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北讲武堂不仅为奉军及东北军培养了一批中、高级军事指挥人才,加速了东北陆、海、空军的近代化步伐,同时加快了东北军事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2.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以东北局社会部和东北公安总处为领导的中共安全保卫部门在东北解放区内展开锄奸反特、平定暴乱、破获军事谍报组织等工作,为巩固解放区、保卫胜利果实奠定了基础,对稳定解放之初的局势、恢复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1931年6月,日本参谋本部派中村震太郎大尉到中国东北进行军事侦察,6月22日在兴安地区被当地中国驻防军队抓获。从其行囊及身上搜出调查笔记、军用地图、测绘仪器及手枪等,在调查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所经地区的气候、水井及可容驻兵力情况。据此,中国官兵确认了中村等人的军事间谍身份,遂于当晚将其处死。按照国际惯例,主权国家有权处死敌国军事间谍,然而日本关东军欲借此事件扩大事端,大肆渲染,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辽宁省档案馆珍藏有关于中村事件的大量珍贵档案,现将部分文电刊载,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种种行径。  相似文献   

4.
赵越 《兰台世界》2007,(3S):70-70
非传统安全是与传统安全相对应的一个新概念,如果说传统安全关注国家的军事安全,那么,非传统安全则更加关注军事安全以外的安全议题。在国家安全中,军事主要担负着保土御侮的角色,但军事安全不是孤立的,非传统安全同样可以构成对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942年8月成立的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是一支由中、朝、苏三国反法西斯战士组成的国际军事组织。这支部队具有鲜明的国际性。抗联教导旅的成立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东北抗日联军与苏联远东军军事合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杨鹏 《兰台世界》2016,(14):110-112
1938年12月19日,秘密的武功军事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检讨了第一期抗战的得失,制订了第二期抗战的战略军事部署,同时还讨论了防范与打击共产党、汪精卫叛逃等事宜,其效力不减于南岳军事会议,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东北解放区幅员辽阔,在政治、经济及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拥有着坚实的革命基础。图书馆具有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社会教育等职能,对推进社会进程起到独特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东北解放区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出台政策文件、动员群众力量等举措,取得了服务人民群众、推动教育工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等的成效,为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赵学林 《兰台世界》2003,(10):32-33
11.阎家老店,革命者之家。阎宝航在国民党政府曾担任“四维学会”理事与中央赈济委员会顾问,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书记兼干事,委员长行营少将参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后来在重庆又担任中国经济事业协会理事、大明实业公司总经理等职。他利用这些合法身份,为我党和人民做了  相似文献   

9.
初次订阅《军事记者》是2006年8月,一次闲暇之余,在翻阅《解放军报》时无意间看到了第547期《军事记者》的目录,瞬间我就被那些标题吸引住了。于是,我便与《军事记者》“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0.
初次订阅《军事记者》是2006年8月,一次闲暇之余,在翻阅《解放军报》时无意间看到了第547期《军事记者》的目录,瞬间我就被那些标题吸引住了。于是,我便与《军事记者》“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1.
潘莹 《兰台内外》2020,(6):28-28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都把向东北派兵、抢占先机视为当时的战略重心。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等指示精神,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将正规军队的相当部分分散到东北各地,大力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消灭土匪,建立政权,稳定后方,建设巩固的军事政治根据地。  相似文献   

12.
胡珀 《黑龙江档案》2014,(5):143-144
正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进驻哈尔滨,由于在进驻过程中未遇比较大的抵抗,因此日后有"未费一枪一弹,和平解放哈尔滨"的说法并且流布甚广,给人以解放哈尔滨"易如反掌"之感。事实远非如此简单,面对当时复杂微妙的国内外局势,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北满分局及北满军区就如何解放哈尔滨做出了详细周密的军事部署,在我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国民党顽军未敢轻举妄动,如鸟兽散,哈尔滨得以回到人民的怀抱。  相似文献   

13.
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学界一般习惯性更看重对政治、军事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政策的研究。而实质上,九一八事变前的日本在中国东北早期移民活动及移民本身都成为日本关东军发动和扩大事变的重要社会基础。日本移民在助力九一八事变的发动之后,对九一八事变的扩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计划,这次事变是以日本自导自演的柳条湖事件为开始,对中国整个东北进行军事占领,开始了在东北长达十四年的残酷殖民统治。这次事变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对中国人民造成巨大伤害,尤其是东北人民,家不成家,国不成国,完全沦为日本的奴隶。随着时间推移,九一八事变使东北民众的心理产生了一连串的变化,发掘这些变化与东北抗日的联系,可以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九一八事变。  相似文献   

15.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在烽火硝烟的战争环境中,在广袤的原始森林深处建立了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这所由东北抗联著名将领赵尚志倡导创办的军事学校,在成立的两年里共培养了250余名活跃在东北抗日第一线的优秀指战员,成就了"南有黄埔、西有抗大、北有军校"的传奇美名。在辽宁省档案馆的馆藏中,我们发现了一份《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1]1(以下简称《简章草案》)。通过对这份《简章草案》进行解读与分析,我们基本了解了这所红色摇篮的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七月的建党八十周年庆典正酣,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又迅即感染了全国,紧接着便是“八一”建军节。可谓是好事迭起,一派喜庆。 本刊在办刊方针上一直关注着出版的现实状态:在第七期本刊推出了建党八十周年纪念专刊;第八期的选题设计中我们把重点放在了与“八一”相关的出版工作上。对近年来书界颇为显眼的军事文学,本刊刊发过一些深度分析的文章。但大多着重于对已出版的一些优秀军事文学的分析、探讨,而对于新世纪军事文学的走向、特点的分析并不多见。由此,本刊约请了具有丰富军事文学创作经验的作家徐贵祥撰写了《新世纪军事文学的…  相似文献   

17.
韩成利 《军事记者》2005,(12):64-64
参加军报第十五期新闻函授,我结识了《军事记》进位朋友。  相似文献   

18.
雷雨 《军事记者》2010,(1):F0002-F0002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把散发着油墨香的2010年第一期《军事记者》呈现在读者面前。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注意到,新的一年《军事记者》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变化之一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书法家邵华泽为本刊题写了刊名。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从地方大学入伍的武警警官,入伍前我对《军事记者》杂志可以说一无所知,入伍后在我部新闻干事孙建民同志的推荐下,翻看了2002年第1期和第2期《军事记者》,不看不知道,一看乐一跳,我被它精辟的论述、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印刷所折服。也许是学中文的缘故吧,一向对书报杂志十分挑剔的我,对《军事记者》却“一见倾心”,无法说“不”。钟情《军事记者》杂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军事记者》是目前国内新闻写作杂志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在军事新闻理论的研究、探索、开拓方面,领潮流之先,具有无与伦比的优…  相似文献   

20.
苏联出兵我国东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三省。根据“以战养战”的侵略方针,先后在东北投资100万美元,建起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体系。东北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