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黎猛  马昕 《兰台世界》2013,(12):116-117
吴道子的绘画通过线条组合、情感表达、非凡气势以及灵动的运笔,展现了他的创新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打造了中国宗教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并对中国绘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淑红 《大观周刊》2011,(33):81-81
在现代民族绘画艺术中,林风眠和丁绍光两位先生可谓继往开来,二人在继承前人基础上融汇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到自己民族传统绘画中,寻找一种新的绘画风格用来表达中国人传统思想感情。林风眠和丁绍光是两个了不起的艺术尝试实践者,这在绘画史上都是非常有思想、了不起的创新;林风眠和丁绍光那种融合了世界各民族美术文化、绘画技法,运用到自己绘画创作中,他们的绘画技法都结合了当代新的美术思想,给观众一种新的视觉冲击力,把中国现代艺术推向更广大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佛教美术包含雕塑、壁画、色彩和结构造型等艺术形式,在传入中国后因其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与传统绘画相融共通,成为对中国传统绘画影响最大的外来艺术。古代佛教美术以思想文化为媒介,完善了传统绘画内容和表现形式,促成中国传统绘画内容形式的主动式改变,给中国传统绘画的衍化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代磁州窑装饰艺术,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以其生动、豪放的装饰艺术在当时独树一帜,并成为竞相模仿的对象。宋代磁州窑的绘画装饰艺术是对传统中国陶瓷的革新,开创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先河,同时也为以后陶瓷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宋倩倩 《今传媒》2016,(9):152-153
本文中通过对漆画的起源、发展的论述,引入对现代漆画之漆画艺术语言的分析。中国是最早生产漆器的国家,中国漆画的发展与中国的漆器艺术有着悠久的渊源。本文分别从漆性与绘画性两个角度出发,从漆画的漆性出发,把漆画分为的颜料、透明性、包容性、多变性等漆画语言特征,从绘画性的角度出发,又有设计性与绘画性结合的漆画艺术语言特征,这个强调的是漆画艺术家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建立在对漆性的了解,对个客观事物的深刻体验,以及对客观事物的提炼、表达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6.
施发高 《新闻世界》2011,(11):158-159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而其中写意画又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精粹,它体现了中华艺术的至高水准。因其具潇洒自然、  相似文献   

7.
元代国画笔墨艺术简约清逸,以极其求神写意的意境表现方式开创了中国绘画艺术新时代。元代绘画艺术不仅发扬了我国古典哲学中"天下朴素之大美"的禅道思想,其中也蕴含着深邃的人文精神,这奠定了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徐娇燕 《大观周刊》2012,(11):73-74
弗里达是墨西哥著名女艺术家,在她的绘画作品中,服饰成为她独特的艺术表达语言,成为她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墨西哥文化的捍卫的符号表证.她通过绘画中的服饰这种艺术表现语言来塑造自我的特殊艺术手法,表达出她在肉体与精神双重痛苦下依然对生命充满无限热爱与赞颂.本文就是通过解读弗里迭绘画作品中的服饰语言及其特殊魅力来更深层次的探讨弗里达的艺术。文章以墨西哥画家弗里达绘画作品中的服饰为出发点,解读其在绘画作品中的独特视觉表述方式,论证了服饰在弗里达的绘画创作中是一个极其潜在拓展性的话语方式,并把它视为具有更深层次表现意义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艺术的舞台上有一位绘画大师,他的名字不仅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走向了世界,把中国的绘画艺术推向了国际舞台,他的名字就是齐白石。本文将探讨齐白石及他的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10.
水墨动画作为中国传统动画的代表性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哲学思想表现手法,注重意境的表达。在结合了现代影视技术之后,其表现手段、表现效果又有了新的变化和特征。水墨动画的意境则是结合了两个艺术领域技术的综合产物,既有传统也有新意。  相似文献   

11.
空白是中国绘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是一种绘画方法,也是一种绘画形态,表现出一种绘画意境。它不仅标示着一种艺术特征和风格,更蕴蓄着无限的、悠远的、空灵的审美"意境"。中国画以空白作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象征性符号,表现出中国人对生活和艺术理解的独特思维方式,对绘画意境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欣  纪春明 《兰台世界》2013,(24):150-151
石涛的绘画在艺术上注重生活的感受,强调情感的抒发,并创作出豪放、独具风采的画风,他吸收众绘画大家之精髓,并敢于突破陈法。同时,其绘画艺术还包含浓厚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闻爱好者》2010,(2):F0003-F0003
仝耕夫,河南唐河县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在从事绘画艺术实践中,坚持传统形式,吸纳一些西方绘画艺术语言,力求感情的抒发和意境的表达,崇尚自然美,在国画创新上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东晋画家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的绘画艺术在技巧上具有紧劲联绵、春蚕吐丝的审美特征;在思想上突破了先秦以来礼教和政治对绘画的拘束,重视人物的神采和意象,体现出新方法和新的艺术表现目的。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随着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带来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相同的艺术模式,并对中国传统绘画格局的重新构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重在讨论明清时期西方宗教势力在中国的传播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人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类型,直接灌溉影响了日本艺术,并最终成为其富于个性的绘画形式.中日两国文人画的概念有别,创作者身份不同.日本文人画从形成过程到艺术题材、表现手段都多受中国影响,二者的审美风格与艺术追求皆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王若鸿 《兰台世界》2012,(12):25-26
唐代绘画在中国封建社会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从初唐、盛唐到中晚唐,绘画在不同的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影响着后世的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擅长工笔人物画,他本人及其作品安身立命的基础在于艺术语言的表达。刘松年工笔人物画的几幅代表作用线条、造型、色彩等表达他特有的绘画艺术语言,既有传统本色,又极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陈抱一是中国早期西方油画艺术开拓者。他通过多种方式传播西洋绘画,并发表多篇油画艺术的文章,促进了国人对于西洋绘画的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丹培拉绘画是一种古老的圣画像绘画艺术,以丹培拉绘画技法存在的艺术在古代欧洲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丹培拉也称蛋彩画,在中世纪时期,丹培拉绘画艺术是圣画像的主要绘画方式,非常精到成熟,自文艺复兴之后丹培拉逐渐没落,但如今,许多的艺术家和观画者仍旧被丹培拉艺术独有的魅力所震撼,在当代中国艺术家们更是把丹培拉与油画相结合,并把与丹培拉相关的乳剂性材料运用到综合材料绘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