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欣艳  陈磊 《出版参考》2012,(30):11-12
日本大学出版社是日本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出版业中最为独特的一支,无论其设立、经营还是行业功能都独具特色。一、总体现状从名称上看,日本大学出版社称谓并不统一,通常有三种,分别为大学出版会、大学出版局或大学出版部。从数量上看,与日本大学数量相比,日本的大学出版社数量较少,目前处于持续稳定经营状态的大学出版社只有49家,而日本全国有大学778所,平均16所大学1家出版社。大学出版社数量少的成因在于出版社经营需要大量资  相似文献   

2.
陈磊 《现代出版》2000,(2):63-64
日本的大学出版社目前共有25家 ,分布在日本的12个都县市。虽然日本的大学出版社的数量较少 ,但由于其与日本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研究日本的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发展进程 ,对了解整个日本出版业与国家环境之间的联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大学出版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出版社数量少据最新的日本出版年鉴统计 ,全日本的出版社共有4487家 ,这其中以股份公司的形式进行运作的有2632家 ,以有限公司的形式进行运作的有346家 ,此外还有个人的254家 ,社团法人173家 ,财团法人148家 ,宗教团…  相似文献   

3.
虽说大多数国家都建有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大学教学用书,反映大学教学和科研成果,但就大学出版社的数量,显然较一般商业出版社是少之又少。即使在出版比较发达的国家,大学出版社数量所占国家出版社总数的百分比也不到10%。 日本 根据最新的日本出版年鉴,日本的出版社共有4487家,而大学出版社只有25家。显见,大学出版社所占比例很低。而且,规模均较小,人员较多的是熊本工业大学出版中心,约有350人左右。注册资金,在日本属于中小之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少日本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的出版面临困境,由此亦可窥见日本出版业多年不景气之一斑。在这危难之时,大学出版社并未坐以待毙,而是变换手法在图书营销方式上锐意进取,千方百计为学术图书开拓销路。 今年5月,关西学院大学出版社召开理事会,决定与该大学生活协同组合(是统辖校园内生活商业服务的职能组织,简称生协)签定合作契约。双方约定,大学出版社无论推出多少种优秀图书,一旦生协营业能力停滞不前,出版社将停止供货。目前,生协已以积极的  相似文献   

5.
本人曾有机会去参加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的年会,并作为访问学者到日本大学一年,顺便考察了日本的一些出版社。 本文拟对国外大学出版社的规模、出书范围、与大学的关系和出版学术著作亏损等问题作些介绍。 美、日、英大学出版社规模 1.美国大学出版社的规模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初,我有幸成为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代表团成员,赴汉城大学参加了1999年韩国、中国、日本大学出版社年会。三国同行就各自所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交流。主动策划、积极开拓———韩、日两国大学出版社克服困难,坚守使命韩国、日本大学出版社的模式与美国大学出版社的模式基本相仿。美国大学出版社的经营费用是每年从大学当局获得,其出版计划由大学的出版委员会控制,没有这个委员会的批准,任何稿件也不得以这个大学出版社的名义出版。由于摆脱了必须通过销售回收出版费用这一负担,所以美国大学出版社可以大胆地出版…  相似文献   

7.
一、现状的分析:喜忧参半 到目前为止,全国大学出版社共计103家,其中有4家主办单位已合并,但出版社还未完成合并.大学出版社除了作为我国大学出版社前身的于1902年成立的北京大学出版部外,50年代初建立的人民大学出版社是第一家,之后又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其余的都相继建立于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大学出版社在我国的出版业中已从原来的补充地位逐步转向主体地位,成为一支重要方面军,一支不可忽视的充满活力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8.
虽然日本是在一个以日语环境为中心,以日本列岛为范围的相对较小且封闭的文化圈内,但是无论从出版物的发行数量、种类还是销售收入来说,日本出版业都处于世界的前列。日本出版业在产业结构、流通体制上与欧美等国的出版业相比,也具有其独自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出版业中的大型企业的垄断性地位及产业结构的两极化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日本出版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时,首先必须面对的是绝大多数出版企业不愿公开经营状况这一事实。在日本,出版社并不像报社那样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也不像广播电视行业那样是属于政府管制的行业并有…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出版社的产业集中度和发展不平衡性都要高于整个国内出版业.我国现有大学出版社一百多家,前四强出版单位销售额占大学出版社总销售额的23.3%,前八强占35%.码洋上亿的出版社只有十多家,很多大学出版社还在5000万以下,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出版社规模还很小.  相似文献   

10.
二、大学出版社之于大学。正在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日本大学出版走到今天,有着必然和偶然的原因。 1.不能实现产业化 至少在明治时期,日本个别大学就有出版活动。到了当代,从事出版活动的日本大学比比皆是。然而,“历史悠久”的日本大学出版,却始终不能产业化。原因就是,在日本,干什么都讲究名正言顺,各司其职,做什么吆喝什么。比如,日本大学的“正业”,向来被认为是研究学术、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大学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与历史沿革略述 1.大学出版社的创建与发展规模 追溯我国大学图书出版业的发端,如果按大学建立出版社的时期推算,应是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地处我国一北一东的两家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相继被批准建立出版社.这一历史事实的出现,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大学图书出版业的萌芽.  相似文献   

