有助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档案编研,有助于发挥档案在决策中的作用;开展档案编研,有利于促进血站文化建设;开展档案编研,有助于加强档案保护;开展档案编研,有助于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信息化、电子化等传媒事业的迅猛发展,向传统的档案编研工作提出了挑战。注重现象记录,处于原始状态的档案编研工作现状已不能有效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想有效做到与新的形势相适应,档案编研工作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浅议档案编研的社会化与大众传媒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社会化——档案编研发展的必由之路即将到来的 2 1世纪 ,是一个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崭新时代。作为国家文献信息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事业 ,也面临着由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体制向着以全方位的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信息服务和档案信息开发三位一体为特征的新体制历史性转轨。作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要手段的档案编研 ,也因此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档案事业建设和档案学研究的中心 ,这是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必然结果和要求。面对信息化时代的降临 ,档案编研工作应如何应付挑战呢 ?除了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外 ,我认为 ,档案编研的社会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  相似文献   

10.
《兰台世界》2014,(Z4):112-113
<正>档案编研工作,作为档案业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艰巨性、研究性大家有目共睹。其编研成果在档案服务于企业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档案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各项工作对档案信息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大,档案工作从传统的实体档案管理方式向全面的档案信息管理和档案信息服务方向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搞好新时期档案编研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笔者从档案编研的重要意义及如何更好地开展编研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部分企业档案编研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天津石化公司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如何进行档案编研的基础性工作,以及档案信息化形势下档案编研工作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信息时代,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成为必然,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档案编研活动,将成为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手段。高校档案工作者要抓住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大好时机,创新档案编研的方法,全面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相似文献   

13.
档案编研的社会化与大众传媒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社会化--档案编研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降临,除了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外,档案编研的社会化是档案编研工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实现对档案信息的直接开发利用,提高编研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发挥档案编研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已成为我们档案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给我们档案编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社会信息化服务需要档案编研与市场接轨1.档案  相似文献   

15.
王红 《湖北档案》2013,(2):28-29
档案编研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活化档案信息的有效手段,档案编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档案编研工作的实质,准确理解档案编研的含义及内容,不断拓展编研思路,突破传统的编研模式,闯出编研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王钧 《陕西档案》2013,(6):29-30
高品质的档案编研作品,深受社会大众喜爱,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在开展档案编研时,应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为社会大众提供高品质的编研作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的信息源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档案信息开发出的编研作品也出现了不少,但能引起较强社会反响的并不多,一方面是档案编研作品出版后无人问津,另一方面是大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如何开展编研工作?我们得出结论:编研工作只有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需  相似文献   

17.
早在 1 984年 ,邓小平同志就发出了“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的号召 ,作为高层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要手段的档案编研工作 ,应当适应社会信息化的要求 ,努力开创新的局面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此 ,必须研究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规律 ,明确其发展方向。根据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大众传媒化、开放化和现代化。一、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 ,包括社会参与档案编研工作及档案编研工作以满足社会化需求为目标两个方面。( 1 )档案编研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技术在档案领域应用不断深入,传统档案工作业态发生转变。以“数字+”为主题的档案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数字编研即是其中一员。从字面来看,数字编研一词是“数字技术”与“档案编研”的组合。从档案工作整体发展看,数字编研是对传统档案编研的蝶变与跃升,不完全等于“数字技术+档案编研”。笔者认为,数字编研是一种全新的档案业务模式,并针对其产生、定位、框架与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指出网络环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编研载体形式、传播媒介与编研模式,而且网络环境充实了档案编研的技术手段,使档案编研成果更为直观、高效与丰富多彩。面对档案编研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档案工作者应及时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档案编研"为谁编研"问题,是档案编研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这里的"谁"。这里的"谁",说白了,其实就是档案编研成果的"受众"。换句话说,就是档案编研成果是给"谁"看、为"谁"服务的。笼统来讲,档案编研是为"档案利用者"编研的。具体来说,党政领导是档案编研工作的最重要的服务对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服务是档案编研的首要任务;社会大众是档案编研成果的重要"受众",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是新时期档案编研的重要内容;研究人员是档案编研的另一个服务对象,为研究人员提供服务是档案编研的又一重要内容;编史修志人员是档案编研的传统服务对象,外来宾朋客商是档案编研的新兴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