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档案馆情思     
数万卷历史在这里休憩脚步轻轻的无声无息生怕惊醒史籍中的任何一位名人随着馆长的导引一扇扇柜门次第打开唐宋到明清民国到如今向我睁开了惺忪的眼睛只因墨迹有些褪色只因记忆有些模糊沿着一条经年的江河溯流而上几次撑断了视线的竹篙也许答案不只一个也许谜底已淹灭在尘土之中泛黄的书页掀不动现实的舢板但我知远古的河床总留有岁月的刻度档案馆情思@王行水  相似文献   

2.
没想到能得奖,而且是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为一名通讯员,我在此之前甚至连做个这样的梦,也许都会被人认为是一件奢侈的事。今天,“奢侈”意外地变成了现实,得知获奖的消息,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3.
没想到能得奖,而且是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为一名通讯员,我在此之前甚至连做个这样的梦,也许都会被人认为是一件奢侈的事。今天,"奢侈"意外地变成了现实,得知获奖的消息,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4.
举办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百年之梦”。如今,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隆重成功举行,这个梦已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5.
年轻的我走过很多地方,一个大大的背包是我全部的家当。有些地方走过就忘记了,有些地方没有走过,却难舍难分。翻阅那本厚厚的旅途日记,在支离破碎的笔记中解读自己。如果旅途是一顶小小的帐篷,他乡就是一张床,那水乡就是我醒不了的梦。  相似文献   

6.
王新同  安宁 《报林求索》2009,(11):40-41
电影《哈里波特》中那些美丽的古城堡,曾令无数人心驰神往,对不少人来说,能拥有一座这样私人城堡,无疑是个瑰丽的梦想。然而今天,一批大胆的中国富翁却将这个"遥不可及"的梦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7.
尽管预言听起来有些虚无缥缈,但对于互联网来说,预言却也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因为想象力所及之事在这里会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8.
参加新闻函授学习一年了,付出过,努力过,但我的稿件却从来没有变成过铅字,这个“铅字梦”至今未圆。每次军报发下来时,我必争着先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军事记者》和《函授月报》发下来时,我都会先看看有没有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但每次给我的都是失望。回望一年的写作路,一  相似文献   

9.
多年以来,我涂涂抹抹,不断用到“梦”字。用,取义常常与本义不同。本义是睡在什么地方觉知还在活动,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也。这样的梦,如意也罢,不如意也罢,醒后都是一场空。我的所谓梦不然,是想望(或竟是幻想),是希冀,是爱慕,有时也许朦胧,但并不无力;于是之后是或移近,成为梦的现实,带来惊异甚至欢娱,但更多的是远离,成为现实的梦,带来怅惘和愁苦。这样的梦是未入睡时有的,是情之所钟,在生涯中占重要位置的,我视之为梦,或称为白日梦。  相似文献   

10.
止庵 《中国编辑》2003,(4):68-69
前些天有位朋友事先划定了范围,要我开个书目。正好有编辑约稿,就把所写回信照样抄录了一份。开头一句原作“来信让我推荐几种与现实有些关系的书来读”,在报上发表出来,改为“非典时期我推荐几种与现实有些关系的书来读”,意思也就有所不同。这里不是斤斤计较,但我  相似文献   

11.
梦想能否成真?回答往往是不确定的。因为绝大多数的梦只是一种意念,是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幻境。梦醒了,梦中的一切都会被现实击得粉碎。然而,少年华罗庚的梦却是真实的。他的数学情结,他对数学的痴迷,在梦里和在现实生活中,缠绕得如此紧密,以致让人寝馈其中,分不清哪里是梦,哪里是现实,在  相似文献   

12.
少年的我,读了一本关于李时珍的书,于是便有了“挎起药箱,悬壶济世”的梦想;青春的我,因一本《史记》,又热血沸腾,油然而起“挥笔斥方遒”的冲动;而今,造化弄人,小女子现在,档案员是也. 不得不说,理想真的曾经很“丰满”,现实也的确很“骨感”.瑰丽绚彩的未来之梦最终落幕于“兰台”,着实有些“五味杂陈,九曲回环”.  相似文献   