12.
二、大学出版社之于大学。正在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日本大学出版走到今天,有着必然和偶然的原因。 1.不能实现产业化 至少在明治时期,日本个别大学就有出版活动。到了当代,从事出版活动的日本大学比比皆是。然而,“历史悠久”的日本大学出版,却始终不能产业化。原因就是,在日本,干什么都讲究名正言顺,各司其职,做什么吆喝什么。比如,日本大学的“正业”,向来被认为是研究学术、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大学出版对我们的启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宏 《现代出版》2005,(4):41-43
导言 对于大学出版社的定位定性,以前许多年里国内业界其实本来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或争议,原因在于我国设立出版社的审批制以及大学出版社在整个出版业并没有呈现出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然而,最近几年里,大学出版社像一股积聚了多年的能量,在中国出版业中异军突起,给整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令人刮目。而同时,非大学出版社在近年面临的许多问题也同样给大学出版社带来了警示。这样的比照和背景下,加上出版业本身正在经历的变革、图书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大学出版社自身生存问题的日益突出,业界对大学出版社的评判以及大学出版社自身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如何正确地给我国大学出版社进行定位,正确地认识我国大学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正确地认识我国大学出版社的现状并进而科学地认清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是我们的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每一所大学出版社都应该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世界出版业中,大学出版社不仅以它独特的出版方向成为出版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更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丰富思想的交流。 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出版社首创于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478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534年。在这四五百年的出版历史中,这两家大学出版社共同定下了出版学术著作、传播知识与思想的“非市场性”出版方向,成为英国的学术出版重镇,而且影响遍及全球。特别是字典、工具书与百科全书的编纂,成就更非凡。1980年后,两家大学出版社相继在美国及其他地区成立分社,各自经营。如香港的牛津分社近几年也开始出版中文书籍。如今,在英国国势衰落之时,这两家大学出版社却撑起文化大旗,尽显光芒,每年的出版质量仍然是世界各大学出版社之冠。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出版业市场进入与退出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真研究与解决好出版业中的进入与退出关系问题,是我国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适当放宽出版社的市场准入,增强产业竞争强度,通过市场手段使出版资源和市场向优势出版社转移和集中。 1.出版业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零散型的产业。主要表现为:出版社总的进入壁垒低,企业数量众多。 第一,资本需求。我国《出版管理条例》规定,设立出版单位要求“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这个门槛不高。在美国,设立出版单位仅需缴纳少量注册费,所以美国登记的出版社有28 000多家,年出书一种以上的有4 000多家。德国有出版社2 632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起步较晚,五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所大学出版社,后来也相继停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学出版社才迅速发展起来。1979年全国有出版社142家,其中大学出版社四家,占3%;1986年6月,全国出版社419家,其中大学出版社66家,约占16%;现在全国出版社455家,大学出版社81家,约占全国出版社的17%。从大学出版社的数量和在全国所占比例的提高,充分说明大学出版社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出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出版业一支生力军的大学出版社,在新世纪的门槛上,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必须和我国出版业一道面对即将加入WTO,积极应对国外强势资本进入中国出版业所带来的挑战;其次是迎接国内出版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模式的确立和出版、发行集团的组建所带来的国内出版业整合的挑战;三是改革传统的运作方式和自身体制的滞后所形成的障碍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矛盾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对于处在国内出版业前沿的大学出版社来说,作出什么样的决策和选择什么样的改革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面对国外出版强势资本的挑…  相似文献   

18.
时晨  于雪 《编辑之友》2016,(1):108-112
文章从日本二手书店巨头BOOK OFF的经营战略切入,呈现近十年来BOOK OFF对日本出版业带来的冲击.因为历史原因和制度问题,出版业对BOOK OFF似乎束手无策,只能采取守势.不过,见BOOK OFF步步紧逼,执出版业牛耳的数家大型出版社也不甘示弱,攻守双方各出绝招,互相渗透.在一次又一次较量中,日本出版业的势力版图不断改写,出版业的前景也越发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出版业在一定时期均衡发展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图书市场一直采取均衡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为地区均衡,大多数省市都有6-7个出版集团(过去为出版局)直属出版社以及数量不等的大学出版社;另一方面表现为出版社规模均衡,个头都不大不小.1999年全国实际独立核算的出版社530家,年平均造货码洋8232万元.年平均出书品种250种.[1]由于规模小,难以获得规模效益,技术上也处于劣势,只能低效生产、粗放经营,从而失去大国大市场之优势.这种均衡发展的模式长期而合理存在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20.
旅日漫笔     
出版代表团访问日本,讲谈社是必被带去参观的景点,令人赞叹日本的出版社好大呀.讲谈社堪称日本出版行业的脸面,既为脸面,当然就仅此一张.据1993年出版统计,讲谈社年间出书一千五百四十九种,而紧随其后的角川书店还不抵它一半,仅七百零一种.日本现有四千三百二十四家出版社,其中年间出版图书四十种以上的,不足三百家,而超过百种的,九十家而已.按出版业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