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围绕草塘的可爱,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本课应紧紧抓住这条线索,以读为凭借,以“可爱“为重点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2.
【课例分析】《可爱的草塘》是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重点课文。它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初到北大荒,看到那里的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由衷地赞叹草塘是个可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草塘的喜爱之情。教学时可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层层深入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草塘的可爱,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3.
《可爱的草塘》是第九册第二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讲述了作者初到北大荒时 ,由于不了解而感觉没意思 ,后在“小丽”的带领下来到草塘 ,看到草塘的美景 ,听了小丽的介绍 ,又亲身体验了逮鱼的乐趣 ,不由深爱上草塘的感情变化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草塘的美景和丰富物产 ,从中感受草塘的美丽和乐趣 ,并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一、自读生疑 ,切入主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利用教学开端进行生动的范读 ,不仅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教材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 :“设身处地 ,激昂…  相似文献   

4.
师:昨天我们自学了《可爱的草塘》一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生:(齐说)主要讲草塘的可爱。师: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草塘的可爱呢?生:作者是从美丽的景色和物产丰富两方面写  相似文献   

5.
紧扣训练重点教给学生读懂课文的基本方法——《可爱的草塘》教学建议□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张新光《可受的草塘》是大家熟悉的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北大荒神奇而又富饶的景色,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秀美的彩色画卷,抒发了作者对北大荒...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中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从中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我在《可爱的草塘》一文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一、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品味悟神《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北大荒草塘的景美物丰为中心内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富饶,情趣  相似文献   

7.
《可爱的草塘》一文,通过作者初到北大荒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境内一处草塘的美丽和富饶。文章语言活泼,文字隽永,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学本文。我作了以下的构想。一、紧扣题眼把握线索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紧扣题眼“可爱”一词。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 1.作者写了草塘的哪些景物来体现草塘的可爱? 2.作者写草塘的可爱,是抓住哪些特点写的? 3.小丽讲了哪几件事来夸耀北大荒,说哪儿也比不上它?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议论,引导学生列出  相似文献   

8.
朗读训练是目前小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之一。以前,我总以为讲读课文是要以老师的讲为主的。特别是那些比较有“讲头儿”的课文,我总是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作具体细致的讲解。后来,我注意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为主,教学效果更令人满意。《可爱的草塘》(六年制第十册22课),通过作者初到北大荒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北大荒草塘的美丽和富饶。这篇课文,语言清新活泼,富有浓厚的乡土  相似文献   

9.
小语第十册《可爱的草塘》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主要采取如下的做法。一、析题入手,激发情趣。课题,是文章的窗户。如何扣住课题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索新课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时我分两步析题:先析“草塘”,间学生:什么叫草塘?后析“可爱的”,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草塘的可爱?这种从析题入手,巧设疑难,使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课文的做法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理。二、疏导思路,授以方法.课文描写草塘的可爱,主要通过四个画面的描述来体现:①草塘夏季的美丽景色;②春冬草塘的特有景象;③水泡子逮鱼;④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再像以前那样详细地讲解课文,而是“授之以法”“、自悟自得”。这样,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小学的阅读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找准小学阅读教学的方位。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务必达到“六个读懂”第一,要读懂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小路》一看题目就知道是写小路的“小”,《可爱的草塘》从题眼上看,就是写草塘的可爱之处。第二,要读懂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内容是文章的身体。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应注意课文是怎样描写草塘的可爱的,重点写了哪一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唐娟 《山东教育》2005,(28):27-27
《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初到北大荒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北大荒中地的美丽和富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置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断地感悟到北大荒的景色美、物产美,体味文中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应邀在重庆市教育学会特级教师分会第二届年会上作现场授课《可爱的草塘》。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老课新教,把新课标倡导的人文关怀的精神渗透于教学的始终,使这堂课获得了成功。下面呈现的是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断。【案例分析】片断一(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学习《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呢?我想先听听同学们的意见。生:可以从题目入手。生:可以从重点段入手。生:可以从重点句入手。生:可以从重点词入手。生:可以从问题入手。师:假如我们从重点句入手的话,那你认为可以选择哪些重点句呢?我还想听听同学们的…  相似文献   

13.
《可爱的草塘》(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是一篇文字隽永的抒情散文.根据课文的特点,要紧扣“情”字,训练阅读,提高认识,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一、紧扣题眼,整体把握线索.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里写了哪些景物表现草塘的可爱?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列出课文中描写的可爱的景物:①草塘夏季的美丽景色.②春冬草塘的景色.③在水泡子里逮鱼的情景.④河水里倒映的草塘美景.学生从寻找到的可爱之物中,抓住作者行文的线索.一般来说,小语教材中的散文,大多有明暗两线.明线,表现了文章的结构美;暗线,蕴涵着文章的情感美.因此,教学本课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即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塘,惊喜之情就溢于言表,发出“情不自禁”的赞美;当作者听到小丽介绍春冬草塘的特有景象时,作者又发出“好得哪儿也比不上”的赞叹;当作者在水泡里逮鱼时,从“不禁惊叫”的喜爱,发展到“恋恋不舍”的眷恋;当作者看到河水里美丽的倒影时,“啊”的一声发出赞叹,甚至产生“生怕弄坏了这一幅画卷”的珍惜感,这时作者已完全被草塘的美景所陶醉.作者感情由赞美、感叹、眷恋到陶醉的变化,至此,学生的学路与作者的思路接轨了,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时,建议抓住作者的所见所闻,深究草塘的“可爱”,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可爱的草塘》一文中,“可爱”像粒粒珍珠散落在草塘各处,“我”在寻找这些珍珠的过程中,伴随着对草塘认识的逐步加深,感情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感情变化成为串连这些珍珠的一条主线。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以及课后思考题,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16.
缴情引趣活记乐背──《可爱的草塘》教学札记江苏徐善俊《可爱的草塘》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用他生花的妙笔,描绘出北大荒草塘的可爱:像大海一样的草垢,翠绿翠绿的浪花,清凌凌的河水……简直是一幅美好的画卷!草塘之所以可爱,还不单单是景美“棒打狍子瓢舀鱼...  相似文献   

17.
《可爱的草塘》围绕“可爱”,从草塘景色的优美和物产的丰富两个方面写北大荒一个草塘的自然美,以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课文描绘草塘景色的自然美,用了两幅图画:一幅是“草海图”,另一幅是“清流图”。在第一幅图中,作者抓住草塘的辽阔(“走了进去就象置身于大海中一  相似文献   

18.
设计图画教《可爱的草塘》教学《可爱的草塘》时,可设计下面几辐图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情感。第一幅:草塘春景图。春天,小草发芽,河水解冻,鱼儿欢跳,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第二幅:草塘夏景图。夏天,宽广的草塘里,碧绿的草,仿佛大海里的波浪。它把...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有三篇抒情散文:《可爱的草塘》《十里长街送总理》《再见了,亲人》,这三篇课文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儿童情感所具有的易感染性,激动性、情景性等特点,注意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相似文献   

20.
苏焕生 《云南教育》2002,(34):32-33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北大荒的神奇和富饶,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秀丽的彩色画卷,抒发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眷恋感情。教学这篇课文,要紧扣“可爱”这个中心,安排下面三个层次的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一、初读课文,了解事件梗概1.大体了解有关北大荒的背景材料,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铺垫。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先读一读“预习”部分,并结合教师的讲述,大体了解:北大荒在我国的黑龙江省。过去,这里由于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