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菊隐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导演艺术家,还是位多产的翻译家,尤其是在外国戏剧翻译方面建树卓著,堪称翻译大师。本文着重归纳焦菊隐先生的翻译成就,并概括其翻译思想,以期对文学翻译或剧本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翻译工作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为了提高翻译效率,翻译工作引入功能翻译理论,在理论指导下提高新闻翻译的目的性,让其在应用中有不错的表现。在功能翻译理论下翻译新闻素材,报道新闻内容,应该进行整理、删减、重组等一系列操作,提高新闻内容的准确性,保证新闻报道可以达到设想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在欧美留学多年,为方便对西方哲学的研究而不断进行翻译实践,并积累了深厚的翻译思想理论。他将哲学与翻译相结合,用哲学立场解释翻译问题,为中国翻译界树立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4.
马博 《兰台世界》2017,(18):112-114
杨宪益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翻译家,是我国翻译史上为数不多致力于典籍英译的翻译家之一,他一生译著等身,无愧为当代译界之泰斗。概述杨宪益的翻译贡献,并从翻译目的、翻译标准以及翻译策略等方面阐述其翻译观有利于提高我国译者素质,促进典籍外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以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译本为基础,对红楼梦中的习语翻译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习语时各自的利弊,提出两种方法应互为补充,灵活使用,最大限度实现汉语习语多层意义的传递。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翻译史上,林纾可以称为开创近代西方小说译介先河的翻译大家。他的翻译思想来源于自身文化背景以及特定的历史时期。本论文从多方面解析林译的翻译思想及翻译策略,从而全面地评析林译作品在近代的历史环境中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那世平 《图书馆学刊》2012,35(4):113-116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是清末中国官办的西书翻译和出版机构,翻译馆具有翻译与出版相结合、翻译与编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文史与理工相结合、图书与情报相结合、翻译与科技教育相结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均有悠久的历史,都对中国和西方社会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佛经翻译在唐朝达到巅峰,而西方圣经翻译则是在17世纪左右达到翻译高潮。两种翻译的繁荣与发展都与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权贵的支持密不可分,是他们权利操控下的产物。作为赞助者,他们可以操控译本的选取、翻译策略的主导以及译本的流通宣传。  相似文献   

9.
何心 《兰台世界》2015,(8):81-82
针对外文档案专门翻译人才的匮乏对我国外文档案的翻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束缚了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细数档案翻译人才缺乏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档案翻译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马博 《兰台世界》2017,(15):120-122
梁实秋先生耕耘译坛六十载,一生坚持将西方一流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是我国第一位独立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家。对梁实秋的翻译贡献进行介绍,以及从翻译标准、翻译选择、翻译态度及翻译策略等方面对其翻译观进行梳理有利于促进我国翻译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标示语是应用于社会公共场合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中英文双语标识牌,但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标示语翻译错误,贻笑大方,特别是一些代表国家形象的场所。本文从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分析这些翻译错误及不得体的地方,并对标示语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技术催生的网络翻译对传统翻译带来了挑战,传统翻译和网络翻译的关系是融合还是对抗,这是网络翻译兴起时代对两者关系提出的思考。传统翻译和网络翻译是翻译事业的两个主体,是相互借鉴影响的关系,两者整合是两者优势的互补选择,是实现翻译事业繁荣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公文 《编辑之友》2011,(4):30-32
一翻译出版业的窘境与网络翻译的兴起1.翻译出版业的窘境2010年10月,鲁迅文学奖上文学翻译类作品首次出现空缺折射出中国翻译出版行业的窘境。其实,这种窘境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显现,当时就有学者撰文直指翻译出版业粗制滥造、重译误译等问题。具体来看,当代中国翻译出版业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受众萎缩。随着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与快餐化,加上外语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价格较高的翻译作品的受众越来越少。第二个是翻译出版准入门槛较低,缺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闻翻译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黄勤[1]收集了近27年(1979—2006)来我国新闻翻译研究的论文,总结了我国新闻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已有的新闻翻译研究的论文按照主题可以分为:新闻翻译理论、新闻翻译原则、新闻翻译批评、新闻文体特点及翻译方法和书刊评介。黄文同时  相似文献   

15.
王佐良在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在翻译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翻译思想,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因翻译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加之翻译理论上的精深造诣,被称之为"文艺复兴式"的翻译家。  相似文献   

16.
一代艺术大师丰子恺的漫画和散文可谓家喻户晓,但其实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他一生译著宏富,语言涉及日、英、俄文,内容则囊括了文学、音乐、美术、宗教等各个方面,共计150多部,给后世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丰子恺先生生前的翻译活动,历数其翻译作品,并尝试解读其提倡"自然、流畅"的文学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7.
陈夜雨  项歆妮 《出版广角》2015,(13):106-107
《本杰明翻译丛书》是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出版的关于国际知名学者翻译研究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一批著作.丛书涵盖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领域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国际翻译人才培养有现实指导作用.本文结合该丛书中的几部主要著作,探讨其对我国学术研究型和应用职业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常蕾 《新闻世界》2011,(7):303-304
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功能派翻译理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第一准则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的主要理论。随着西方电影大量涌进国内市场,若想成功吸引观众,电影片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目的论对指导片名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可以根据这一目的,在充分考虑原语文本,以及译语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上,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中外图书对索引的重视程度和差距,分析了我国翻译书索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可以使正文和索引翻译保持一致、避免返工的翻译方法——索引控制翻译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德国翻译学派的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以电影《集结号》的字幕翻译为素材,研究译者在该影片字幕翻译中所选取的翻译策略,试图分析该理论在指导字幕翻译中的可行性。本文认为,在功能理论的指导下,字幕翻译可以符合翻译目的和实际需求,发挥最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