13.
全程202公里,运营时速350公里,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80对,最快45分钟跑完全程,这就是在10月26日开通的沪杭高铁带给世人的一系列惊喜数字。45分钟,仅仅45分钟,黄浦江就可以约会西子湖,一个长三角的同城梦越来越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4.
漫步在域外童书之林 童话世界是美妙的,当人们进入成年,步入老年,再回顾少年时,那个时代经历的一切都是梦一般的,而那个时代读到的童话则成为人生永恒的梦!少年人生活在一个同成年人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青翠的竹竿变成了奔驰的骏马,矮凳变成了在湖水中荡漾的小船,露珠变成了珍珠,蘑菇变成了雨伞。在这个时代,每经历一件事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要竖上一块生命的里程碑。在成人的眼里可有可无的游戏,在孩子们眼里却有着无比的尊严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掌握好档案赋予我们的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曾做了一个梦:梦中我来到一座寺院,从装饰华丽的外观和高高的尖顶似乎看到了希望,我想我会在这里得到某种启示,于是推开大门走进去。门在我身后吱地一声关上了,里面光线昏暗,高高的窗户使阳光照不到我身上,尽管外面很热但里面很凉爽。一位保安走过来,寺院又变成了监狱。保安让我交出钢笔并将公文包放进一个柜子。我坐在桌前,保安和摄像头一直在监视着我以防逃跑或行窃。我  相似文献   

16.
正几代梦:辛苦一年成现实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电影事业迅猛发展,一批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张骏祥、徐桑楚、谢晋、白杨、秦怡和吴贻弓等顺应电影发展的潮流,积极倡议要在上海举办国际电影节。吴贻弓在2002年出版的《中国电影导演系列丛书·灯火阑珊》中这么回忆:"我们要有自己的国际电影节,这是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他写道,"1993年,在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我和我的同事们靠着我  相似文献   

17.
热爱的力量     
我是1989年底当上专职宣传于事的。今年元至4月份写稿57篇,稿件采用率在80%以上。总结自己搞新闻宣传工作的体会是:热爱使自己把幻想变成现实。我原来主要从事职工教育工作,在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后,萌发了写稿的愿望。结合工作实践,我写了一篇《市烟酒公司重视职工培训》的稿寄给了《郑州工人报》,没想到稿件竟变成了铅字。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  相似文献   

18.
钟慧 《新闻记者》2001,(5):62-64
在生活中快乐地生活 ,在网络上尽情地飞翔。———这 ,就是我 ,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女孩 ,一个刚刚圆了记者梦的女孩。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而当1998年初刚刚接触网络时 ,我并没有意识到 ,网络会带给我什么。事实上 ,没有多久 ,我就开始自诩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网络的女孩”。网络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天地的门 ,只是自己没有想到 ,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 ,网络又给我的记忆抹上了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参赛的故事那是2000年11月底 ,一天我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 ,无意间在一个网站首页看到了“第二届网络小姐大…  相似文献   

19.
笔耕不悔     
我原本是没有记者梦作家梦的,小时候读书只是喜爱语文,小学语文课本中那些描写林海雪原、长江黄河的文章给了我极大的诱惑。在学校除了办过几期黑板报外,连一篇稿件也没公开发表过。我觉得钢笔字变成铅字登在报刊上是很神圣的事。1994年9月,因为家贫交付不起那并不昂贵的学杂费,我被拒之某师范大学校门外。一气之下,我撕毁人学通知书,当年底,我带着一定要混出个名堂的决心,来到绿色军营,每每看到自己熟识的人写的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上,我真眼气人家好笔头好福气。终于耐不住写稿的诱惑,工作之余,我开始偷偷地写一些自己认为很…  相似文献   

20.
紧张     
我经常梦见自己在打电话,时间紧迫而号码很长,越是快拨完了我就越紧张,我知道,在顺利完成之前我肯定会出一个小错。于是 一遍遍重来,直到醒来我也没能跟那一端通上话。假如这个梦有些暗喻色彩,它说明,我是一个多么紧张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