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元代图书的出版系统主要分为五大类:政府出版、私人出版、商业出版及寺院出版、书院出版。苏州地方政府出版主要依赖儒学出版和书院出版。但苏州在元代终其百年,流传下来的出版物寥寥无几,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元代出版管理机构,元代对出版活动的导向和限禁三个方面论述了元代的出版管理。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谈到:“例如《元史》,猥杂极矣,其中半录官牍,鄙俚一仍原文。”又道:“《元史》所以不餍人望者,以纂修太草率,而董其事者又不通蒙古语言文字也。”这真是一针见血的精辟论见!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整个元史学术研究的相对贫弱。尤其是对元代出版史的研究,更为其中的弱项。 河北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元代出版史》填补了这方面的学术空白,向读者第一次全面展示了元代出版的总体风貌。全书论述了元代的政府出版、儒学与书院出版、私家与书坊出版、图书包括民族语言文字图书的出版、版画、元版本的…  相似文献   

4.
<正>说起书院,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和湖南的岳麓书院,而北京作为今天的国家教育中心城市,高校、科研院所林立,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书院。尤其元代是北京古代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元大都(今北京)作为元朝的首府和文教传承的重镇先后创办了太极书院、谏议书院和文靖书院等多所书院,其中以太极书院的名气最大。它是大蒙古国入主中原以后创办的第一所书院,太极书院作为高层次的著名书院,可以说是元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5.
蒙古肇基朔漠,文教不兴,在建立元朝并统一中国后,因受汉文化的影响,文教才得到长足发展,但科举制却长期处于停废状态,故元代的教育(特别是儒学教育)常被人诟病为一团糟。其实,并不尽然,如元代的书院就极为繁荣,甚至大大超过了唐宋时代。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其名始见于唐代。唐玄宗于开元六年( 718)设立丽正殿书院,十三年改名集贤殿书院。但这是设于朝省的藏书与修书的机构,与汉代的东观、兰台,清代的文渊阁相同,并非士人肄业的地方。唐代也有一些私人读书处称书院,见于唐人诗篇…  相似文献   

6.
邓宏峰 《兰台世界》2012,(24):46-47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中原古代书院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书院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唐代雏形、宋代崛起、元代振兴、明代繁荣、清代昌盛、近代改制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元代书院的藏书事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洪波 《图书馆》1996,(4):69-71
本文以元代为例,对号称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四大支柱之一的书院藏书进行介绍,讨论了其藏书规模、藏书楼建设、制度化建设等问题,并分析了其藏书事业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南洋公学译书院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翻译出版社,短短五年多的时间里在图书翻译出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译书范围广、品种多,特色鲜明,并明确提出了“先章程而后议论”“审流别而定宗旨”“正文字以一耳目”“选课本以便教育”的翻译出版原则.译书院的翻译出版活动解决了南洋公学教学中教材匮乏的问题,为国家的“兴学”和“变法自强”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版权保护和版权贸易活动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官府聚书、书院藏书、私人藏书、藏经目录四个方面对元代藏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出版活动古已有之,在正式的出版活动出现以后,魏晋时期最早开始出现自出版活动,隋唐逐渐发展兴盛,至宋代已经初具规模,元代的私宅刻书、明代的士人交往,极大地推动了自出版的发展,直至清代的私宅出版已成为自出版主要生产方式.自出版活动的产生发展和技术条件紧密相关;自出版作品数量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水平;自出版是一种社会分工的自然体现;自出版作者的权力体现在对内容的掌握.  相似文献   

11.
清代商人鲍廷博酷爱图籍,他集收藏、校勘、刻印于一身,收藏图书上万卷,内中多宋元精品。四库全书开馆,他拣选宋元善本呈献,受到朝廷的嘉奖。而他用毕生之力刊刻的《知不足斋丛书》,收书广,刊刻精,为清代最有名的大型丛书之一。与一般的私家刻书不同,他的刻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皇帝顾眷的感恩,秉承先志,不是从刻书中获利,而是注重刻书品质,为乾嘉学者服务,创造图书精品。  相似文献   

12.
元代秘书监是元朝中央政府掌管图书收藏的重要机构。文章论述了秘书监藏书的主要来源,秘书监藏书的内容,同时还探讨了秘书监对藏书的管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袁寒云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古籍收藏家。他颇获宋元佳椠,却没有留下比较详整的藏书目录。袁寒云部分旧藏,经潘明训捐赠给圣约翰大学以充实馆藏,后拨归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兹检这批善本中的宋元本数种,为作解题,以窥袁寒云古籍收藏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明清海南刻书藏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的刻书藏书开始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文教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海南刻书、售书和藏书的兴盛.海南高温、高湿及飓风等气候,给藏书业发展造成了困难,但海南的官私藏书仍十分活跃,尤以明代丘溶石室藏书最富特色.  相似文献   

15.
《佩文韵府》是清代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由康熙皇帝组织官方力量历时八年编纂而成。它的编纂凝聚了康熙皇朝君臣学者的智慧,体现了清代诗韵著作的繁荣;它的版本也根据成书的阶段性和刻书的不同机构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它问世之后,对于清代学术尤其是清代诗韵系列著作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明代江浙私人藏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是我国古代藏书事业的繁荣时期,其中尤以江浙藏书蔚为大观。明代江浙藏书事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江浙私人藏书对明代及其以后的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也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的《五代两宋监本考》《两浙古刊本考》是当下关于宋代刻版史料整理的两部经典著述。从其撰写时间、材料选择、客观限制、具体内容等看,这两部著述有明显的时代印记,或者说缺憾:对一些关键的典籍,如《宋会要》《南宋馆阁录》《宋朝事实类苑》等未能征引;因其时藏书秘不示人等原因,还有一些宋元刻本没能目验(其基本上仅限于江南一地的藏书);引书不够规范,过于简略,还有一些记载错误,等等。而今,得力于交流便捷、图书开放等有利条件,得以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从敬重前哲、尊重学术的角度,再一次审视这两部撰写于20世纪20年代、时隔100年的版本学专著,对于揭示当下如何全面、科学地整理宋代刻书史料,也是一件颇有意义和价值的事。  相似文献   

18.
《二程全书》得名于明代,包括《河南程氏文集》《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外书》《河南程氏经说》四部分.但宋元时期《二程全书》所属四书均已编定,且多有汇刻.通过广泛钩稽史料,可知宋元时期《二程全书》至少有宋潭州本、宋建宁小字本、宋三山学官本、宋建宁大字本、宋五羊本、宋舂陵郡库本、宋台州本、元至治谭善心本八种,每种内部所含著...  相似文献   

19.
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教育学家。他在史学、宗教、医学、教育、图书馆学等研究领域做出了诸多成就和卓越贡献。文章旨在从图书馆学和文献学的角度,探讨陈垣先生在古籍整理、历史文献研究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宋刻本《古今合璧事类备要》钤有丰富的藏书印,是考察该书递藏源流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南宋以来藏书文化的展现。经对全书藏印进行识别,分类统计藏印共22方,钤印431次,可考证的藏主有四人,分别为曹淇、郑原、汪綖、张元济。从“正统丁巳印”发现汪綖其人及递藏信息,并对曹淇生平进行考证,进而厘清该书的递藏轨迹。通过曹淇与清末藏书家杨继振藏书印的对比,可以彰显曹淇更为开明的藏书理念,在藏书史上理应拥有一席之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