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10月12日,泉州市档案馆从民间征集到一批珍贵的侨批档案。这批侨批档案共有270件,侨批内容丰富,品种多样,品相完好,特色明显,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此批侨批最早时间为1893年—1951年,把本馆馆藏侨批档案最早时间提前到十九世纪。侨批档案中有一套两件侨民在侨居国的证件及中国领事馆的证明,为本馆藏侨批档案种类填  相似文献   

2.
网络链接     
2010年12月23日广东汕头潮汕侨批档案馆揭牌。被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等专家誉为"侨史敦煌"的10万余封"潮汕侨批",被收入广东汕头潮汕侨批档案馆。——2010.12.24中国新闻网2011年,国家档案局将发布以档案  相似文献   

3.
《陕西档案》2009,(2):9-9
日前,14万件完成数字化处理的“广东侨批”分别由江门市、梅州市和汕头市三家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进馆。同时,我国第一家专门收集侨批档案的档案馆——潮汕侨批档案馆暨汕头市档案馆分馆在汕头市成立,长期游离于档案馆之外的侨批档案从此被纳入国家档案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4.
日前,14万件完成数字化处理的“广东侨批”分别由江门市、梅州市和汕头市三家同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进馆。同时,我国第一家专门收集侨批档案的档案馆——潮汕侨批档案馆暨汕头市档案馆分馆在汕头市成立,长期游离于档案馆之外的侨批档案从此被纳入国家档案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提升征购档案的质量和水平,7月30日,云南省档案局召开2014年拟征购档案价值鉴定会。按照《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征集工作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省档案局组织档案价值鉴定委员会专家对拟征购的大理白族档案、兰坪县拉玛人档案、100名中国远征军口述历史音像资料,以及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300张云南老照片进行了征集价值鉴定。此次鉴定会以PPT的形式,将拟征购的档案内容进行了直观展示。同时,通过现场答疑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侨批又称银信,是指从清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华人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凭证的合称.侨批档案,是指侨批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信件、账册、票据、证书、谱牒、照片、广告、匾额、印鉴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侨批档案来自民间,本质上是民间档案.民间档案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相关法规规定,非国家所有,民间保存的档案.其相较于"官方"档案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普遍性.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侨批档案中的书信、照片、证书、票据等,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有.二是档案所有权属于民间.尽管国家有一些规定要求,如新修订《档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省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可对个人形成的档案经协商代为保管、必要时依法收购或征购等,但这部分档案的实际处置权往往仍在民间.三是保存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侨批又称银信,是指从清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华人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凭证的合称.侨批档案,是指侨批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信件、账册、票据、证书、谱牒、照片、广告、匾额、印鉴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侨批档案来自民间,本质上是民间档案.民间档案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相关法规规定,非国家所有,民间保存的档案.其相较于"官方"档案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普遍性.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侨批档案中的书信、照片、证书、票据等,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有.二是档案所有权属于民间.尽管国家有一些规定要求,如新修订《档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省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可对个人形成的档案经协商代为保管、必要时依法收购或征购等,但这部分档案的实际处置权往往仍在民间.三是保存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档案》2015,(9):13-13
日前,福建省财政下达609万元资金。用于省档案馆侨批档案固定展和侨批档案史料编撰出版。除此之外,福建省财政每年还下拨80万元经费(2年期),用于侨批档案的征集、整理、保护、研究、开发和福建侨批文化研究中心的日常运营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2月30日,省档案局召开2014年拟征购著名书画家作品档案价值鉴定会。孙建东、姚钟华、李秀等一批书画名家作品正式入藏省档案馆。为加强我省著名书画家作品档案资料的征集、征购,充分发挥书画名人档案的社会效益和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省档案局委托省文物总局有限公司征购了我省35位知名书画家作品,为确保入藏作品艺术价值以及作者的真实可靠性,省档案价值鉴定委员会邀请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张永康主任、  相似文献   

10.
潮汕侨批记载着有关潮汕大地与海外世界各地的许多宝贵历史资料,是研究近现代华侨史、金融史、邮政史、海外交通史、国际关系史等的珍贵档案文献。侨批文献著录应遵循客观著录原则、完整著录原则、关联著录原则、批封结合内信著录原则,著录项目包括列字编号、收批地址、收批人、批款、寄批人信息、写批日期、内信、邮路。目前潮汕侨批文献著录工作正在起步中,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侨批是华侨寄回家乡赡养胞亲或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的民间寄汇形式,通常在信封上附上汇款数额兼有家书和汇款单的功能.侨批的"批"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信,闽南语,潮州方言通常把信称"批(Pue)]";另一个是指"一批",因为旧时华侨寄同家的钱和信一般都是-个船期来一批.经营"侨批"的机构为"侨批局",也称"批信局"、"批局"、"信局"、"批馆"等.负责收送"侨批"的人则叫"水客"、"批客"或"批脚".  相似文献   

12.
档案征购是档案征集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大难题。最近,福建省档案馆仅用一万多元就从一位收藏者手中征购了从清朝嘉庆年间至建国初期的200多份地契档案。出色的业绩使我们对档案征集工作充满了希望。档案收藏者为何愿意将档案低价出让给国家?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12月11日,福建省档案馆举行新馆开馆仪式,"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福建省档案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以及"中国档案珍品展""潮涌海西——福建现代化历史进程展""流  相似文献   

14.
《上海档案》2007,(10):31-31
为了丰富馆藏目前不少档案馆开展了档案征购(收购)工作。叶荣强在《档案与建设》2007年第7期撰文就档案征购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兰台小灵通     
<正>经云南省国家保密局审查批准,云南省档案馆已于近期向社会开放第七批馆藏档案,此次开放的档案为1966年至1976年期间形成的满30年以上的"文革"时期部分档案,共12个全宗1601卷,其内容是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省农业、工业、水利、教育、民政、劳动、体育等方面的请示、报告、批复、工作计划、部分专业会议简报及业务工作的有关规定、通知、报告等。此前,云南省档案馆已分六批向  相似文献   

16.
侨批档案是我国13个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广东省首个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文化遗产,更是研究近代华侨史的珍贵档案,被国学大师饶宗颐誉为“海邦盛馥”“侨史敦煌”。广东省汕头市档案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汕头侨批文物馆时对侨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积极作为,全力推动汕头侨批档案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接续努力,“侨史敦煌”终绽光芒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汕头侨批文物馆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7.
侨批档案诚信文化在改善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环境、构建信任体系、提升社会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研究首先以广东省江门、潮州、汕头、梅州等侨乡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民间收藏机构为调研对象,结合《侨批档案图鉴》《侨批故事》《中国抗战期间的侨批邮史》等侨批档案资料,广泛收集侨批档案诚信文化案例,并从个人、行业和国家等维度探析了广东省侨批档案诚信文化价值内涵;其次,从家庭、社会和政府层面分析了广东省侨批档案诚信文化特点;最后从侨批档案诚信文化培育和基于新技术与平台的诚信文化传播等维度,探讨了广东省侨批档案诚信文化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1933年起清华大学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留美公费生,至1944年先后招收六届,共计132名,史称"国立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这些留美公费生成就斐然,对20世纪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思想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便是其中之一,其留美公费生档案至今仍保存在清华大学档案馆。近年来,笔者先后三次到清华大学档案馆查阅档案,共计发现钱学森写给清华大学的八封信函,分别是写于实习期间的七封和留美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福建省档案局副局长马俊凡受邀带队随同福建省"中国·福建周"代表团赴日本长崎和美国纽约开展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期间,在日本、美国举办的中国·福建周文化艺术展中,省档案馆精选的70多件(组)侨批档案和34幅反映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州的山水风貌、城市街景、人文风俗的历史照片以及闽茶文化等展品,充分发挥了侨批档案这一世界记忆遗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一部解读侨批的散文作品,作者遴选了近百封闽南侨批,以散文的笔法,对这些侨批的内容与侨批主人的理想、事业、爱恋、婚姻、家庭、家族等进行了生动的想象与叙写。对一个从小便和家人一起读批的人来说,写一本关于侨批的书就像是写一本回忆录,只不过主角是那些尘封在岁月中的他人他事。等批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那时,每月如期而至的书信和一起来的侨汇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至今仍记得那个瘦小干练的业务员送汇上门的情形,他是老道又温和的一个人,喝茶、抽烟的姿势都让人相信他见过许多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